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 | 女排转会是个苦涩的笑话

女排联赛今天就要开赛。但是女排的转会充其量不过是个幌子,现在的各个俱乐部不过是披着职业化外衣的地方队。转会?!怎么可能?

2015-10-31 17:00 来源:凤凰体育,文/麦卡 0 63272


说个笑话:女排队员转会。


虽然中国女排联赛已经连续两年推出强制转会政策,但女排转会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女排队员的东家们有一百种方法,让它们的球员在本地呆下去。


辽宁队的方法是“霸王条款”,今年联赛福建和辽宁不在同一个小组,在第一阶段小组赛不会相遇,如果两队进入八强战则势必交手,这意味着王一梅如果转会成功将缺战福建冲击前四的关键比赛。


江苏队的方法是“强行凑数”,它们将国家队队长、绝对主力惠若琪挂了牌,则纯粹是为了填补“每队挂牌12名队员”的名额——惠若琪刚做完心脏手术,本来就很可能打不了联赛。


河南队的方法是“严防死守”。在女排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朱婷,据说身价已经高达千万,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她的母队河南队根本就没有将她挂牌。而就算挂了牌,只要河南不卖,谁都动不了朱婷——虽然以河南队的整体实力,一个朱婷根本带不动。


按照一般联赛的逻辑,将自己球队打不上主力的球员卖个好价钱,下家补充了实力,球员有球可打;或者下游球队将核心球员高价出售,用这笔钱补强球队多个位置,提升整体实力,这些都是多赢的交易。


但是,鲸鱼不是鱼,女排联赛其实也不是联赛,而是披着联赛外衣的地方专业队比赛,大多数球队的主要目标也不是联赛好成绩,而是为全运会练兵,而全运的成绩又直接关乎地方体育局的政绩。专业队背景下的人才流动,就像搅动一碗坚硬的稀粥,阻力重重。


所以,联赛今天就要开打了,但挂牌后真正摘牌转会的,还没有一个成功。女排联赛的转会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摆设。


虽然中国女排时隔多年又拿了世界杯,继续成为中国三大球的“成绩担当”,但女排联赛改革喊了八百年,看起来还需要再喊八百年。连国家队的比赛都可以随时被央视腰斩,女排职业联赛更是缺乏存在感,没有收视率就没有赞助商,没有商业市场,各队就势必更依赖体制内的利益,变得更趋封闭,是为恶性循环。


女排联赛,连许家印都玩不转。搞了五年的恒大女排本是唯一一家真正的职业化女排俱乐部,但就算拿了联赛和亚冠冠军现在也难以为继,不得不和省体育局共建,回到了专业建制。外援名额严重受限,内援引援更是突有其表,市场化率极低,这让职业队怎么玩?从个人志趣而言,据说有“红色情结”的许家印对女排可算是真爱了,尤甚于足球,但是,作为商人,中超环境对于投资者的友好程度,比女排联赛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王一梅想打球而不得,朱婷被困在弱队的泥潭里,重伤未愈的魏秋月被三道金牌召回天津准备打联赛……她们的命运,从来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在看不到改善前景的市场环境之下,也许职业女排联赛像现在这样挂羊头卖狗肉,对各支球队而言,已经是一种最优的生存方式。但对于球员个体来说,却很可能是最为残酷的。


本文转自凤凰体育,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