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健身器材行业趋势预测

在整个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健身器材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互联网趋势下,健身器材老品牌有了生存危机感。渠道变革、产品技术迭代加速、智能化生产……

2016-03-21 08:35 来源:中国体育用品 文/陈美蓉 0 185073


禹唐体育注:

在整个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健身器材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互联网趋势下,健身器材老品牌有了生存危机感。渠道变革、产品技术迭代加速、智能化生产……一系列创新举措都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生机活力,与此同时,也使得品牌间的“拉锯战”再度升级。2016年健身器材企业该如何握紧行业发展脉络,迎接工业3.5时代的挑战?


趋势一:健身热潮日益高涨,健身器材市场持续升温


“国务院‘46号文’发布后,全国各地健身运动项目广泛开展,更多市民主动参与到健身运动中,这对健身器材行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未来几年,整个健身器材市场都将持续升温。”上海德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冲说道。

彭冲介绍,健身器材市场的火热程度从刚刚结束的IWF中国(上海)国际健身及康体休闲展也可以看出,展馆面积35000平方米,比去年增加近10000平方米,参展品牌300多家,观众人数达24613,相比去年增长了约50%。

“近几年来,体博会健身展区每年的招展面积和展位数量都以10%到20%的速度在递增。”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负责人、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健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莉认为,健身行业一直处于上升期,很多厂商都表示近几年销量一直在稳步递增,而且很多原本做外贸的企业转内销,说明国内市场越来越繁荣,‘健身热’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切实表现在产业的规模和增量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近日的两会期间表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亚健康问题,未来健身器材行业一定会呈现井喷式增长,只是那个时间临界点会出现在2017还是18年,未可知。”中国体博会新闻传播负责人、体育用品行业资深媒体人崔衎衎说道。

趋势二:室外健身器材发展趋于平稳,室内健身市场增速加快

1.商用与家用健身器材需求量加大
“家用健身器材与商用健身器材需求增长相当,商用健身器材对功能性要求更高,符合俱乐部健身特点,更专业、耐用,而家用健身器材则体型较小,便于家庭使用。未来消费群体会根据自身需求与经济能力决定是在家健身,或是在俱乐部场所接受更加专业的指导训练。”彭冲对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说道。

孙莉认为,更多人开始习惯于到公共健身区域去健身,包括公共健身房、商场、酒店里的健身房等,商用器材的销量在增加。“目前的趋势大家还是倾向于去健身房锻炼,商用这块相对来说发展也比较不错。在美国,有一些无人看管的健身房,里面没有教练和服务人员,完全是自助式的。会员刷卡健身之前可以通过电脑查看健身器械的使用情况,刷卡之后其他会员也可以看到健身房的使用情况,这会是一个趋势。”

2.室外健身器材市场平稳上升,增速不如室内健身器材
“受天气环境恶劣的影响,如雾霾天气频现,或者是冬冷夏热的极端天气增多,人们选择健身场所会更倾向于室内,在家或者俱乐部、健身房进行锻炼,室内健身市场会得到更快发展。”彭冲介绍,室外健身器材主要分布在社区、工业园区,对产品安全性把控更严,对资质等要求更高。这几年室外健身发展已非常成熟,走到了分水岭,因而未来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趋势三:关注有潜力的细分领域,多品类运营也需培育核心产品

1.跑步机与按摩椅市场潜力无限
“跑步机与按摩椅是两个非常有潜力的品类。跑步机是主动式的,属于动态健身。而按摩椅是被动式的,属于静态健身。主动式健身群体会偏年轻化,而被动式的健身群体以中老年为主,两者都极具发展前景,一方面是因为全民健身热潮下,更多年轻人健身意识在增强,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整个静态健身需求也会增多。”彭冲说道。

崔衎衎认为,家用健身设备中,亚洲人会更倾向于选购按摩椅,加上中国人喜欢被动式健身,按摩椅增长潜力会更大些。

2.康复器械等细分市场兴起,为特定人群打造
客户群体在细分,产品也更具针对性了。“现在针对专门人群设计的机械很热门,比如越来越火的‘老人机’,它带动了匀速运动发动设备、等速训练仪、力道缓慢跑带等健身新品类器材及配件的研发。”孙莉说道。

