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缘何钟情国外体育产业?

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中国资本已先于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过去一年间,包括万达、中信资本、星辉集团等中国企业纷纷出手,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的股份。

2016-01-22 11:10 来源:青年参考 文/张文智 0 125849



禹唐体育注:

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中国资本已先于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过去一年间,包括万达、中信资本、星辉集团等中国企业纷纷出手,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的股份。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的这些举措既由于政府在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与体育运动蕴含的商机有关。


中国资本先于中国足球“冲出亚洲”


“Bee先生与AC米兰在深圳会面,‘马拉松’即将结束!”1月16日,意大利体育网站“milanlive”以此为标题,对一场引人关注的足球俱乐部股份收购谈判进行了报道。谈判的一方是泰国商人Bee Taechaubol(西方媒体称之为Bee先生),另一方是意甲AC米兰俱乐部的控股公司——Fininvest集团的代表。


如同“milanlive”报道的那样,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早在2015年夏天,双方就开始了谈判,最早的消息称,在进入10月之前,Bee先生就可以用近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2亿元)的价格将AC米兰48%的股份收入囊中,然而,此后这桩交易因Bee先生资金不足,须筹集资金而一拖再拖,直到近期才重现转机。


不过,外界认为,以Bee先生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搞定这笔交易。现在之所以有望达成,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实力雄厚的“金主”支持。意大利财经报纸《24小时太阳报》称,Bee先生背后有两大财团支持,一家是来自中东阿布扎比的经纪和交易服务公司ADs Securities;另一家则是中国的中信银行,后者将出资两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5亿元)。体育网站“意大利足球”更是报道称,阿里巴巴和华为很有可能是此次交易背后的“中国力量”。


不管真相如何,有中国公司参与此次收购应该是确凿无疑的。此次谈判的地点选在深圳,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此事。


这不是中国企业的身影首次出现在此类交易中。只要留意过去一年的报道,你就会发现,中国资本已经先于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


2015年12月初,中国华人文化控股集团联手中信资本,以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39亿元)购得英超曼城俱乐部的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


2015年11月初,中国星辉集团收购了西甲老牌球队西班牙人45.1%至56%的股份,总共花费约1.43亿欧元~1.7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36亿元~12.89亿元)。


2015年7月6日,法国足球乙级联赛的索肖俱乐部宣布正式易主,中国高科技企业莱德斯公司成为其唯一股东。索肖也是欧洲足坛首家完全由中国人控股的俱乐部。据国内媒体报道,莱德斯收购索肖的花费约为7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


2015年3月31日,西甲劲旅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宣布,万达集团以449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该俱乐部20%的股份。


……


中国资本不但青睐国际足球,对于赛车、篮球等吸引眼球的体育项目亦情有独钟。英国天空体育台2015年10月曾报道称,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对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锦标赛(F1)很感兴趣,计划收购这一运动项目的控股权。据报道,目前该赛事的控股方“喊价”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0亿元)。


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虽然没有收购国外体育俱乐部的举措,却在2015年夏天用5年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的价格拿下了NBA的新媒体版权。


体育产业“品牌越老越值钱”


中国资本为什么愿意走出国门,在一些热门体育项目上砸下重金?


英国广播公司(BBC)商业专栏作家比尔·威尔逊(Bill Wilson)认为,中国企业购买欧洲足球俱乐部的股份有很多诱因,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希望通过足球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从竞技层面来讲,中国足球需要在俱乐部、国家队等多个方面有所提高。


“现在的中国似乎无所不能,”英国考文垂大学商学院的体育商业教授西蒙·查德维克(Simon Chadwick)说,“目前他们唯一没有做好的领域就是足球,而这项运动号称世界第一。因此,中国迫切想要提升自己在国际足球大家庭中的地位,以获得更多尊重。”


查德维克教授还表示,中国政府提出,到2025年,整个中国体育产业要达到5万亿元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政府的指向让企业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它们希望通过投资体育产业,在今后获得政府的支持和额外的优惠政策。


