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盛宴下的中国足球能够赚到啥?

众多大牌球员的加盟无非为了钱,中国的联赛现在也确实不差钱,但敢于投入的各家俱乐部真的傻吗?真傻假傻,尚无定论。目前不妨顺藤摸瓜,探讨一下这种“烧钱”玩法能给中国足球带来啥。

2016-03-29 11:10 来源:新华网 记者/张荣锋 0 103159


禹唐体育注:

英格兰前锋鲁尼、德国名帅希斯菲尔德、瑞典前锋伊布、巴西前国脚小罗、罗马三球星敦比亚、利亚伊奇和哲科……这些都是冬季转会窗关闭后跟中超联系起来的名字。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许许多多的足坛大腕儿或真或假地与中国足球联系起来。


国际足坛今年的最热门词汇无外乎中国足球(中超和中甲),从冬季转会期开始,国际国内媒体都热衷于紧盯中国足球动向,揣摩谁将是下一个加盟中超的重量级选手,臆测中超的大手笔引援会持续到何时。


欧美国脚的纷至沓来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欧洲顶级联赛的震颤,他们担心中国联赛在转会市场上跟他们抢球员,更担忧中国联赛到他们城池下挖墙脚,毕竟中国俱乐部阔绰的出手无形中抬高了转会价码,也增大了俱乐部留人难度。西方媒体在报道中超中甲引援时,除了羡慕嫉妒恨,顺带揶揄中国的俱乐部“钱多人傻”,并不忘提及中国国家队的表现多么不堪。


诚然,众多大牌球员的加盟无非为了钱,中国的联赛现在也确实不差钱,但敢于投入的各家俱乐部真的傻吗?真傻假傻,尚无定论。目前不妨顺藤摸瓜,探讨一下这种“烧钱”玩法能给中国足球带来啥。


赛季伊始,业内人士已有断言,中超未来可以跻身世界五大联赛(最有可能的是挤掉法甲)。如果此言不差,中国足球的“砸钱”举措就是有理,能够成为世界瞩目的顶级联赛,吸引世界多国转播中国联赛,无疑有助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中超联赛可发展成中国在世界上一张拿得出手的名片。


要实现这个目标,中超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冬季转会期的最大引援支出其实只是个开始,未来数年,中超还会是转会市场上的最主要玩家。但归根结底,足球联赛还是一门生意,有投入,更需要有产出。国企控股也好,民企入主也罢,付出都需要有回报。中超要想维持收支平衡并实现盈利,就需要有买有卖,有外援加盟,也有本土精英培养。从成熟联赛经验看,市场化运作至关重要,高价买来的,在其产出不高的时候尽量再高价卖出去;通过青训梯队建设打造自己的球星,再根据俱乐部需要或留用或卖出。从本赛季开始,中超联赛的五年转播权卖出了80亿,今年中超联赛的收入可达到15亿,这是中超打造顶级联赛迈出的第一步,但也只是第一步,未来中超能到达什么层次,还是未知数。


大牌球员的引进,可以提升联赛水平和关注度,有助于培养中国的足球文化,提高联赛管理水平,改进俱乐部经营模式。引援支出和高额薪资迫使俱乐部不得不开源节流,完善管理,培养球迷群体,提升球场上座率,扩大球队产品销售,做好球场、球衣广告推广……总之,有利于增加营收的事情都要做,尽可能多创收,这样联赛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也才有可能有朝一日撬动足球圈“百年老店”的江湖地位。另外,足球文化的发展可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爱上足球,爱上踢球,这是中国联赛现在大把花钱可能带来的一个长期利好。


知名球员的加盟,联赛水平的提高,关注度的上升,可以营造出于中国足球有益的国际氛围。如能持续这种发展势头,中国承办世界杯的目标就不难实现。如果今天的高额投入能换来明天的世界杯落户,那这钱花得也值得。


中国足球界曾流行一种理念——高水平联赛造就高水平国家队,现在看来,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形成合力时,两者的确可以互相促进,齐头并进。如联赛能带动各俱乐部青训系统建设,吸引广大青少年投身足球运动,构建起合理高效的梯队发展,那样联赛的确能成为国家队的基础和摇篮。但如果俱乐部急功近利,一门心思买进国际球员,力求短期轰动效应,只顾眼前,这样的高水平联赛并无助于国家队实力的提升,甚至会禁锢国家队的进步。


外援占据了大量的上场时间,基本上承包了进球任务,本土球员的锻炼成长机会就此被剥夺,久而久之,国家队甚至都不具备像样的临门一脚能力。英超联赛曾长期排名五大联赛之首,但英格兰队的表现多年差强人意,就是二者没能形成合力的表现。欧洲五大联赛引领世界职业足球,但在国家队层面,也多次被证明只是在为南美球队做嫁衣。所以,中超水平的提高,也不一定意味着中国队的实力就更强。


目前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足球进入历史最佳机遇期,政策扶持,资金充沛,世界关注。如联赛管理者、俱乐部经营者能有效沟通,完善联赛发展机制,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政策东风,中国足球没有理由不上一个新高度。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原标题:资本盛宴下的中国足球能够赚到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