“另外,现在提倡健康与体育结合,据我了解很多国内一线品牌也都在对运动伤害进行研究,研发康复产品,包括受伤前怎么练,受伤了怎么保护,受伤后怎么恢复等,都是高度重视运动安全。”孙莉告诉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行业“寡头”们已经开始研发康复设施——将运动受伤分为预防、受伤时的救急、受伤后三个阶段做三种类型的康复设备。毫无疑问,康复器械的专业市场有很大增长空间。

3.品牌应做好核心技术产品,后扩充品类
彭冲认为,从品牌发展来看,一定是抓好核心技术,将产品做精做专,做自己擅长的领域,产品才会更有竞争力。但从品牌生存角度而言,很多商家更愿意去走多品类营销路线,如此,当某个品类市场反应不佳时,就可以通过其他的品类弥补和带动整体的销售利润增长。

“无论是单品类还是多品类经营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然,我们更希望每个品牌都能专注它的产品类别,将产品做精,推出具有代表性的创新特色产品,与竞品拉开距离。即便要走多品类发展也得保证有核心技术产品。”彭冲说。

趋势四:产品围绕“时尚、科技、智能”展开,设计更为人性化

1.强调外包装时尚感
“有的企业十年都不换LOGO,事实上按照审美潮流的变化,至少应该八年一换,否则产品设计很难统一到新的VI视觉形象体系中。”崔衎衎认为,包括品牌LOGO设计以及整个视觉识别系统的打造、产品外观设计和包装的时尚度等,都是企业在运营品牌过程中应该加以重视的。

“另外,与家居产品的搭配以美化客厅环境的功用在增强,一些企业尝试将健身器材和自己的家居产品相联系,在外观上和整个家庭装饰相搭配,使之更加时尚。”崔衎衎认为,未来在设计、包装上能够领先一步的企业,在相同的竞争局面下,发展机会更大。

2.创新科技,健身器材行业呼唤“乔布斯”式的孤胆英雄
我们可以大胆畅想:未来跑步机很可能做到边跑步边发电,或者是边跑步边净化空气;健身数据不光是提供消化多少卡路里这样粗放的数据,而应及时生成非常细致的身体各个指标的健身报告,提供更精准更有指导作用的数据。“健身器材行业需要一个‘乔布斯’,对产品的每个细节设计都应该十分专注和疯狂,敢于创新和颠覆传统思维模式。”崔衎衎说。

3.产品智能化,通过APP锁定初级跑者
“很多厂家都在朝着智能化方向探索,推出跑步健身类的APP等等,未来健身器材一定会走向智能化发展道路。”彭冲表示。

孙莉认为,对于厂商而言,无论是自己开发健身APP还是和一些APP合作,都是深度挖掘并满足客户需求的好方法,“目前跑团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组织形式,厂商都在努力寻找着里面的人,并且他们目标锁定的不是领跑者,而是刚刚开始跑步的初级和中级跑者。专业的领跑者不需要健身房的指导,但跑半程马拉松或者半马以下的跑者,这些人群对于应该怎么吃、怎么练可能更加狂热,这是最大的消费人群。健身APP、跑步APP就是把这些潜在消费者联系起来的重要方式。”

4.人性化设计,在增强产品舒适度上做足文章
“真正的高科技就是人性化的设计,体现在使用者的舒适度和科学性方面,通过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使得产品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的标准。”崔衎衎说道。

彭冲认为,消费越来越理性化,以往大家购买产品更在意的是外观与价格因素,而随着人们对健身器材的深入了解,以及健身行业从业者对产品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广,人们将更懂得去辨别、对比产品质量好坏。未来消费群体将更看重产品本身的体验感与舒适度。

5.保证产品安全性,行业标准有待统一
“安全性是所有制造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体育用品业,健身器材、地板地胶、康复仪器等都涉及这个问题。这方面的保障还有赖于催生行业标准,通过质量检测环节来控制产品的安全性。在健身领域现在只有健身路径有国家标准,商用和家用健身器因为设计的多样化,比如跑道应该做多款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未来还是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科学健身意识。”孙莉说。

趋势五:生产智能化,“机器换人”将是大势所趋

“2016年生产智能化将更明显。今后工厂生产一定会实现‘三无’:无人、无灯、无污染。机器人将取代健身行业部分劳动力的水平,用以抵御在当前我国面临‘中等国家陷阱’下的人口红利下降的现实。”崔衎衎对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说道。

