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虚高 英超俱乐部再难出手?

与英超版权卖的风风火火相比,外资入驻英超俱乐部方面,近几个赛季来却出奇的平静。

2015-10-12 14:05 来源:禹唐体育 0 156538


禹唐体育注:

随着 英超 版权价格的飙升,人们对英超俱乐部商业价值提升似乎有了更高的期许。然而,英超虽然贵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联赛之一,近几个赛季来外资入驻、俱乐部易主的案例并不多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英超俱乐部陷入“收购荒”呢?而投资英超对投资商来说还是一项安全的 投资 吗?


与英超版权卖的风风火火相比,外资入驻英超俱乐部的场面,近几个赛季来却出奇的平静。自从舍西德·可汗(Shahid Khan)在2013年7月完成对富勒姆俱乐的收购以来,英超再也没有出现过俱乐部所有权易主的情况。可以说,英超在近几个赛季陷入了一种“收购荒”,虽然有不时会出现一些传闻,但最终没有任何交易完成。


让我们先简单看一下自2003年末以来,英超俱乐部被收购的频次和情况。在2005/2006赛季末到2011/2012赛季伊始女王公园巡游者(QPR)俱乐部的收购期间,国际投资商络绎不绝。在这五年的期间里,平均每五个月就有一家俱乐部被收购。在那个时间段里,能看到很多相关的银行家忙里忙外,从头至尾直至收购项目完成。然而,从那以后,这样的情形便很难再见到。在QPR易主之后的两年时间内,仅有富勒姆俱乐部更换了老板。而且,自那以后英超俱乐部再也没有出现过易主的情况。如果不算上富勒姆的案例,这应该算得上是英超所经历的跨时最长的俱乐部“收购慌”,历时已有四年之久。


相比几个赛季以前,针对英超球队的收购热潮为何冷却下来了呢?难道英超俱乐部 “卖不出去”了?其实,幕后的情况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关于英超俱乐部被接洽、收购的传闻一直络绎不绝,从阿斯顿维拉、西布朗维奇、热刺、水晶宫再到埃弗顿等俱乐部都一度与投资商走的很近,从这方面来看英超俱乐部并不缺乏有意接盘的人手。


当然,每一个看似“近在咫尺”的收购传闻最后没有了下文,都有独特的原因。但是,不管是因股市跳水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中国企业买主、还是因俄罗斯政府遭受经济制裁从而受影响的俄罗斯买家,抑或是与俱乐部老板没有达成一致的求购者,他们求购英超俱乐部失败的经历逐渐成为这个市场萎缩的一般趋势。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想要成功收购一家俱乐部需要所谓的ZOPA,也就是潜在买家与俱乐部方面可达成协议的空间。在我们看来,近几年来能让买方和俱乐部达成一致的空间越来越小,这样的趋势基于两个因素。一方面,近年来俱乐部的媒体(版权)收入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俱乐部的盈利率却不够明朗。而且,随着俱乐部对投资商的期待越来越高,加上收购者因对收益预期不乐观略显犹豫,双方能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低。

 

尽管最近的年度财务报表显示,英超联赛2013-14财年的盈利能力都比较好,但英超足球俱乐部从以往的记录看都很少能实现盈利。这样一来,他们的估值往往都是建立在球队的总营业额上面而不是盈利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往上翻倍。在新一轮的英超联赛版权(3年版权)销售中,其转播权收入增幅显著,并且目前有关全球媒体版权方面的协商也并没有明显放缓的迹象,俱乐部老板的期望可能又会出现严重的膨胀。举个例子来讲,《卫报》去年曾报道,热刺的老板乔·刘易斯对其俱乐部的估值为10亿英镑。

 

众多投资商都担心,越来越多的版权收入会随着俱乐部各类开支(如转会费、薪资和佣金)的增加而流出俱乐部,到达其他俱乐部、球员和代理机构的手中。他们担心俱乐部的绝对估值增加,电视转播费用增加,但是球队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并没有随之增加。而且,目前欧足联和英超的成本控制规则仍然允许球队出现相当大额的年度亏损。此外,投资商还要慎重考虑一下放缓英超球队在转会费和工资支出方面的飙升趋势。

 

用通俗的话来讲,当你的钱包支撑不起你的爱好,你就需要你卖掉自己的房子,透支自己的养老金,而且还要找份兼职来维持生计。如果不想面对这些问题的话,投资商需要英超俱乐部向其证明风险是可控的。对于足球产业来讲,投资俱乐部远远算不上低风险的投资行为,尤其是考虑到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利害关系,它的风险更是超过以往。

 

如果我们的分析还算得当,那么以下几点将会为英超俱乐部收购谈判带来些许启发。

 

第一,   协议架构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一个简单、单一的价格无法将当前球队老板过分膨胀的期望与潜在球队所有者对盈利能力以及对球队资产增值的担忧之间的鸿沟弥补起来。相反,需要一个复杂的公式对盈利付款、并购投资以及应计费用做规定,保证由双方公共承担风险,并逐渐收回投资。合同条目会越来越详尽、越来越长,这对律师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儿。这同时也意味着买方和卖方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紧紧绑在一起,其关系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紧密。

 

第二,   鉴于球队市值和资本承付款项不断飙升,我们认为不会出现很多以个人身份收购球队的情况出现,而会以集体所有制对球队进行收购,这样其风险就可以由整个管理集团共同承担。

 

第三,   我们不认为出现一次成功的交易就标志着目前“旱情”的结束,并且也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交易。其原因很简单,下一份协议会提供一个范本,其他后续协议都可以在此价格和架构基础上做改变。

 

文章参考以下来源:The Guardian, 文/ Chris Anderson and David Sally,转载请注明禹唐体育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