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体育究竟在画怎样一张饼?

阿里体育成立半年来,除了冠名赞助世俱杯,还有和世界拳击理事会签订战略协议,启动原创电竞赛事WESG(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并创建电子竞技的开放平台。

2016-04-12 08:30 来源:界面网 0 148006



禹唐体育注:

终归来说,阿里体育是马云阿里巴巴生态链中的一环,作为一家体育公司,它没有选择花天价去购买别人手中的资源,而是决心像阿里巴巴一样,用一个足够完善的平台集中这个产业中繁复甚至琐碎的资源,并最终将其纳入阿里巴巴的生态链。尽管困难重重,但做成了,确实足以使阿里体育在这个红火的体育产业立于不败之地。


上海新近开通的地铁12号线,贯穿这座城市西南和东北两角。在距离市中心10站之外,有一站叫做隆昌路,离这条新地铁线东北头的终点站很近,正好处于中环和内环正中间。地铁站刚刚开通,商圈尚未形成,也没有大片居民区,边上倒是有不少工地,很多生长于这座城市的人二三十年来也未必来过一两次。


落脚在这附近的杨浦体育场内,是中国最著名公司之一的阿里巴巴一家子公司——阿里体育。这里,距离其母公司位于杭州的总部约210公里,车程三小时左右。


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阿里体育CEO张大钟所率领的这个团队一直在这里办公,最初只有不到10人的团队逐渐扩张,半年多以后的如今,已经有了七八十人的规模。张大钟说,首阶段,阿里体育想要“召集108将”。


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这份46号文件成为了春风,吹得体育产业红红火火,一些平均阅读量只有三四千的公众号都能拿到千万估值,上一下头条,创始人、CEO频繁接受采访,更不要说是腾讯体育、乐视体育这样的豪门,动辄上亿元抢夺赛事版权,让人数次感叹中国体育产业一夜之间成为了朝阳产业。


然而,阿里体育却很是不同,他们很安静,成立半年里,除了2015年12月冠名赞助世俱杯的发布会,鲜少有能抢上头条的大动作,张大钟的发声也并不常见于主流媒体之上。


马云为何要单独成立一家阿里体育公司,张大钟所率领的这支团队究竟在忙什么。即使是阿里集团内部的核心人士,都有部分人表示并不清楚。


成立之后不久,马云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如此定位阿里体育,“要做中国体育经济的基础平台”。然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个定义并不明了,体育经济是什么尚在摸索之中,基础平台又是为何存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更是难以一语道明。


成立半年多来,阿里体育除了冠名赞助世俱杯,还有和世界拳击理事会签订战略协议,启动原创电竞赛事WESG(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并创建电子竞技的开放平台,以及4月8日最新的一项,和国家乒羽中心签约,打造乒羽平台。


显然,是和热闹抢版权全然不同的思路。为了落实马云想要的“体育经济的基础平台”,张大钟说,自己给出的答案是,“阿里体育要做的是IP(知识产权)为核心,大数据为基础。”


阿里巴巴拥有目前中国种类最为齐全的大数据,包括消费类、金融支付类和物流数据,云计算处理能力,以及1200万商家的数据、贸易交易数据,中小企业的数字营销、广告投放和活动数据。在张大钟看来,这些真正的大数据在手,是阿里体育在体育产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以此作为基础,阿里体育可以清晰地定位到用户,最终计划推出集看、玩、练、猜和败(buy)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观看体育赛事、视频,玩各种竞技游戏,预定各类体育健身项目,参与体育相关竞猜,并购买各类体育相关用品。


要具备这五大项功能,阿里体育需要做的是极致整合,包括将已有的赛事直播和视频资源、体育场馆资源、教练资源,和诸如耐克、安踏等国内外体育用品厂商,诸如皇马足球俱乐部、金州勇士队等体育运动队的周边商品、票务等,这些资源有的已经部分存在于淘宝和天猫之上,有的则需要进一步挖掘。同时,竞技游戏和竞猜平台则需要阿里体育通过收购改建,或者从零做起自主建设。



张大钟以“练”这一项举例说明:“在这个行业中,一家最大的健身训练公司,2016年一年的营业额可以做到250亿。现在,我们手上有20万教练,他们在支付宝收费,在阿里提供的场地训练。每个教练一年可以带50个学员,每个学员的训练年费至少人均5000元,这就是500亿的体量,这还不包括他们为了训练需要在淘宝上购买装备的费用。”


阿里体育所在的杨浦体育场就是张大钟所说的这类场馆,每年维护费用不低,却并不具备举办大型赛事的能力,常年空置。但阿里体育可以把全国近10万此类场馆纳入体系,将其用作训练场地的同时,场地方也可以收回其运营成本。亦如淘宝,消费者可以在这个平台找到需要的课程等商品,而商家可以在这个平台出售场地时间或训练项目等产品。


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人士表示,阿里生态链中有各项洼地来匹配体育产业的这些需求,而张大钟和阿里体育必须要做好这个对接纳入工作。


而之所以低调,正是因为这个平台的建构并不容易,这个繁复的系统工程,需要极为扎实的基础。时间上,他们预计一两年之后才能建好,而整个体育生态体系成熟则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张大钟说:“时间短了,这个事情做不成,但时间太长也不行,阿里巴巴做事都是需要结果的。”


因为阿里体育建的是平台,所以张大钟认为,他们和新英体育等赛事版权所有方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比如现在新英体育的英超赛事就是通过支付宝收费。未来,随着收费观看越来越广泛,阿里体育这个平台的支付功能也将进一步发挥功效。


当然,就平台而言,阿里体育目前的布局却是存在缺口的。他们明确表示不会花费天价争抢英超、中超、NBA等这类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赛事版权资源,但是,这些主流赛事不在自己手中。


相应的资源就受制于人——比如,手机支付方面阿里就并非一家独大,目前新英体育的英超赛事支付系统兼容支付宝和微信,而腾讯体育掌握版权的NBA,则只能使用腾讯自有的微信和Q币等支付系统。


因此,所谓体育经济的基础平台思路可以大有不同。背靠阿里大数据的阿里体育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融入“看”这一功能,握有NBA独家版权的腾讯体育也可以从观赛开始逐步纳入球队周边购买、海外观赛计划、博彩、篮球游戏等布局。


而乐视体育也可以以中超为核心,逐步布局一整套中超生态链。这样的差异性,表面看是版权资源在谁手中,背后真正的较量则是阿里巴巴和腾讯长期以来的平台之争。



阿里体育认为,决定其平台成功与否的是有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的用户,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高精尖的赛事,但认定成败的关键不是代表精英运动的赛事版权,而更多取决于真正参与整个体育生态圈的用户。所以,相比于争抢赛事版权,他们将目标人群定为过亿的群众体育参与者。


因此,阿里体育和国际足联等国际体育组织合作,重在大众体育的耕耘,和国家乒羽中心合作,推的是群众乒乓球、羽毛球赛事。此外,阿里体育更是看重电子竞技这片热土,希望能通过自创赛事吸引用户。


终归来说,阿里体育是马云阿里巴巴生态链中的一环,作为一家体育公司,它没有选择花天价去购买别人手中的资源,而是决心像阿里巴巴一样,用一个足够完善的平台集中这个产业中繁复甚至琐碎的资源,并最终将其纳入阿里巴巴的生态链。


这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却是阿里体育并不意外的选择。并且,尽管困难重重,但做成了,确实足以使阿里体育在这个红火的体育产业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转载自界面网,图片来自网络,原标题:阿里体育究竟在画怎样一张饼?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