草根足球何以成为“超”级顶流?

足球何以变身超级顶流,成为连接城市与流量、文化与消费的新桥梁?

2025-10-01 10:00 来源:经济日报 0 1102

村超1.jpg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可能是今年夏天最能煽动斗志、最具欢乐性的“梗”,道出了“苏超”最大的看点;而随着8月23日全国赛总决赛的举办,贵州“村超”也走出榕江,翻开了新的一页。


足球何以变身超级顶流,成为连接城市与流量、文化与消费的新桥梁?


有人说是草根、纯粹,最直抵人心,让观众看到了一场场真实、酣畅的比赛;有人说是简单、快乐,一张9.9元的门票,就能让人一个周末都沉浸在观赛的喜悦与激情之中。“苏超”和“村超”,正是以“低参与门槛”“高情绪价值”“全民乐享”等关键词,成就了自己的“泼天富贵”。


然而,这一切并非看起来那般轻而易举,更不是天上掉馅饼。


榕江办“村超”,源于“不想再穷”的决心。2020年,刚刚实现“脱贫摘帽”的榕江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必须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县域IP,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当地先后5次策划“乐里侗年+斗牛”“大山里的CBA+民族文化”“苗族鼓藏节+乡村民宿”等融合活动,可惜这些尝试都未能掀起太大水花,直到他们找到了足球。


2023年春节,榕江县几个村寨自发组织的乡村足球赛,意外点燃了大众热情。榕江人意识到,在当地已有80余年历史的足球运动或许能够成为“幸运星”。经过数月策划筹备,2023年5月13日,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在城北新区体育馆打响,“村超”一炮而红,持续至今。


如果说“村超”的初衷是助力发展,“苏超”的出现则多少带点情感“疗愈”的意味。


江苏省足球氛围浓厚,还曾拥有一支让全省人民骄傲的职业球队。但2020年江苏苏宁队中超夺冠后,却在次年解散,使得球迷陷入长达数年的“空窗期”。


“足球一直是我们心里的痛。”正如资深球迷江岳所说:“有了‘苏超’,我们这些老球迷可激动了,群里每天都在吆喝聚会看球。”


“苏超”以城市为单位组队竞赛,把足球与城市荣誉深度绑定,激发群众的认同与归属感。这项赛事不仅填补了群众的“渴球”,更成为凝聚全省精神的新载体。


出圈虽各有缘由,但“苏超”与“村超”都不约而同踩中了赛事经济的油门。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认为,足球赛事天然具有多重吸引力:它既是高对抗性、强观赏性的集体运动,又因悬念持续至最后一刻而充满戏剧性;单场可容纳数万人,线下氛围火热,利于传播发酵;联赛周期长达数月,能够持续维持关注热度。


是足球,又不止于足球。“苏超”与“村超”的成功,更有足球之外的深层次理由。


全民运动氛围日渐浓厚是坚实基础。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取得新成效。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近年来,我国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屡创佳绩,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群众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形成了“天天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良好局面;赛事与文化、商务、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是重要支撑。研究显示,一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体育产业会爆发式增长,我国在2019年已迈过这一门槛。进入新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多样,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正如榕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永清所言:“脱贫攻坚胜利后,老百姓不再为吃穿发愁,更有精力和热情参与文体活动。”


再加上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政策的深入实施,有效激活了消费需求、释放了消费潜力,“奔县游”“跟着赛事去旅游”等潮流的出现,显示着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丰富。这些因素,汇聚成一股澎湃动能,最终催生了以“促进消费”为内核的各类网红现象,为“苏超”“村超”从区域热点演变为全国性消费新场景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


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草根足球何以成为“超”级顶流?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