Castle Hill Partners是一家专注于投资媒体及体育产业的投资管理公司,该公司主管皮特·斯科罗斯(Peter Schloss)也认为,政府的支持对于这股海外体育投资热至关重要。斯科罗斯对《金融时报》称:“当政府在背后支持某一领域时,许多人就会进驻这一领域,而通常情况下,抢得先机的那批人确实能赚到钱。”


很多人都知道,职业体育是烧钱的行业,但并非只赔不赚。以足球为例,据英国《卫报》报道,去年1月德勤公司发布了“足球俱乐部财富联盟”报告,盘点2013~2014赛季欧洲收入最高的20家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在这份榜单中,排名第一的皇家马德里俱乐部,赛季营业收入为5.4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9.78亿元),最末的英超埃弗顿俱乐部,也达到了1.4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43亿元)。报告还显示,这20家俱乐部有15家实现了税前盈利。


不过,足球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球队必须不断投钱,才能确保在球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从2000年至今,只有曼联、尤文、拜仁等极少数顶级俱乐部,曾向股东发放过净利润的分红。因此,投资足球俱乐部并寄希望于靠盈利分红赚钱,目前看来不太现实。但俱乐部整体升值后进行高价转让从而获得收益,倒是赚钱良策。


比如《卫报》2009年曾报道,2007年夏季,英国约翰·霍尔爵士(Sir John Hall)将其名下的英超纽卡斯尔俱乐部的股份出售给“低调的十亿美元级富豪”麦克·阿什利(Mike Ashley),将1992年投资的350万英镑,变现为9574.8万英镑,即便抛开货币贬值等因素,所赚仍相当可观。这也印证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说法,和其他产业相比,“体育产业品牌越老越值钱”。


国外“跑马圈地”意在国内市场


足球乃至体育产业具有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正面形象,非常能聚拢“人气”,这也使得中国资本在投向国外体育产业时,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一产业本身的盈利,更看重其间接价值。


在这方面,华为公司的探索就非常成功。自2011年起,华为公司与AC米兰俱乐部合作,2013年双方正式签署赞助协议,华为成为AC米兰的高级赞助商和移动通信合作伙伴。第二年,华为又与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俱乐部签署了为期两年的俱乐部全球合作伙伴协议。这些举措,让华为的品牌知名度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大大提高,市场份额也迅猛增长。国内媒体报道称,2015年,华为高端智能手机在意大利的发货量同比增长293%,在西班牙的发货增长率高达448%。


相比企业赞助,为了打开国外市场而收购当地足球俱乐部的模式,难以获得当地人的认同。


据法国《队报》报道,莱德斯公司在收购法乙俱乐部索肖之后,当地球迷对该公司的收购动机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这家主营LED屏发光元件的中国公司只是为了利用索肖俱乐部的品牌影响力,在法国推广自己的业务,却不会使俱乐部在竞技方面有长远发展。莱德斯公司对此回应称,与索肖的合作是长期的,俱乐部最终会重回法甲行列。


事实上,很多中国企业在欧洲足坛“跑马圈地”,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为了国内市场。在这方面,《金融时报》以篮球界的姚明为例,称其在NBA的成功让篮球运动在中国迅速流行,其背后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不可估量。如果足球界能出现自己的“姚明”,必然会被欧洲的俱乐部相中,届时好好运作一番,外加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必能产生令人惊叹的经济效益。


《金融时报》的这一假设,其实在2003年1月1日已经出现过。当天进行的埃弗顿队与曼城队之间的一场普通英超比赛,因为双方分别有中国球员李铁与孙继海首发出场而变得意义非凡。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1亿观众收看了比赛的直播,这场“中国德比”也因此成为英超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一场比赛。而且当时中央电视台没有对比赛进行直播,只有一些地方台进行了直播。由此可以想象这里的盈利空间。


如今的中国足球,缺的不是资本,而是好球员。现在中国资本纷纷入主欧洲俱乐部,为中国球员进入欧洲一线球队提供了契机。反过来,中国球员的加盟也能为球队吸引更多中国球迷,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正如《金融时报》分析的那样: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国体育市场的无穷潜力对欧洲俱乐部也有很高的吸引力。


本文转载自青年参考,原标题:国外体育产业背后的“中国力量”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