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 | 欧冠欧联经济学背后的秘密

每年的12月中旬,伴随着中国人春运抢票的节奏,欧洲的豪门俱乐部们也会上演一出激烈的抢票大战。当然他们抢的并不是回家的火车票,而是通向欧冠十六强的门票。

2015-12-10 17:30 来源:禹唐体育 0 323177


每年的12月中旬,伴随着中国人春运抢票的节奏,欧洲的豪门俱乐部们也会上演一出激烈的抢票大战。当然他们抢的并不是回家的火车票,而是通向欧冠十六强的门票。


自从上世纪末欧冠改制以来,欧冠的吸引力就已经被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毕竟在只有联赛冠亚军才能参加比赛的时代,欧冠对于大部分球队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比如说在七姐妹时代的意甲,大部分球队只能在欧洲联盟杯和欧洲优胜者杯(非资深球迷请自行脑补)。但从1999-2000赛季开始,欧冠实行了扩军,名额增加到了32个,欧冠也开始渐渐的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欧冠比赛数量和密度的增大。特别是在当年欧冠除了第一阶段小组赛之外,还有第二阶段小组赛,这种更适合少量球队参加时的老式规则显然无法适应32队的欧冠比赛。各支参赛队的比赛数量一下子暴增,而数量的增加也必然就伴随着质量的下降。所以仅仅4个赛季之后的2003-04赛季,欧足联就决定裁撤原来的第二阶段小组赛,从16强开始进行淘汰赛,这样的规则也一直沿用至今。


可以看出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个互斥的问题,那就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数量少了,比赛的质量会相应提高,但整个比赛时间太短,留给商业化的空间却太小,很难实现商业价值;但如果数量太多,各队出现伤病情况的几率会增大,比赛质量会相应下降,同样影响比赛收益。所以无论是球队的数目还是赛程的设计来看,现有的赛制都算是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说完了欧冠,再来说说他和欧联杯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欧冠和欧联杯有着紧密的关联。不但是说欧冠资格赛的淘汰球队以及小组赛第三有晋级欧联的机会这么简单。而且欧足联还特意让欧联杯与欧冠杯之间有着更多的联通。比如虽然在奖金上有着天壤之别(欧冠冠军大约3740万欧元而欧联冠军只有990万欧元),但是在计算欧战积分的时候刻意让赢球积分持平。特别是在普拉蒂尼推行兼顾小国发展的计划之后,欧联杯的地位一再被提升。比如从本赛季开始,欧联杯的冠军开始获得了欧冠的参赛资格。纵观欧联杯的历史,中小联赛还算是能与五大联赛球队有一战之力,这样的安排显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机遇。


当然单单只有这些安排依然无法达到让中小国家得益的目的。于是欧足联还确定了欧冠附加赛分冠军组和非冠军组参加的原则,让更多的中小联赛的球队有机会在欧冠中亮相。同时欧冠联赛的保底奖金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到了2014-15赛季,一支球队即使在6场欧冠联赛中一分不得,也能获得至少860万欧元的奖金,这一数字比欧联杯冠军仅仅少了130万。


我想大家通过今天的梳理,大概都会对于欧冠和欧联杯的经济情况,名额设置等等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绝非什么科普文,文中的大部分数据只要是有心人也都能从各种渠道找到。我今天要说的是这些制度的形成。


其实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国家大计方针中,我们都避免不了形势的变化以及目标的变化。比如我们文中提到的欧冠扩军后赛制的改变,欧足联仅仅用了4个赛季的时间就及时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作出了纠错,这就是对于现实问题的一个及时反应。在互联网时代,这就叫做技术的迭代和升级。同样规则也有迭代和升级。第二就是目标的变化,比如欧足联发现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差距被越来越大了,长此以往会影响扩军后的欧冠比赛质量,所以及时的把“效率优先”,变成了“兼顾公平”。最终走到了今天这个平衡点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都开始意识,原来好的组织就应该不固化自己的规则和目标,让一切变得更加随机。就像一艘在汪洋大海中行驶的航船一样,当左则左,当右则右。如果还是一味的相信“祖宗之法不可变”或者“矢志不渝,不达目标不死心”,就很有可能现实生活中的泰坦尼克号了。


本文系禹唐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