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元到价值回归——鲁能青训启示录!

一周前的亚冠赛场上,鲁能客场苦战广岛三箭,吴兴涵替补登场献上绝杀助攻帮助球队一举拿下对手,赛后的主帅梅内塞斯也有些激动地表示,这就是他想要的球员。

2016-03-04 08:35 来源:腾讯体育 文/朱彦霖 0 184912

 

禹唐体育注:

一周前的亚冠赛场上,鲁能客场苦战广岛三箭,吴兴涵替补登场献上绝杀助攻帮助球队一举拿下对手,赛后的主帅梅内塞斯也有些激动地表示,这就是他想要的球员。


凭借亚冠的惊艳表现奠定自己在球队位置的球员,不止吴兴涵一人,当年18岁的崔鹏盘带过人戏耍对手,20岁的王永珀侧钩世界波石破天惊,21岁的刘彬彬替补进球初露峥嵘……而这些球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出自同一所足球学校——鲁能足校。

 

如果说山东鲁能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常青树,那么鲁能青训就是培育这棵苍天大树的沃土。尤其近几年来,鲁能俱乐部一线队基本保持了70%的队员由足校培养输送。鲁能青训成材率远超全国各家青训,被誉为中国足球的“黄埔军校”,17年来,鲁能青训向各级别国家足球队输送148人,向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输送156人,是国内向各级别国家足球队和职业足球俱乐部输送队员最多的学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能青训不只是鲁能俱乐部的生存的根基,更是整个中国足坛发展的重要基础。

 

鲁能青训教父桑尼

 

前不久,鲁能功勋主帅桑特拉奇因病逝世,令齐鲁大地悲恸沉默,他或许可称得上鲁能“教父”级别的人物。

 

1999年,这位塞尔维亚人为鲁能带来了先进的职业足球理念,带领球队拿下了中国甲A联赛和足协杯两座奖杯,并为这片齐鲁大地赢得了足球的无上荣耀。但桑尼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他一直想为中国足球做些贡献,即便离开了鲁能,也未曾远离中国足球。他说,中国足球不景气的问题在于缺少世界级球星,他想带一批球员去东欧培训,只是计划尚未成行,桑尼便与世长辞了。

 

桑特拉奇曾在2000年向中国足协提交了一份《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大纲》,但并未得到时任足协主席阎世铎的重视,因此这份大纲便石沉大海。万幸的是,他的建议最终被鲁能俱乐部采纳,一系列青训规划设计成为了现实,1999年7月鲁能成立了潍坊足球学校,宣告鲁能青训王国的诞生。

 

足校初创85闪耀

 

1997年,在叔叔王海芳的建议下,王永珀跟着郭侃峰教练从青岛来到了济南,两年后鲁能足校成立,王永珀顺势成为了足校的首批球员。

 

“当时条件很艰苦,可能在全国看来,鲁能足校的条件已经算不错的了,但是跟现在还是没办法比”,王永珀回忆起当时境况仍感慨万千。足校建立在潍坊市坊子区,是一个旧电厂区改造而成,10岁的王永珀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这里学习、踢球,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单调了很多,“那时候管理很严格,八点半九点钟左右就熄灯睡觉了,也没有很多自由,一周只有一次离校的时间”。

 

当时学校只有一家小卖部,也只有一部电话,学校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了电话卡,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的孩子靠通过这一部电话来跟家人沟通。有的学生家境稍微好一些的,父母就住在附近“陪踢”。坊间流传,当时为了给踢球的儿子补身体,一位父亲竟在附近村里偷了一只鸡。故事待考证,但当时的条件确也不过如此。

 

尽管条件艰苦,但王永珀觉着,足校生活是有意义的,他们比其余足校的学生更加幸运,外教可可维奇的到来,让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了先进的足球理念,接受了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培训。自2000年起,鲁能出品的球员逐渐在足坛崭露头角,出现在各级国字号队伍中,85、87级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球员,王永珀、周海滨、崔鹏、吕征、任永顺等人在2004年前后大放异彩,其中不少人早已跻身鲁能一线队,也正是这批球员也成就了鲁能青训的首个黄金时代。

 

侯志强的青训记忆

 

