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 | 互联网+万众创业,体育IP的风头来了?

未来的体育产业市场被看好的潜在价值达到5万亿,在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个人能在体育IP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吗?

2015-12-26 17:00 来源:广州日报 0 120354


《寻龙诀》上画不到一周票房达到8亿,为今年的娱乐IP大片热潮赢得漂亮的收尾。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IP概念也在体育领域频繁制造出以亿元为单位 的大戏,最轰动的莫过于5年中超转播权达到80亿元。与娱乐业IP大片多改编自草根写手的网络小说不同,雄踞体育IP领域的主要以财大气粗的新媒体“大 鳄”为金主。未来的体育产业市场被看好的潜在价值达到5万亿,在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个人能在体育IP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吗?


如何定义体育IP?

 

杨敏: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即著作权、版权,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网络小说或某个人物形象,甚至只是一个名字、短语,把它们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的 影视版权,现在被称作IP大片。娱乐IP大片的概念在今年的《何以笙箫默》、《芈月传》、《寻龙诀》频繁刷新收视率与票房纪录之下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但体育IP,对于不少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与娱乐IP大片有何不同吗?

 

杜莹莹:娱乐IP大片与体育IP的区别很大,两者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娱乐可以平民化,但体育不行,体育是专业与职业的。我告诉你某部IP电影很好看,也 许你就去电影院看了,但我告诉你跑步很好玩,踢足球很有趣,你就不一定会马上投身到这些运动中去。相比之下,体育的蛋糕远远没有娱乐的大。至于体育IP这 个概念,还是请谭教授给我们作出通俗易懂的专业解释。

 

谭建湘:IP,其实就是知识产权。我们现在探讨的,则是在互联网时代之下的体育知识产权。体育作为天然优质的知识产权资源,一直吸引着各路投资者,体育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在网络时代,受到的影响和其他领域一样,都是巨大和深远的。毫无疑问,无论是赛事、运动员,他们的无形资产都会因为这个新时代的来临而面对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杨敏:既然不是新事物,那互联网时代的体育IP与过去的有何区别呢?

 

谭建湘:过去体育赛事的冠名,运动员的代言,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上,有电视画面与报纸版面为证,万一受到侵权,追诉起来还是有根有据的。但是,进入互联 网时代,很多东西都体现在网络上,它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这也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制造出新的难题。互联网对于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没有具体的条文,最近也有 两家新媒体因为赛事转播的侵权行为而对薄公堂,我认为,等这个领域得到的认同越来越多,类似的案例只会递增不会减少,但各种条文和规定也会随之得到细化与 完善,规范化是迟早的事情。刚刚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正是反映了全球对加强网络建设与监管的迫切需求,这对体育知识产权领域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全 球的共识能够促使这个领域更快地规范化。另外,现在体育知识产权只体现在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权上,其实这个领域所涵盖的还有体育明星以及运动商品 等,更多的无形资产也需要保护。尤其在进入互联网与体育产业想结合的时代,商业化将衍生出各种新的挑战与难题,而现在正是着手保护体育知识产权的时候了。

 

恒大群星积极淘金体育IP?

 

杨敏:体育明星名人玩起IP的话应该驾轻就熟吧,就像谭教授所说的,这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在网络时代下,他们遇到的挑战会更多吗?

 

谭建湘:对的,运动员的体育知识产权问题并不是新事物。以美国篮球传奇巨星乔丹为 例,他与经纪人团队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发出以他名字命名的球鞋、餐厅、球衣等产品。进入互联网时代,运动员在自身价值的开发上空间更大,也更趋国际化,他们 的品牌价值也更大了,这也是他们不遗余力保护自己应有权益的原因。互联网时代为体育明星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这跟覆盖面广和受众增加有关系。过去在中国有 企业使用了国外著名体育明星的名号,过了很久才被追诉,现在估计行不通了,一旦上了网,马上被发现侵权,而且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打跨国官司并不困难。

 

杨敏:在体育娱乐化、全球化的今天,体育明星所涉猎的领域不仅局限于竞技场上,哪怕退役了,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C罗的“CR7”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国内体坛也有林丹、姚明、李娜等超级偶像一直努力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从他们身上可以发现,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杜莹莹:C罗无疑是当下世界体坛最成功的体育IP个案,他的“CR7”现在是单独的品牌,推出的商品不仅是与足球相关的球鞋,还有内裤、衬衣,甚至酒 店,但要复制C罗的成功很难。首先,他个人拥有无限的精力兼顾踢球和商业开发,这一点,连梅西都办不到。其次,他的经纪人团队太出色了。在中国,我认为最 成功的体育IP就是李宁。他依托运动成名,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与体育王国,在北京奥 运会上将其价值上升至巅峰。进入互联网时代,体育明星积极地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以恒大的主力为例,郜林推出过饺子、荣昊投资服装品牌、李帅入股食肆,但 他们都是以投资为主,创业的比较少。林丹确实很成功,但后继有人吗?以个人名义投身体育IP大潮,除非是神级的体育巨星,否则我认为还是以失败居多。

 

草根如何在体育IP大潮冲浪?

 

杨敏:草根如何在体育IP大潮中冲浪呢,他们有机会突围分一杯羹吗?像电子竞技、台球、棋类、潜水、搏击、马术、攀岩等项目,目前还没有进入“大鳄”的 法眼,这是否成为草根通往成功的捷径?现在不少体育媒体人尝试从APP或者公众号挖掘第一桶金,他们也是体育IP大潮中最积极的“草根”。

 

谭建湘:随着开放给个人的领域越来越多,草根神话还是有机会在体育IP领域上演的。电子竞技解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现在的“网红”多数来自民间,以草根 阶层为主。本地的话,类似五人足球联赛这样的模式也是可以培养出明星的,如果这类民间赛事能保护好知识产权且经营得当的话,“网红”的出现并不是天方夜 谭。如今政府在逐步取消一些体育赛事的限制与审批,将来会有更多体育IP赛事产生。在互联网时代,走红往往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成功来得也比过去要快捷。很 多民间赛事或草根网红,他们在体育IP领域取得成功的同时,还是需要很多条文去引导和规范,杜绝负面的东西发生。

 

杜莹莹:我认为草根在体育IP大潮中是无法复制其在娱乐IP大潮中的成功的。体育有专业的衡量标准,要成名,靠的是过硬的成绩。C罗和梅西,这两位当今公认的足球巨星,他们强强相遇,也是能分出胜负的。反观娱乐,一线女星有一群,你说范冰冰好,我觉得李冰冰更 好,大家的标准不一样,可谓各花入各眼。草根体育明星,说到底还是未能得到社会认同,达不到被认同的高度。电子竞技已经开发得很深入了,而其他还没有被大 鳄们相中的项目,要在体育IP大潮中冲浪,充其量是打打擦边球,因为这些项目的受众范围本身十分狭窄。如果说体育是一个大面包,这些边缘项目只是面包屑, 形成不了气候。体育就是靠精彩刺激以及极具悬念的赛果去吸引受众的,有些项目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就像棋类,不是人人都懂,小众的东西更难在体育IP大潮 中立足。再说说APP和公众号,我认识的同行中有不少在努力经营着,他们有些以恒大作为新闻资源,但同质化严重。也有专门做专业数据APP的,但更多的是 靠风投支撑,盈利模式还在摸索阶段,最后真的能上市吗?我并不知道前景如何。这类产品都是体育专业领域的附属,自娱自乐可以,但要成为巨头是没有可能的。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雷煜、杨敏,文章原标题:体育IP潮,个人能玩转吗?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