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伪需求的背后,我们究竟期待着什么样的“智能自行车”?

继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一连串概念之后,智能自行车也跟着火爆了起来。目前,涉足自行车领域的公司已有几十家。

2015-11-03 15:25 来源:钛媒体 文/moguzhineng 0 29066


禹唐体育注:

继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一连串概念之后,智能自行车也跟着火爆了起来。目前,涉足自行车领域的公司已有几十家,不只是创业公司纷纷宣布进入自行车领域,一些互联网巨头,乃至于大型跨国汽车公司也纷纷涉足自行车制造大军。智能自行车为什么能火起来?它真的够智能吗?


一夜之间,自行车站在了智能硬件的风口浪尖上。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家居,一连串概念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智能自行车也跟着火爆了起来。现在,涉足自行车领域的公司已有几十家,不只是创业公司纷纷宣布进入自行车领域,一些互联网巨头,乃至于大型跨国汽车公司也纷纷涉足自行车制造大军。野兽骑行、700Bike、蘑菇兄弟、菜鸟、拓能/TOPE、BiCi、曲奇、乐视、轻客、云马……就连小米也在风传要投身智能自行车。


智能自行车为啥火起来?


为什么会有众多创业者或巨头都在智能自行车领域“跟风”呢?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自行车市场空间足够大。


这两年的创业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跟出行相关的项目,是越来越多了。交通出行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求庞大,但是,痛点却非常多。汽车在限行限购,交通拥堵,地铁公交挤得不可开交,环境压力也日益增加。身在老牌“自行车王国”,自行车自然就进入了创业者和投资人们的视线。


自行车本身是一个刚性需求的产品,在交通情况和环境的压力下,可以作为近途代步工具所使用,并且使用率和认知度都很高,又是很常见的日用产品。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行车年销量达到6000万辆,其中60%以上为山地车,而电动车超过3000万辆。国内自行车保有量达到4亿,电动车2亿辆,加起来平均每两个人就拥有一部自行车,可见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可以挖掘。


在“硬件再发明创造”的浪潮下,使用率极高的日用产品都在被创业公司觊觎,所以有不少团队在做这方面的积累和尝试也不足为奇。


乐视体育副总裁李大龙在乐视自行车发布会上就表示,乐视之所以选择做自行车,其一,固然是因为自行车是智能硬件领域的大热;其次就是,自行车本身行业和产品多年以来在科技化层面并未得到提高,将智能硬件与其结合和嫁接的空间很大。


另外,体育产业创业今年的“疯长”也是智能自行车的催生剂。骑行可是近年来流行的户外运动项目之一,这些年来有些规模的骑行活动和团体越来越多,在工具选择方面,对自行车,不仅是要求性能要好,对路线管理、健康数据等方面的需求也提升了,对自行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互联网和体育健康行业结合的载体,智能硬件厂商们,自然也不愿错过它。


谁在做智能自行车?


现有的智能自行车厂商中,所创造出的产品主要可以分为助力和非助力自行车两种。其中,700BIKE、BiCi、曲奇是以城市自行车为核心,主打以城市中功能性的自行车为主,这类产品可以称为非助力自行车。700bike曾于今年3月获得华创资本的1500万美元投资,BiCi曾于去年获得联创策源的百万美元投资。


还有一种产品种类则是助力自行车,我们看到的产品中这个类别的占大多数。代表厂商有云马、轻客、Begin One和斑马等。其中云马曾获得顺为等千万人民币的投资,轻客曾获得九合创投的4000万元人民币投资。


另外一种就是智能硬件,普通自行车搭载这些智能硬件后就可以摇身一变成所谓的智能自行车,目前市场代表公司有蘑菇兄弟、野兽骑行、偶地等,其中蘑菇兄弟已获得百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目前,之所以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在涉足此领域,是因为百度有大数据,可以基于搜索的核心内容和地图等相关服务。而乐视则有自己的完整的生态体系,超级自行车完全可以传统行业和产品的边界和乐视的其他多终端融合产生化反,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数据共享、移动社交和定制服务推送。


用户对智能自行车的需求是什么?


马蹄铁智能骑行系统创始人黄靖宇认为,自行车产品对于部分细分人群而言,是一个刚需。但对于另外一部分人群而言,也许并不是刚需产品。全面普及和使用还需要时间培育。


现在,我们能够在市面上看到已上市的智能自行车有700Bike、BiCi、曲奇、云马、轻客、Begin One和斑马。在这些智能自行车中每家厂商所对应的消费群体也是不同的。


例如BiCi、轻客、Begin One等,他们都是面向骑行爱好者的群体,而700Bike、曲奇、云马、斑马等都是面向做为城市代步工具的群体。但就目前而言,这些产品的价格都还处于中高端,基本价格在3000—6000之间,便宜的比如云马C1则为1999元。可能对于一些普通消费者来说未必会为这些产品买单,而对于一些骑行发烧爱好者来说,却极有可能去花重金购买。


智能自行车,真的智能吗?


智能自行车,和传统自行车相比,当然主打的就是“智能”了,但是,智能自行车到底“智能”在哪儿呢?


