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体育产业人才奇缺的今天, 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自46号文件下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可谓相当惊人。在国家经济总体趋势呈现下行的大环境下,热钱却纷纷投入到体育产业中来,这就使得相关体育产业从业者有了更多展现自己能力的空间。

2015-10-08 15:10 来源:禹唐体育 0 128144


禹唐体育注:

46号文件 下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可谓相当惊人。在国家经济总体趋势呈现下行的大环境下,热钱 却纷纷投入到体育产业中来,这就使得相关体育产业从业者有了更多展现自己能力的空间与舞台。同时,相关人才颇为奇缺的现状也随之暴露而出。

 

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媒体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人才流动现象。大家之所以对此现象予以了一定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媒体一些台前的人物有一定的知名度,例如刘建宏、张大钟、申方剑、克韩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高昂的“转会身价”。

 

撇开他们的具体工资如今到底几何,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疯涨的身价其实反映出的是体育传媒人才的匮乏,以及他们自身向往更富挑战性以及更方便施展他们能力的舞台。前者体现了资源以稀为贵的经济原则,后者则是由此而来的正常人才流动现象。

 

除了台前的知名人士外,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幕后工作人员如今也纷纷跳槽互联网公司。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如今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内容,对他们而言,“内容为王”仍是现在体现他们竞争力最重要的方式,观众也正是通过内容与他们相连。


 

内容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直播赛事、自建节目等方面。论及这些领域,以电视台为首的传统媒体仍拥有着人才上的绝对优势,毕竟在之前,很少有互联网公司会深入去做这方面的内容。而以电视台为首的传统媒体,早已在其中深耕多年,其工作人员自然也是经历了实践的历练,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也拥有了不俗的能力。

 

因此,当互联网公司纷纷拿下体育赛事版权开始深挖内容时,他们的行动速度是如此快,以至要完成相关体育传媒人才的自我培养的目标是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在如今,从以电视台为首的传统媒体中去挖角相关人才来成为他们的团队核心成员就是互联网公司当下可能有的唯一选择。

 

所以当部分声音批评互联网公司的大肆挖角时,禹唐其实并不认同这样的批评声音。一方面我们看到他们的投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对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相当大的助力。

 

在不拒绝资本进入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互联网公司的挖角行为,毕竟这或许是他们当下唯一可行的选择。至于如何在现行模式下,以老带新,则是体现其社会责任感多少的重要标准。

 

自我培养与社会责任

 

“讲故事”对互联网公司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资本的进入。其实除了对投资人“讲故事”以外,所有的体育公司也需要像品牌一样,懂得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突出品牌价值,让自己有故事可讲,并充分了解自己的商业受众。

 

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公司想要有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好的故事,除了保障自我造血的盈利能力外,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体育公司而言,在如今相关人才普遍缺乏的大环境下,愿意花费一定的资金与耐心,以老带新地来为年轻人创造成长的空间与条件就是体现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内涵之一。

 

比起构建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故事这样看似较为“虚”(实际上从长远发展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目标而言,如今中国体育公司对新人培养更多地还是出于更为现实的考虑。


 

既然相关人才奇缺,那么对公司而言手段无非就是如下几种——花高价挖人、从相关行业引进相似的人才以及从一张白纸开始培养新人。首先,花高价挖人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互联网公司从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进行挖角的行为。

 

其次,引入相似人才的渠道可以是传统媒体,也可以是其他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虽然不会像前一种渠道那样耗费太多财力,但对于公司与这些人来说,彼此都会面临着一个互相适应的过程,最终合适与否,还是另说的事。

 

因此剩下的一种就是自我培养。以更低的成本,通过以老带新的教育手段在人性的白板上任意涂抹,将有着一定基础能力(例如良好的沟通能力、愿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对行业的热爱)的新人塑造成企业理想中的样子。当然,这也需要公司高层对新人们的培养给予足够多的重视,乐于让他们接受更多的挑战,愿意适时给他们创造施展能力的舞台。

 

培养新人不仅仅之于一个企业而言是有意义的,它对于塑造整个行业健康的生态环境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体育产业想要获得真正长远的发展,二三线城市的相关体育产业人才也需要不断进行新鲜血液的补给,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要说十一期间最为引人关注的体育事件,无疑就是中国男篮亚锦赛夺冠的事儿了。在人们从男篮夺冠的激动情绪中稍稍平复一点后,就开始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宫鲁鸣指导的感谢与歉意——在其执教中国男篮之初曾有不少批评的声音,而作为体能教练的王卫星教授独特的训练理念也引发了一些关于中西方训练方法的探讨。

 

中国在体育产业上无疑是以一个追随者与学习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因此在本国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的当下,与国际相关经验与案例进行对比是产业人的日常关注点之一。而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体量变得越来越大,国际体育产业从业者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被中国市场所吸引,而中国的一些体育公司中也慢慢出现了一些老外的身影。


 

老外自然有其独到的优势,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技术上。硬件的使用与操作的种种细节是有经验的老外们最具竞争优势的环节,而语言上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其与外国相关组织沟通上。同时,雇佣老外也是公司体现其“国际化”的一大标志。

 

不过,雇佣老外也有一定的风险。更高的工资自然是最为直接的因素,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习惯上的差异导致的其落地性不强也是我们应该要关注到的点。中国作为一个熟人社会,其中人际交往中的门道可谓相当之多,而在与政府的沟通方面,文化差异上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老外在中国的“接地气”问题也是体育公司所要关注的,不然,双方的磨合将会十分痛苦。

 

SBI模式的借鉴意义

 

中国体育产业相关人才的匮乏很大程度上与学校教育的失衡有所关联。我们的大学教育仍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是较为僵化的理论层面,较少涉及与实践经验的挂钩。


体育产业虽然需要理论支撑,但每时每刻的产业形势都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如何将体育产业的理论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正,结合时下的整体行业态势给予学生更多实践上的指导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点上,或许禹唐在之前的Soccerex全球大会上所采访到的巴塞罗那体育商业学院的模式对我们而言就有较大的可借鉴意义。虽然成立时间仅有2年半,而团队人数也只有区区四人,但他们在商业上已然收获了阶段性的成功。


 

SBI的所有成员都是来自足球领域。Diego曾是一名记者,报道过世界杯、UEFA、Concacaf,现在依然会做一些报道。其他成员有来自球员代理领域的,也有来自市场营销领域的,都是基于实践出来的。

 

而所有的案例,所有的课程上讲授的专业知识,都不是来自于书本或者某个理论,而都是他们的实践经验。他们会讲述自己所签的合同,以及某位球员如何与俱乐部、品牌等商谈合同,还有俱乐部如签下赞助项目等,因此这种经验只能在相关工作中才能获得。

 

就像Diego所说的那样,在当今的足坛(我们完全可以延伸为整个中国体育产业界),极度缺乏专业人士。通常,很多行业内的人是出于热情和情感,但并没有相关的商业背景。因此,像这样真正提供业界实践经历以及操作方法的“干货型”课程教学与线下活动,或许也是可以被国内培养体育产业人才所借鉴的模式。

 

想要改变国内体育产业人才奇缺的现状,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儿,在我们可预见到的三五年内,相关人才或许仍会出于断档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中。禹唐会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共同努力,为培育出色的本土化体育产业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本文系禹唐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