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支持一支烂队?

为什么支持失败者?为什么在你球队降级时,你还坚持那种颜色和那个logo?因为失败有时候更能强化这种“临时聚众”的族群关系。

2016-01-12 09:20 来源:颜强微信平台 0 42834


禹唐体育注:

为什么支持失败者?为什么在你球队降级时,你还坚持那种颜色和那个logo?因为失败有时候更能强化这种“临时聚众”的族群关系。


过去一年的记忆,我忘不掉那一个孤身在天河体育中心,支持客队的唯一上海申鑫球迷。身着黄衫,始终要陪伴他那令人绝望的主队。


就像三年前,那个孤身在热那亚支持客队的乌迪内斯球迷。这样的场景总容易打动我。我曾用《足球周刊》的封底,写过对那个球迷很感性的记忆,作为一年看球的总结。


支持你的主队,各种感性涌动背后,还是必然有理性原因的。这几年,我始终在寻找一些理性的解释。



为什么成绩差的球队,仍然会有那么多支持者?我们能听到“支持一支总在赢球的强队并不难……”的说法,如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因为地缘关系?因为大众分群?因为被周围人所裹挟?还是因为感性到了自然无理的地步,那一抹颜色、那一身球衣、那一个帅气或者独特的身影,这样就能让你含着泪去加油?如果比赛的结果总是那样固定,如果整个过程总是那样无趣,你从不动摇?


我是中国队球迷,这永远变不了。但如果阿森纳不是阿森纳,而是像纽卡斯尔联队或者上海申鑫,我还能如此心安理得表明自己的主观?



美国人喜欢用超理性的方式,去分析一切,他们得出的一种结论,是球迷的忠诚度,属于“多重复杂的心理泥潭”(multifarious, psychological quagmire)。从2001年开始,有两个美国心理学家,建立了一个“心理延续模型”,来分析不同个体和支持球队的情感关联,不断累积数据。十多年来的数据和调研,让他们得出了球迷心理的4个层次:感知、吸引、关联和忠诚。


这被认为是球迷晋阶的4个阶段,一跃而上的忠诚,在球迷长成过程里,其实很难发生。最开始的感知,往往和地缘关系相关:本乡本土的球队,总会得到充分支持。这种“感知”倘要发生改变,往往会因为在地域关联上和被支持者分离——你在广州生长,但长期在北京工作,你由一个广东球迷,渐渐成为了北京球迷。类似经历,似乎并不罕见。



 球迷很容易因为成绩和荣耀而被“吸引”,所以中国有过各种调查,两支米兰、皇马巴萨曼联,都号称自己在中国粉丝最多,广州恒大也会笑傲中超。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向往美好是本性。而在美国人的调研统计中,很多忠诚于那些未必成功的球队或俱乐部,有另一种都市生活心理的吸引:排解现实压力。


“我可能这一天都感觉无比糟糕,但是走进球场去看一场比赛,立即就会和我的生活区隔开。”一位取样采访中的纽约大都会球迷说道,她的说法被认为很有代表性。


至于家族传承和大众裹挟,调查中并没有发现能绝对强化球迷和球队的“关联”——发自内心的认同是最强的驱动。


在球迷晋阶的心理阶梯上,不同人递进的速度和时间,会因为各自性格和成长经历不同而不同。分析者塞尔比博士的比喻,是一个大家族里,不同的孩子对于家庭和族群的认同,总会有异,有那种热爱群居的好事者,也会有离群索居的高蹈者。一支球队、一个俱乐部,对于一个地域覆盖中的社群吸引性,往往是许多潜在球迷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这支球队可能不够成功,但是否关心关注自己的球迷,往往能绽放出不同的吸引力,形成独特的情感关联纽带。



和相同的人、定期看相同的球队比赛,这又会在球迷彼此间,形成一种更亲切的纽带关系。在球场或者酒吧或者其他共同看球的环境中,现实暂时被隔离,人心暂时被放空,所观看的比赛,结果胜或负,反倒不是最重要的吸引。


很多时候,球迷其实是被彼此所吸引,因为大家都有偶尔聚众的需求,却又不想承担太重责任的负累。



最终转化成“忠诚”,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美国人的调查里,只有20%的体育迷,是有忠诚归属的,而大部分“体育消费者”并不忠诚。


为什么支持失败者?为什么在你球队降级时,你还坚持那种颜色和那个logo?因为失败有时候更能强化这种“临时聚众”的族群关系。


“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美国人的解读,你爱的最是你自己。


本文转载自颜强微信平台,原标题:你为什么支持一支烂队?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