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网球赛事需摆脱消费偶像

偶像,在如今的体育赛事中承载了太多的分量,然而消费偶像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015-10-20 10:00 来源:禹唐体育 0 139336


禹唐体育注:

上周的NBA中国赛因为乔丹的到来而变得与往年有所不同。太多的球迷怀着朝圣的心态来到深圳和上海,用最大分贝的呼喊声向他们心中的篮球之神致敬。更是有李娜、刘翔等大批文体明星加入到追星行列。偶像,在如今的体育赛事中承载了太多的分量,然而消费偶像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本赛季是中国网球赛事失去李娜的首个完整赛季,事实上去年李娜就已经没有在亚洲赛季登场比赛了,但是李娜退役的造成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她在赛场上披荆斩棘。现在,我们没有了这张赛场上的网球名片,但是我们的赛事运营推广,依然需要发挥李娜的能量。



今年的武汉网球公开赛,是新球场旋风球场投入使用的第一年。作为东道主的李娜支持自己的家乡赛事责无旁贷,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比在赛场上打球还要忙碌的李娜。为旋风球场的开馆仪式站台,陪同参赛选手参观游览武汉地标黄鹤楼并且在黄鹤楼前玩起了街头网球表演,在“WTA未来之星”活动现场亲自指导小球员等等。李娜的频频亮相,让忠心的“娜离子”们欢欣鼓舞,同时也让武网吸引着更多网球爱好者的目光。


然而李娜的能量再强,赛事的核心仍然是比赛。小威缺席、莎拉波娃中途退赛,赛事顿时星光黯淡,再加上本土选手无人通过首轮,让今年武网在全新球场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冷清。上座率也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现实,大部分时间我们看到的都是15000人的旋风球场观众散落在不同角落,所创造的声势与超五赛事级别根本不相符。虽然说门票收入对整个赛事的营收情况并不起决定作用,但是相对惨淡的关注度还是难免让人唏嘘。



同样的问题在上海大师赛也有显现。虽然贵为1000分的大师赛,各路高手无特殊情况都会参赛,然而费德勒还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相比于武汉,上海是一个网球底蕴深厚的城市。从喜力公开赛到大师杯再到如今的大师赛,上海脚踏实地地耕耘着脚下这片网球市场。


在费德勒心中,上海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常年的参赛中,费德勒与上海大师赛达成了某种默契,而上海观众也从不吝惜表达对这位瑞士天王的喜爱。美网之后,除了为国出战了戴维斯杯,费德勒就一直为上海蓄力,他甚至让组委会邮递比赛用球来提前适应,更是提前四天就来到了上海,所有的一切无不表现出他对这里比赛的重视。


往往事与愿违,费天王的首场比赛就倒在资格赛选手拉莫斯拍下,这让球迷和组委会都感到错愕,以至于当天接下来的比赛球场都变得空空荡荡。很多人因为费德勒被淘汰而放声痛哭,更是有不少球迷在各大论坛、贴吧开始转卖手中的球票,在他们心中,没有费德勒的上海大师赛也同样失去了吸引力。事实上,即使没有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穆雷等巨头依然让比赛看点十足,特松加、伯蒂奇也有相当一部分粉丝基础,但是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今年的上海大师赛门票还没进入九月份就已售罄,这比往年都快了不少,然而纵观一周的赛事,整体的上座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就连决赛都能很明显看到有不少空座,这与费德勒的过早出局有直接关系。


职业网球赛事踏入中国的领土还不足20年,虽然近些年来版图急速扩张,仍难掩我们市场很多不成熟之处。体育比赛需要偶像,但是也不能只有偶像。谁都有老去、离开赛场的时候,然而对于运动本身,它的魅力是永恒存在的。中国网球骄傲李娜已经离开赛场,费德勒也进入职业生涯倒计时,我们的网球赛事经营只有摆脱偶像的束缚,不再看天吃饭,才能让赛事甚至这项运动在中华大地更有生命力地发展下去。



中国作为职业网球非常看重的市场,似乎早已为偶像们的离开打好预防针。早些年间,只有北上广才能看到网球比赛,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0项,然而细看我们会发现,有6项都是近两年才开始举办的。赛事的增多对扩大网球市场、增加受众确实很有益处。但是从时间上都集中在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这一个月时间里,让很多名将只能选择性参赛,内部竞争让整体的关注度都会受影响。即便中网和上海大师赛这样级别的赛事也会因为相隔时间太短而让选手们的发挥打上折扣。其他有历史的赛季,比如美网赛季,就会有意规避这样的不健康竞争,他们会搞一个统筹,把球星、时段分配好。中国赛季目前还没人做这个事情。


众多比赛的设立,对我们本土选手是件好事,尤其是在整体水平都较低的大背景下。不过如果不能实现赛事升级,也很难吸引名将参加,以高额的出场费为代价并不是长久之计。运营12年的中网,正在寻找属于北京的球迷和网球文化。除了续签德约科维奇,还提出度假地的概念,把网球的吸引力投送到更广义范围的人群中。这些尝试都可以作为其他赛事的借鉴。


从近些年的网球市场与发展来看,消费偶像终究会让赛事走向平庸。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四大天王,五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预测,不过可以肯定绝不会像现在这般景象繁荣。我们处在职业网球的黄金时代应该迅速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让不同的人群走进球场,并且要弱化内部竞争,创造精品赛事,给球员更多的参赛动力,从细节入手提高运营质量,这才是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北京青年报,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