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O2O会是下一个风口?

已经看到的体育O2O方向的创新创业,包括资深媒体人黄健翔创立“动吧体育”,媒体记者徐显强等创立“少年运动家”。各路力量纷纷介入到这个新兴的行业。

2015-12-16 11:55 来源:创业邦 文/闹客邦创始人道哥 0 103114


禹唐体育注:

体育产业的发展热潮下,一大批优秀的体育创业者不断涌现,传统意义上的青少年体育运动教育市场也开始了互联网化,青少年体育O2O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身健康的追求层次的提升,“互联网+体育”产业被带动起来,“体育O2O”一时间成为热词。诸多创业者先后投入其中,爆发出诸多的创业项目。


传统意义上的青少年体育运动教育市场,培训和游学(运动主题)两大核心业务也纷纷开始了互联网化,选择用互联网工具展开升级。与此同时,更多活跃在体育产业链条上的主体也参与其中,进行有些跨界的升级。


已经看到的体育O2O方向的创新创业,包括资深媒体人黄健翔创立“动吧体育”,媒体记者徐显强等创立“少年运动家”。各路力量纷纷介入到这个新兴的行业。


尝试性进入


在宏观层面,体育教育的存量市场有幸赶上了难得的政策红利,从国家大力提倡校园体育,群众体育教育等的多层次立体的政策红利,都在促进这个行业领域的新发展,然而,虽然拥有政策红利的促进,但是要最终达到实在的效果,以及基于真正价值创造的回报,也就是真正实现产业商业闭环,还需要挺长的时间去摸索。


与此同时,市场上更多的传统从业者和外围跨界者,纷纷看到这样的市场机会,开始涌入这个市场。围绕互联网这一核心词,根据自己的不同出身,开始了或是“互联网+”,或是“+互联网”的体育O2O创业实践。要么实现信息传播的移动互联网化,要么打造数字化平台,要么选择达人模式进行O2O试验。


基本套路


动吧体育和少年运动家,作为两个典型的案例,从两个不同的切入口选择进入市场,我们通过他们的实践,也能够看出一些基本的套路方法。


1、动吧体育


动吧体育应属于行业内部的从业者的一种跨界进入的结果。黄健翔身为媒体人,果断选择了一个其更加熟悉的模式——达人模式,来进入这一领域。因为这种跨界进入的特征,让动吧直接对标传统体育教育服务机构,目标打破中介,颠覆中介。


而在切入口方面,动吧体育选择从B端的教练入手,以抓住整个链条中的核心元素。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社会上从事青少年体育培训教育的教练队伍中,大概30%是以个体职业者的方式存在,而超过70%,即大部分的教练是已经依托存量的教育中介。这使得动吧体育选择颠覆中介机构,直接吸纳自由教练加入的设想,在执行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


首先,自由教练的数量较少,不能满足需求,而存量的教练目前与中介机构已经紧密捆绑,直接打散原来的组织,让教练自由加入十分困难。与此同时,选择培养更多的增量人才,又会遭遇培养成才的时间周期长,无法满足短期内对于大量教练的需求。


在初期规划受阻的情况下,动吧采取了另外的策略:跳开国内市场,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引入国外的专业或者业余教练到中国,打破国内市场的教练短缺以及国内外教练市场的不对称性的现状,开始新方法撬动市场的实践。黄健翔的名人效应以及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使得这样的举措能够实施。


于是,动吧体育“达人模式(教练抓手)+O2O(国外vs国内和线上vs线下)+资本驱动”模式就最终形成。


目前,动吧体育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手中资本雄厚,吸聚达人教练的效率在不断提高。同时,动吧通过资本杠杆,寻找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核心要素资源,进行战略合作和投资,并通过自建的方式,完善整个产业链条的布局。这是完全基于全新业态下的,对于传统以中介机构为主动的旧有模式的挑战。至于结果如何,只能由时间验证,但是从路径设计方面考量,起码在当下还具备可行性。


2、少年运动家


同为媒体人出身,徐显强和他的两个小伙伴创立的少年运动家,没有黄健翔超强的人气与号召力,特别是对于资本的吸聚能力,也没有选择直接颠覆传统中介的方式,而是选择建立B2C平台的方式,与传统中介机构合作,吸引其入驻平台,面向普通用户进行招募。最终通过平台流量的聚集和垄断,更多地聚集用户,形成用户需求的一手数据,并将这样的平台,最终转变为C2B的平台,实现用户需求到供应商的反向商业需求的联动。而由此延伸出来的亲子游、培训、游学业务,则是其核心价值变现的基本方法。


这种平台模式虽然看上去比较自然,然而执行过程中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在B端和C端没有相对较为优势的资源情况下,同时展开两端用户的吸聚,这样的信息匹配效率是十分低下的,甚至在短期内无法完成大量用户的吸聚,导致平台有效用户数量较少。


其次,虽然拥有媒体人出身的优势,但是对于B端和C端用户的吸聚来说,这种只有身份的优势,是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其需要延伸出来的,对于两端用户具有更强吸引力的杀手锏还是缺失的。


再次,面对当下中国的现实,体育运动在家长的内心中,是要让位于普通学科教育,也要让位于学科教学的课外教育,体育运动面临着挤时间,与课外培训机构抢时间的局面,通常来说是处于劣势地位的。


最后,在微观层面,体育运动的交易频次较低,这也导致了在本身体量就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平台的交易量无法支撑业务发展的需要,或者说平台的价值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或者是平台开发维护的成本投入,无法被整个平台的收益来弥补。这时,平台的必要性就存疑。


面对一个非高频,非大众,客观上还要与竞争对手争夺时间的情况下,一个线上平台切入的做法需要直面的挑战是严重的。


青少年体育O2O创业的基本趋势


目前,体育O2O的火爆现象,某种程度上已经不逊于当初的团购大战,各种主体力量的进入,让这个市场充满了机会,下一个风口仿佛即将到来。


然而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还需要直面,一些基本的发展趋势还需要重视。


1、青少年体育O2O市场,面临体育运动频次低,需要与学科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争夺青少年时间的局面,市场需求的增量开发困难重重。


2、由于涉及到一定的专业性,也意味着这种O2O服务的标准化较难,教育教学的规模复制所需要的基础支撑因素过多,展开起来十分困难。


3、各种类型的入口切入较容易,然而体育O2O的独立价值实现难度较大,通过服务青少年的宗旨切入,要实现真正的价值回报,还需要更多的产品服务的开发。


4、面对低频次的现实,体育O2O必须结合更加高频互动的主题和元素,诸如家教和社交等,这也意味着体育O2O的开发需要系统化思维的整合运营。


5、一个线上平台是否需要,其价值有多大存疑,由于频次不高,平台的大规模流量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因此平台价值会大打折扣。


6、由于专业性的存在,达人模式得以实施的门槛较高,通过专业化的培养,形成达人增量又面临时间周期上的困境,因此对于存量达人(教练)的吸聚能力就成为核心竞争力。


7、更多服务主体(教练)的参与介入是促进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如何将更多包括退役运动员在内的专业人才吸聚到一起,借鉴“Uber”共享经济模式发挥其价值就成为重要的契机。


8、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司或者品牌能够一统青少年体育O2O市场,运动场地的刚需也是短时间内很难解决的刚需,因此体育O2O市场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更大商业机会正在酝酿。


本文转载自创业邦,原标题:这事黄健翔也动心了,青少年体育O2O或成下一个风口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