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将以何种面貌走向国际?

2015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在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的年度报告中,被定义为“实现了爆炸式增长”。

2016-01-11 11: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梁璇 0 143641


禹唐体育注:

“134场”、“增幅达到160%”,在2015年中国马拉松年会上,这两个数字被以红底白字印在会场门口的巨型展板上,不少与会代表拿出手机,请别人把自己和数字定格在一起,有来自各地的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官员,有声音嘶哑的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高管,也有因缺觉眼睛通红的相关产业初创公司老板,在他们的“托举”下,2015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在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的年度报告中,被定义为“实现了爆炸式增长”。


“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134场,较上年增加83场,增幅超过160%。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从2010年的13场到如今的134场,5年间增长了9倍多。”杜兆才表示,2016年的马拉松赛事在规模上仍将持续高速发展,“有可能做到200场。”同时,在数字飙升的背后,田协也有了打造不同级别项目马拉松赛事的新考量,“新增了中国10公里锦标赛、半程马拉松锦标赛以及‘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希望成为中国马拉松的引领模式。”


主办者都想在内容上玩花样儿


 “紧密围绕中国‘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内外城市,创新办赛模式,促进中国路跑产业的国际发展,并以马拉松运动扩大中国在‘一带一路’各国际城市的影响力。”杜兆才的解读被智美体育集团副总裁宋鸿飞以“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4~8站,3年后拓展到20个城市”的赛事计划付诸实践。他表示,目前,国内的城市马拉松大多各自为战,但马拉松赛事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通过整合性的品牌去传播和推广,“马拉松这张城市营销的名片大多打在国内,如果打到国际平台上,很可能带动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但这需要国内赛事的联动,将一个指头变成一个巴掌,强调赛事标准化的同时,突出赛事文化的中国特色,品牌和调性都需要重新包装”。


面对近万人,“会有多少要求?会有多少风险?”毫无经验的团队无不忐忑,他们像一张白纸,找来不少跑马者询问:“你们最需要什么?”然后把六大马拉松的影像资料调出来查阅,“看看他们都有啥”,于是有助于排酸的冰池、东京马拉松赛上出现过的奖牌支架和他们放进完赛包里的生态樱桃、番茄、小黄瓜,让这个中小型城市的马拉松在跑者中留下不少“生态服务”的印象。


“国内马拉松的‘特色’集中在沙滩、冰雪、湖泊等地理资源,但这样很容易再度落入同质化。”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组委会总构架师胡颖,去年在赛道上为跑友举行了一场婚礼,100名穿着白纱陪跑的伴娘和跑完满身大汗就裹上西装的新郎,从出现的一刻便吸引了跑友和观众,这让她有信心把在国外留学时对马拉松的体验变成更多的尝试,“1公里请1支乐队,或者只征召女生兔子”。


 但胡颖坦言,想在内容上玩花样,需要一些中规中矩的积累。在她承接过的赛事中,不乏依靠高水平外籍选手提升“国际化”的案例,“从赛事的影响力和政府部门的要求来讲,除了补给、交通和安全要保障外,外籍高水平跑者的到来,就像一块出炉的糕,多少要撒些芝麻。”这样的现状在长跑名将孙英杰看来,是需要调整的,“希望未来初创的城市马拉松,不一定非要请高水平的外籍选手,可以考虑城市里的留学生等,但对四大马拉松等金标赛事来说,就一定要用高水平的外籍选手来提升影响力”。


让跑者不再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当尼尔森大中华区体育事业部副总裁张霖在台上打开PPT后,每次切换,会场内都会有人站起来拍下PPT上的数据,“这在发布体育类的报告时都很常见。”张霖表示,目前整个体育产业都亟须数据支持,因此,发布《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不愁业界对数据的期待值。


在她展示的报告中,被调研的跑者被分为核心跑者、休闲跑者及潜在跑者,而“跑步坚持3个月以上、频率每周2次及以上、过去年内完成过全程马拉松及以上项目”的核心跑者呈现出“高学历、高职位、高资产”的“三高”特征。“但早期参与马拉松的并非‘三高’人士,更多的是有闲不一定有钱的人。”2010年开始接触马拉松赛事的胡颖记得,当时参赛最积极的多是老年人组成的长跑协会,而现在成为核心跑者的“三高”人群,当时刚开始尝试10公里或半程马拉松,“到了2013年,包括企业高管及外籍跑者在内的这一群体逐渐成熟,从而影响、带动了一批人加入路跑。”这次跑步人数的爆发也让孙英杰“有了用武之地”。