崔衎衎表示,目前中国还达不到工业4.0德国制造的标准。而工业3.0时代却已经过去,2016年,健身器材行业将逐步进入“健身器材工业3.5时代”的思维中——进入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这一高智能化时代。

“国外很多大品牌都在运用‘机器换人’,这是未来品牌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因为机器生产的产品更加标准、精致。但同时要强调的是,‘机器换人’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它不是只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革新,而是全方位的改革过程,包括整个SOP、真正的产品设计与功能创新,以及产品质量体系都要先进行提升和完善。如此,采用‘机器换人’做出的产品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彭冲如是说。

趋势六:把握网销趋势的同时,更注重升级线下体验与服务

1.增强线下体验,O2O战略落地
彭冲认为,线上线下冲突的高峰期已过,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分的虚假包装,导致消费群体对互联网产品产生不信任感,转而重视线下店铺体验。O2O模式也应运而生,品牌通过互联网引流,让消费者到线下去体验,在线上订单,这将是一大趋势。

“健身器材大品牌线下店数量不会缩减,一方面,当健身器材行业真正出现井喷时,也会如运动鞋服行业一样需要用实体店数量展现企业的经济实力,从而更有利于说服投资方,进入到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从消费层面看,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会更重视到线下O2O式的参与体验感,对价格因素也不会太过敏感。”崔衎衎认为,国家的发展必然会以实体经济为强大根基的保障。品牌最终要回归到实体渠道,O2O战略将得以落地实施。

“在销售上,品牌要颠覆包括电商在内的传统经销思维,鼓励推动经销商卖服务,强化产品安装及售后等服务。”崔衎衎指出,现如今很多商家售后跟不上,如何将服务做好,做出差异化,是品牌商需要去深刻思索的。

2.品牌门店类型更细分多样,定位更为清晰
未来线下店不一定是覆盖全品类的综合门店,而更多的是会以某个系列为主打的细分主题门店。与运动鞋服不同的是,健身器材没有太多关于性别、年龄层面的区分。每个品类只要推出高、中、低三款就够了。定价低的于线上销售,中高端的在线下实体店销售,或者高端产品只在富人区销售。“未来开店一定要有很强的目的性,综合考量周围人群的运动习惯及消费水平,并以此对店铺做精准定位。”崔衎衎说。

趋势七:推崇娱乐互动营销方式,品牌要学会创新幽默

正如做体育产业不一定非要捆绑赛事营销一样,对于健身器材商家而言,其产品信息是很难深刻地出现在赛事转播的电视画面里的,而品牌元素也不容易让人引发深度的记忆,只是单纯通过高端的赛事资源,是很难确保让品牌有足够的曝光度的。“为什么不勇于尝试加进娱乐基因和元素呢?不会开玩笑、不懂幽默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崔衎衎说。

崔衎衎分析,即便变换了渠道和营运模式,但过去几年,健身器材品牌一直在遵循固有的传统营销模式,总体来说存在着四大问题:

一、品牌无聊,观者注定无感;

二、僵硬营销,所有展会现场,品牌都是“清一色”的营销策略,请健美冠军、全国健美先生现场大秀肌肉——几乎所有品牌海报也是如此,毫无新意;

三、产品冰冷,偏爱经典的黑白灰,不敢在设计包装上寻求突破;

四、互动性差,和用户之间缺乏真正的互动。

对此,崔衎衎为健身器材企业“祭出”了四大营销“新政”:

一、品牌人格化。营销中给客户提供的不单单是质量好的机器,更重要的是给客户提供一些人格化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与服务;

二、快乐营销。摒弃枯燥无味的硬生生的传播方式,包括对外传播的资讯,不要总是在介绍产品的各种参数,要有真正能让人快乐的语言,营造快乐的氛围,让人产生情怀与共鸣;

三、粉丝营销。要尝试与消费群体进行更多的互动,使其产生同类族群的品牌粘性。比如高端族群需要什么类型的健身器材等等,要将族群文化与粉丝营销更好地加以捆绑;

四、定制化营销。把受众群体变成生产性的消费群体。实现终端门店的智能化,让受众参与设计,定制他们想要的产品,而非仅仅是商家提供的标配产品。比如跑步机定制,可以自由决定它的形状、颜色、屏幕大小、原材料产地等。这样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就不会过于敏感,品牌也不需要再担心电子商务给线下实体店带来大的冲击。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用品,文章原标题:2016年健身器材行业趋势预测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