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王非指导 | 深耕青训市场 为中国篮球做点实事

在今年的中国篮球高峰论坛期间,作为本次会议协办方的禹唐体育独家专访了王非指导,就中国篮球及青训市场的相关问题向王非指导进行了讨教。

2015-12-22 15:10 来源:禹唐体育 0 110670


禹唐体育注:

在今年的中国篮球高峰论坛期间,作为本次会议协办方的禹唐体育独家专访了前国手、前国家队、八一队、新疆广汇以及浙江广厦主教练、现任王非篮球学校校长、央视解说嘉宾的王非指导,就中国篮球及青训市场的相关问题向王非指导进行了讨教。

 

从球员、教练到校长的角色转换

 

王非指导为人所熟知自然首先还要归功于其成功的球员生涯以及更为出色的执教经历。1979年入伍的王非指导在当时加入了八一青年男子篮球队,并于三年后顺利进入中国青年男子篮球队。1985年开始,更是被选入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从而担任了国手。在他的运动员生涯中,也曾两获亚运会与亚锦赛冠军,世锦赛第九名等好成绩。

 

作为运动员的王非是出色的,而作为教练的王非则是卓越的。1994年是CBA元年,当时年仅31岁的少帅王非接过了八一队的教鞭。刘玉栋、李楠等后来中国篮坛的名宿们当时才20出头,王治郅更是年仅17岁,他们在这位年纪并大不了多少的主帅率领下,开创了CBA的第一个王朝。

 

王非出色的带队成绩也成功吸引了国家队的注意,于是他从1996年开始兼任国字号主教练,前两年是青年队,98到99年则是国家队。除了八一队与国家队外,王非指导还曾先后执掌过新疆广汇与浙江广厦俱乐部,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在谈及从球员到教练的身份转变时,王非指导告诉禹唐,“运动员和教练员看似都是在搞篮球,但两者一个教一个学,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当时转教练的时候我觉得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刚开始我还没去美国,94年就做八一队主教练了,我去图书馆想找训练的资料,想学习不同的观点和先进教学方法,可惜当时相关的资料很少。所以就只能靠自己的不断摸索与努力。”

 

2002年,当王非从国家男篮的帅位卸任后,他看到了中国青少年篮球培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于是萌生了投身篮球青训的想法。2003年11月1日,王非指导正式创办了王非篮球学校,自此以后,即使还身兼其他工作,但篮球学校始终都是他最牵挂的事情。

 

同球员到教练的身份转变相比,从教练转型成为校长或者说一个企业家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老板我仍然是一个初学者,需要我们团队方方面面的努力,把青少年培训做的更好,这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我的专长是20年的篮球教练经验,以及十多年的运动员生涯。除此之外,我始终都对事对人抱着以诚相待的态度,然后去学习那些我不懂的东西。”王非指导对禹唐说,“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一帆风顺,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在篮球场上所做的事情会教会你很多东西,包括如何战胜对手,如何无惧艰险不断奋斗,这些都是篮球本身带给我的财富。”

 

中国篮球青少年培训市场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

 

那么当王非指导完成从球员、教练再到校长的身份转变,并在中国篮球青少年培训市场耕耘了十余年后,他眼中这个行业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在王非指导看来,我们国家在篮球培训行业上的起步是比较晚的,这个行业仍然处在发展阶段。他们曾经试图形成一套青训发展的体系,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国家及整个市场对体育教育认知不同,因此和国际篮球强国的青训现状相比,还存在规模上、技术上乃至知识上的差距。总体来看,青少年球员培养一直未能在中国篮球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三点上。首先,青训行业市场尚不成熟。在数量上,单就北京的篮球培训机构就有超过三百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一到周末,都会有超过十家的培训机构会在学校的篮球馆训练1500个左右的孩子,每小时轮流换机构。这种现象一方面表现出中国青少年篮球培训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市场上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很多家长抱着不同的目的带孩子们参加这些篮球培训,但是学什么,要怎么去学,却并不清楚。而这个市场上很多的青训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们的这些盲点、盲区,盲目强占这个市场,只顾眼前利益,而没有在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去优化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

 

目前中国篮球青训市场的准入门槛仍然相当之低,整个行业仍然处于运营职业化水平低下、规范性缺乏的情况中,通过他们的训练和培养,是没法为俱乐部或国家队输送高水平球员的。同时,这样的行业现状对于篮球青训市场未来的整体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其次,教练与教学内容也并不规范。目前整个市场上的青训行业,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行业标准,普遍都是小作坊式的运营,例如普遍使用大学生来当兼职教练,运营、人事、财务等部门并没有专人负责等等,以上种种也决定了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在专业角度上来说,很多教练并不懂篮球。


 

王非指导举了个例子,“我接触了一个在中国青训做得不错的篮球培训机构,他们谈到教练员培养的时候特别自豪,他喜欢打篮球,但是本职工作可能是商贸市场的员工,这个太不可思议,他真的是对篮球一无所知,就是这种不规范、混乱现象出现,给孩子带来太多的伤害,同时对这个市场带来了太多的伤害。”

 

最后,用户未形成评判能力也是如今中国篮球青训市场上很突出的一个现象。事实上,就像之前提到的盲区一样,大多数的中国家长并不太懂篮球培训机构 “好”的标准何在,孩子通过学习篮球到底能够得到什么,他们也不太清楚。因此在许多篮球训练营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虽然经过了很多年的篮球训练,但在实战能力上却没有太大的起色。在这点上,或许家长本身缺乏评判能力也是很突出的一个问题。

 

“内外兼修”的王非篮球学校

 

虽然如今中国篮球青训市场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这块的市场潜力无疑是相当诱人的,但要吃到诱人的蛋糕,光看到问题当然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在于怎样踏踏实实的去为中国篮球做点实事从而改变如今的行业现状,并最终自然而然地在市场上受益。

 

那么面对着如今中国篮球青训市场的种种问题,王非指导以及他的篮球学校又是如何做的呢?