成立长跑俱乐部、普及跑步知识,孙英杰找到了马拉松时代的“痛点”。在看到很多普通人借助马拉松赛事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的同时,她也注意到国内马拉松爱好者“存在不少盲区。”


以前当运动员时,“前面只有十几个人比赛”的孙英杰“根本不知道身后发生了什么”,成为跑步爱好者后她才知道“原来马拉松有那么多奇装异服,还可以一路吃喝。”于是从纽约、新西兰到非洲的一些国家,孙英杰在普通跑友中感受着马拉松的真正乐趣,但有时回到北京或上海参加马拉松时,“被挤到手臂只能悬空”的她会怀念国外“基本没有擦碰”的体验,“因为国外的跑者知道自己的实际程度,4分配速的人不会跑到3分阵营去,大家都是一个速度往前跑,很难产生身体触碰。”孙英杰分析道,“国内马拉松不乏用成绩走后门的现象,同时,大家想早点儿出发都拼命往前挤,最后速度不一的人群都混在一起,就会出现擦碰和推搡。”孙英杰还注意到,常常有60多岁的老年跑者“刷刷”超过自己,“其实,这对他们的身体可能有害。”她强调,在跑步人群扩大的同时,追求个人最好成绩、炫耀装备、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也逐渐增多,“马拉松要培养的是人们追求健康、战胜自我的价值观,如果欲望太强就容易跑偏。”


至少要让60岁的人知道,不要和二三十岁的跑友比,让每个年龄段有一个合理的目标。同时,在评级系统中加上包含跑步风险知识、礼仪等内容的理论要求,让成绩理论双达标的平台成为引导大众选手科学参赛的渠道。”


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评级的目的应当再明确和细化,“比如要建议不同级别的跑友适合参加什么赛事、不建议用多大强度训练,该加入哪个等级的跑团等,这样就不会停留在简单的成绩划定上,评级才能真正实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让赛事先加上“中国”二字


除了《办法》颁布后让不少跑友的朋友圈里“多了一堆精英级跑者”,关于“协会将牵头成立中国马拉松赛事联盟”的消息也让圈里“炸了锅”。这个将国内优质赛事整合出拳的构想,在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王大卫看来,正是一次让国内马拉松树立“中国”形象的机会,“现在的赛事各成体系,市场和赞助商没有‘中国马拉松‘的概念。因此从商业开发的角度,马拉松也可以以联盟的形式在不冲击独立赛事的同时也能适当地展示‘中国马拉松’的整体概念,类似中超那样。”王大卫认为,“这个体系比国际上的其他马拉松赛事更超前,世界上六大马拉松赛事也没有做到整合,尤其是商业平台的整合。而我们希望能通过与国际田联等国际组织的联系,带动赛事与赛事间的联系,帮助优质的联盟赛事能更多走向世界。”


但从张霖的报告中可见,“标准”对于许多国内的马拉松赛事而言,仍有个踮起脚尖才能触碰的过程,“跑者对参赛氛围和志愿者服务最满意,能达到80%以上,报名便利性及起终点交通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6%和61%,而赛道补给情况和设计情况等项目也集中在百分之六七十。”


这些情况在杜兆才看来,正是当前国内马拉松需要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赛事质量良莠不齐,很多赛事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竞赛组织不规范、市场化运作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够强等。”其中,最不可忽视的是赛事的安全医疗保障问题,“马拉松猝死事件是影响马拉松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海国际马拉松首席医疗官马宏赟表示,马拉松运动的危险系数和风险程度在体育运动中能居前列,除了跑者需要有科学的跑步常识外,赛事运营方也要竭力将“猝死”等风险降到最低,但与纽约、东京、柏林等马拉松赛事相比,“目前国内的马拉松医疗保障仍停留在赛事阶段,而在国外早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让选手了解安全事项,不断沟通非常重要。我们有选手的行为指南,他们需要从赛前、赛中和赛后,都去了解应该怎么让身体作好准备。”纽约马拉松活动及安全总监KYLE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安全医疗的保障中,“国际化”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为国际选手提供好的体验,这种服务从报名就开始,不仅指示牌需要多种语言,志愿者及医务人员更要具备多语言能力,尤其得记住国际跑手需要更细致的照顾,因为他们不仅要参赛,还经历了长途飞行。在我们的医疗帐篷中,很多国际跑手受伤后和团队可能失去联系,我们会设立专门的客户服务热线,帮助他们找到对方。”在看到中国的马拉松热潮后,KYLE有些震惊,但他建议“比赛要在保障公平和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增加更多有趣、娱乐的元素,毕竟办赛不能仅仅追求规模,办完就完而,有时要站在参赛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原标题:中国马拉松将以何种面貌走向国际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