2006年12月24日,侯志强记得很清楚,他重返鲁能的那天正好是圣诞平安夜。他球员时期曾在山东鲁能效力了五年,那年跟随队伍勇夺双冠王的记忆依旧是他职业生涯最难忘的回忆,此后尽管辗转到了上海、江苏、云南各队,山东人侯志强心里始终有个鲁能情结,在球员的职业生涯后期,他考取了教练证并决心回归鲁能做一名青训教练。

 

回到鲁能的侯志强接手的第一批球员就是89级,面对这群17、18岁的足球少年,负责训练的同时,不仅要操心着球员们的衣食住行,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这让刚刚从球员成为教练的他不禁感慨,还是做球员幸福。在他看来,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心态极不稳定,处于从青年球员到职业球员的过渡期,训练成绩、家庭压力亦或是恋爱经历,都可能会成为这群青春叛逆的少年情绪波动的原因。侯志强回忆,当时候晚上总睡不踏实,经常半夜起来组织人,出门去寻那些偷溜出去的球员。

 

侯志强只带了89级球员一年的时间,在这批球员里,似乎只有郑铮、高迪、邵璞亮等为数不多的球员目前还活跃在中超联赛的赛场。鲁能足校似乎遇到了发展的平台期,但93级一批优秀足球小将的横空出世,直接将鲁能青训推向又一个高峰。

 

选材创93奇迹

 

与此前年龄段的队伍相比,93级的球员人数是最少的一批,开始只有16人,但成才率却创下了新高。自2005年93级一批建队起,这支队伍就包揽了此后U系列所有比赛的冠军。

 

拿冠军拿到手软,让吴兴涵感到踢球并没有多大压力,“上午上课,下午训练,自己也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每天就想着好好训练”。吴兴涵是自己报名决定来潍坊踢球的,通过试训选拔最终入选足校。

 

与吴兴涵不同,刘彬彬则是从梅州被挖到了鲁能,事实上大部分球员都是被教练胡义军从全国各地领回到鲁能足校。胡义军知道球员的选材是足校培养的基础,他深信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全国各地拜访寻找优秀的教练,以教练为突破口,寻找好苗子,对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潜力新星招至鲁能足校麾下。

 

2011年,鲁能足校U19队代表青岛获得七城会足球比赛甲组冠军后,赛季结束,吴兴涵和他的队友糜昊伦、李松益、吾提库尔、齐天羽、韩镕泽、罗森文等大批球员上调鲁能一线队,而加上此前入选的王彤和刘彬彬,2012年鲁能主帅滕卡特掀起的青春风暴,让鲁能93一代继续延续着属于他们的奇迹。

 

青训开启留洋计划

 

在陈哲超眼里,93师哥们取得的辉煌近乎不可复制。陈哲超只比他们小了2岁,能力算不上顶尖的他觉着未来升入一线队的可能性似乎更加渺茫了。所幸,2011年中国足球留洋大潮开始涌动了,陈哲超成为鲁能青训第一位留洋的球员。

 

被一起选中的球员不只他一人,但是只有他踏上了前往葡萄牙的飞机。正是这次决定成为了陈哲超职业生涯的转折,在葡萄牙,高强度的比赛对抗、独立的生活环境的考验让陈哲超与同龄人相比更加成熟,他回国便成了国青队队长,并跳级加盟国奥。

 

18-23岁是球员生涯的关键期也是空白期,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道路,要么读大学要么升一线队,即便升入一线队,也只有极个别的球员能在比赛中有上场机会。青训的高产,让鲁能一线队人才济济,但同时“压人”情况明显,对于一支冠军之师而言,使用年轻球员面临的风险太大,这批刚刚升入一线队的球员正如鸡肋一般存在着。与此同时,95年龄段梯队由于教练的跳槽而流失了十几名优秀人才,成绩大受影响,整个足校都在反思,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究竟是队伍的成绩重要还是培养人才重要?