 

王非指导表示,如今的大环境非常好,国家也因为强调体育产业发展给了非常多的支持。就他自己的想法而言,他会通过三个方面来对王非篮球学校进行“内功”上的修炼,以打牢球员的青训基础、规范教练的的执教能力,并使自己的教学训练方法保持科学合理。

 

首先,他们会重视青少年篮球基础培养,并寻找更新型的青训模式与教育产业的结合。无论是基本技术,还是对篮球的看法,都要在孩子们练习基本功的阶段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在基础教学中,学员们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填鸭式的教学会使学员对篮球失去兴趣,因此他们会重视在教学当中逐步去培养他们的兴趣,还有不断去激发他的潜能来促进教学。

 

比起市面上常见的“快乐篮球”、“娱乐篮球”等概念,王非篮球学校将更突出“专业性”,通过专业的篮球技能与技战术培训,一方面提升了孩子们的球技,另一方面也使得篮球运动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来塑造孩子们的人格。

 

光有青训模式的创新是不够的,中国篮球青训市场还需要更有效的针对职业体育的人才培训机制。对此,王非指导表示他们会通过对教练员进行定期培训并使他们回到训练课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


 

在王非指导看来,中国篮球青训的基础并不是将个别年轻球员送到国外,或者是针对球员的各种实际训练,而是要将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教学以及教练模式在全国推广,让更多基础篮球人才有更加直接的渠道来接受专业的学习与提高。


而针对相关从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他们准备号召更多国内外社会资源,针对青训教练、营销、媒体等相关从业职业体育人才做更加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同时在未来几年,王非篮球学校将到全国各地去选出有天赋的球员进行训练,根据球员自身情况为其推荐篮球发展规划,挖掘输出青少年人才。

 

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光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也不是明智的做法,和所有企业一样,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招式”来进行包装推广。在包装上,首先他们就有王非指导这样的招牌性人物。随着王非指导更多地现身于央视五套的CBA赛事转播中,人们也对王非指导的专业能力有了更加深入与全面的了解。

 

就像王非体育俱乐部总经理刘晓钟先生告诉禹唐的那样,“王指导从广厦卸任下来后,央视邀请了他担任解说嘉宾。也因为央视,王指导的曝光率更高了,观众对他的了解也更多了,以前就知道他带球队,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可能只有球员才知道,现在通过中央电视台的解说,他的内涵就都展现出来了。”


 

除了王非指导个人的名人效应外,他们还将在未来重点打通媒体渠道,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产品推广。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培养出丁彦雨航与睢冉这样的国手后,他们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与足够的底气去进行“招式”上的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据刘晓钟先生的介绍,王非篮球学校十二年间所培育出的数千学员有许多在毕业后继续选择从事篮球青训工作。由此,他们既成了王非篮球学校的“广告”,也成为了王非篮球学校的“竞品”,但总体来看,他们都是王非篮球学校之前所播下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将会进行收获,来整合这种种资源。

 

如今国内的整个篮球青训市场基本分为三大类,名人型的,包括闵鹿蕾,姚明等,第二种是俱乐部类型的,他会和俱乐部本身的球员合作,也有可能是纯粹服务于自己的俱乐部,就像东莞新世纪等,他的目的就是寻找俱乐部的第三阶梯。第三种则是教学型的。

 


王非篮球学校在其中既属于名人型,又属于教学型,同时他们又想把自己打造为俱乐部型这样的一个综合培训机构,他们有自己的平台,会在其中组织一些比赛,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自己的俱乐部将会是一个集赛事、训练、活动,甚至延伸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结语:

随着体育产业的持续火热,中国篮球可提升的市场空间也相当令人期待。当然就目前来看,中国篮球的职业化程度还十分不足。最近CBA的计时器事件、江苏天津争议事件等等都引起了不少争议。

 

王非指导告诉禹唐,“大家都需要做得更职业,计时器加了一分钟,这样的问题还出现了数次,这叫职业吗?这叫中国最职业的联赛吗?硬件上的这些都需要去改善。软件上,我们需要健全法律法规。江苏和天津的比赛我看他们新闻去采访张雄就说到伸腿严格来讲不属于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是没办法去惩罚的,但它是不是属于一种篮球场上的职业道德呢?是否是有意识地去伸,双方都不承认,张骥就觉得我没伸腿,我不是有意的,这个说不清楚的。但是史琳杰出来说这些话是在篮协的规定范围之内的,你不能在公众场合、社交媒体上公开去说这个事情,不合适,所以被罚的就是他。这些方面我们都需要做得更职业。”



诚如王非指导所说,无论是篮协、俱乐部、教练、球员还是现场观赛的球迷们,我们都需要做得更职业。中国篮球市场的潜力想要持续挖掘,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同时,与足球一样,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与商业价值的提升离不开作为行业基础的青少年市场的培育。

 

王非指导在讲演中说道:“作为中国篮球一分子,我对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充满信心,我会继续用心做好篮球,继续在篮球事业上、篮球青训事业上倾注我的全力。”禹唐要在这里感谢王非指导为中国篮球基础事业所做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真正为中国篮球投注心血,一起创造中国篮球与中国体育产业更辉煌的明天。


本文系禹唐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禹唐体育)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