现在的多数智能自行车,是在自行车里,内置了智能芯片,安装传感器,健康数据统计、社交、导航、路线管理、防盗功能……一系列名词看下来,买车的消费者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不由得想吐槽:自行车+APP+互联网,这就是智能吗?


“自行车的智能首先是让人感觉方便,而不是在形式上是否有APP。APP只是个载体,要用人性的角度看待智能骑行,而不是单纯靠APP等外在介质来全盘诠释智能。”Begin One创始人尹响林如是说。


智能≠互联网+APP


其实,每个人理解智能的定义并不同。智能是一点一滴的积累,首先加上各种传感器,加上一块提示屏幕等等,让它变得更加智能化,并不是单纯的加上一个智能速度表就算智能自行车。智能自行车说到底,是人机智能的产品,是一个所有技术的融合。但是,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有很多传统厂商并不理解智能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智能,并不是体现在功能的扩展上,操作复杂、体验差,最终只能沦为摆设。在用户常用的功能中进行优化,不断提升使用体验,真正让智能化技术替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智能。也许现在能够从各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泡沫中不难看出,目前市场上充斥了太多建立在伪需求上的产品。


对于现在智能自行车的一些功能,既有很多缺陷,也有很多不足,可能一些功能你都用不上。例如用户真的需要在跑步时参与社交吗?计算一下里程、心率和卡路里就真能帮你科学减肥吗?每天需要骑行多少公里才能达到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的吗?也许真正的是无法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目前对于智能方面的一个缺陷。


斑马联合创始人方云舟表示,目前来看,所有的智能自行车都没有打到痛点上,都是伪智能。消费者愿意多花钱去购买伪智能的还是比较少的。


“与其伪智能变复杂,消费者可能更想要一辆好骑、好看的简单自行车。”700Bike创始人张向东曾坦言,700Bike 并没有多少智能化的新功能。


其实,无论是700Bike,还是Begin One,给大家的感觉更多像是在试水,有些产品发布已有一段时间了,可却很难发现有几个人再骑,这其中原因很多,更多的问题出在“智能”这个层面,从一定程度来讲,不被消费者认可买单的智能产品应当都是伪智能。


对此,行业观察者、七十二变COO范俊飞发表了他对于此的看法,他认为,伪智能存在整个智能硬件行业,大多数相关产品还处于炒作和制造噱头的阶段,加上智能两个字后,自行车的身价倍增,动辄几千上万,这样的价格普通用户是不能接受的。只可能有一部分骑行爱好者会花重金在自行车上,可这部分人并不能满足厂商的市场需求。


无法解决痛点的产品就是伪产品


究竟是不是伪需求,智能到底有没有用,究竟是否是下一个风口?这些问题都是现在智能自行车留给很多行业人士的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设想靠谱的场景和产品形态去实验和尝试。另外,做智能自行车产业,首先要知道用户的痛点是什么,究竟能否解决他们的痛点也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


“现在的智能自行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联网自行车”,第二类,是“智慧电单车。通过智慧的方式,判断用户的骑行意图,让用户愉悦地到达目的地,这才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痛点”。轻客科技总裁杜磊对创智网说。


可能智能自行车对于用户的需求也就有四点:第一,功能需求。用户的目的是出行,所以产品一定要让用户很方便的使用,同时又能很轻松、快捷地到达目的地。第二,社交需求。不仅车一定要好看,而且用户骑起来一定要体面。第三,情感需求。操控性是不是非常好,驾驶体验的体验是不是愉悦,安全性能好不好,这同样是衡量一个交通工具好不好的重要标准。第四,辅助需求。是不是有一些其他的服务,比如导航,城市生活信息,或者产生一些数据等等。


云马创始人邱懿武觉得,智能自行车应该是带电和助力系统的,体验为王。对于智能车的风口来说,只会影响资本市场的热度,但现实市场是足够大,只要把产品做好了,仅凭设计也可以成为消费的亮点。


智能自行车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现在的所有预料仍只是“猜测”。无需猜测的是,在未来,随着这些企业正式推出产品以及“新玩家”的加入,市场份额的争夺和竞争会加剧,原本属于“蓝海”的市场可能会迅速变成“红海”。


投资人童伟亮就此向创智网说到:“智能自行车从刚需上来讲一定会有,首先它对于环境保护是有利的,其次,可以解决一些中短途的上班族出行的问题。另外,它可以解决一些骑行爱好者的难题。现在更多的定义是城市自行车,是解决城市出行的问题。而智能是不是说单纯的加一个智能设备就智能了,其实不然,还是需要去理解更深层的意思。”


从以上的回答来看,在目前环境、交通状况的压力下,消费者更加注重骑行这种新能源的方式。从功能性角度来讲,怎样贴合用户的需求,发掘用户未注意到的刚性需求,是做智能自行车最重要的切入点。


真变革=生存,伪变革=死亡


智能自行车是一个需要慢慢摸索的产业,而这考验的是一个公司的实力、研发能力以及随市场变化的能力。这个行业想真正的创新很难,只有当拥有大量用户群后,方能真正实现后端智能化的需求,并实现改进和再创新。这样才会带给用户的是真正便捷、智能的自行车。


本文转载自钛媒体,原标题:拆穿伪需求,我们期待什么样的“智能自行车”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