 

2013年,在足校总教练巴博萨的推动下,侯志强和张蓬生去葡萄牙考察数月后向足校提交了一份长长的可行性报告,鲁能拍板决定了“走出去”的全新战略。这是鲁能足校大胆的尝试,毕竟比起队伍成绩,人才培养更为重要。如今陈哲超已经归队,成为鲁能一线队左后卫位置的第二人选,这是他五年前从不敢想的。

 

巴西化彰显鲁能野心

 

同样在2013年,巴西圣保罗U18队捧起了潍坊杯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的冠军,这支球队在决赛中4-0大胜鲁能U18青年队的表现让在场所有人难忘。在赛事中,巴西球员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和个人能力远超同年龄段的各国球员。既然鲁能青训要走出去,为何不去世界足球王国巴西呢。

 

如果说18岁以上的球员送去葡萄牙,可以提升他们职业素养在高水平竞技环境下快速从青年队员转型成为职业队员;那么18岁以下的球员送往巴西未尝不可,小球员们更容易接受并融入当地的足球氛围,在巴西培养足球意识,提升个人技术能力。

 

在鲁能时任老总刘宇的推动下,鲁能在2014赛季全面推进“巴西化”战略,依托国家电网的巴西项目,邀请巴西教练、球员来一线队的同时,更在巴西购买了一块训练基地,这也是中国球队唯一拥有的海外足球基地,名为鲁能巴西训练中心。沿用前身巴西体育俱乐部的设施以及管理、训练人员,鲁能小球员抵达即可投入使用。

 

首批到达的是鲁能U15梯队,但这支在国内几乎拿遍所有青年赛的锦标冠军队伍在巴西同龄人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小球员们很快认清了自己的差距,也坚定了鲁能海外战略实施的决心。鲁能在巴西的球员分为两拨,一拨进入圣保罗梯队,一拨与鲁能巴西体育中心的巴西球员混合组队,鲁能将通过潍坊杯等赛事来一步步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潍坊足校—巴西基地—葡萄牙—顶级联赛,明晰的人才培养路径已然成型,但鲁能足校的出口不只是鲁能一线俱乐部,未来培养出能登上五大联赛球场的球星才是足校所追求的理想。

 

选材模式新思路

 

巴力斯塔,这个名字对于鲁能老球迷而言并不陌生,他是鲁能队史上首位外援,是球队夺取99双冠王的绝对功臣。而这位功勋老臣在2015年12月重返济南,只不过这次的身份变成了鲁能巴西体育中心的梯队教练,从真正意义上的回归鲁能。

 

除此外,侯志强、张蓬生、胡义军、于远伟、王晓龙等等球员退役后均回到鲁能做起了青训教练。退役球员转型成为青训教练,不仅为球员挂靴后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出路,更是缓解了鲁能足球缺乏精英教练的困境。

 

缺少好的青训教练,更缺少好的足球苗子,中国足球的不景气导致了足球人口的不断萎缩,鲁能足校面临着选材困难的问题。以往凭借经验去点对点挖人的模式,效率低而且竞争压力大。恒大、绿城、富力等足校崛起,好苗子成为各家争夺的重中之重。

 

为此,鲁能足校在各地开设了校外基地,与校园足球接轨,下派足校教练去指导训练,然后通过寒暑假机会,组织各支校外基地的队伍进行比赛,借此挑选球员。如今,鲁能足校有了选材新思路,依托山东,在各地开办鲁能城市足校,小球员不需要背井离乡就可以接受专业的培训,但由于各个城市足球基础过于薄弱,所以这条路仍处于探索阶段,精英制培养仍旧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新赛季,鲁能高层透露将继续加大对青训的投入比例,事实上,从足校初创起,鲁能就从未削减过对青训的投入。很多鲁能的工作人员会不约而同谈到“坚持”这个词,在他们看来青训需要时间的积累,只有坚持才能有收获,“鲁能足校、根宝基地、恒大足校、绿城足校等,各家足校的培养模式存在差异,但是只要坚持下去都会有益于中国足球的发展。”

 

结语

 

眼看着,2016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即将打响,冬窗转会市场上各支球队狂砸30亿,疯狂买进五大联赛当打球星,中国联赛一时间成为全球足坛的焦点。广州恒大的金元砸得掷地有声,引得众队争相效仿,上亿买外援,千万购内援,球队成绩就可扶摇而上,一切似乎都可以靠金钱来解决问题。

 

但世界上,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靠烧钱解决的,比如国足。

 

孙继海前不久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他说:“国家队是一个国家足球整体实力的反映和缩影,这需要整个国家有非常大的基数,我只给你一个萝卜,你不能做出一桌很好的饭菜。”

 

金钱换来了联赛暂时的盛世繁华,但泡沫终有消失的那天,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还要从扎实的青训做起。菜园子大了,菜园子多了,才能有好食材,才会有满汉全席。

 

本文转载自腾讯体育,原标题:黄埔军校!鲁能青训启示录 从金元到价值回归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