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体育豪购香港英超版权再度扩张,承载和变现能力面临考验

22日下午,乐视体育宣布获得从 2016-17 赛季开始连续三个赛季的香港地区英超独家转播权。这是乐视在内地掀起体育赛事版权大战以来,首次触及内地境外的市场。

2015-09-23 12:29 来源:综合自光明网(文/叶乐峰)、腾讯科技(文/刘亚澜)、全景网(文/孙非)等 0 101772


禹唐体育注:

9月22日,乐视体育正式宣布获得从2016-17赛季开始未来三个赛季香港地区英超转播的独家权益。此前,Netflix、阿里、万达都曾有意香港的英超版权,但乐视体育此次的成功抢夺并不那么让人意外。


22日下午,乐视体育在香港召开发布会,宣布获得从 2016-17 赛季开始连续三个赛季的香港地区英超独家转播权。这是乐视在内地掀起体育赛事版权大战以来,首次触及内地境外的市场。


过去十几年中,香港CABLE宽频公司与李泽楷的电讯盈科旗下的Now宽频成为英超版权最有力的两个竞争者,两者交替转播成为常态。2012年,电讯盈科旗下Now宽频以17亿港元的天价获得2013-14赛季起未来三个赛季英超在香港的独家播放权,直播单赛季全部380场英超赛事。付费电视也成为了香港球迷收看英超的最主要渠道,而英超也成为了香港最受欢迎的体育比赛之一。正是看到了英超在香港体育收视中占据的绝对优势,乐视体育才斥巨资拿下了版权。


乐视体育吞下英超(香港)版权究竟花了多少钱呢?据美国媒体《体育商业日报》报道,乐视体育与英超三年合同的价值至少为4亿美元。乐视体育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并没有透露具体金额,只是表示说4亿美元的数字不准确,但是超过2亿美元,并且“价格是乐视打动英超联盟击败竞争对手的一大原因”。雷振剑表示,由于是全球首次由互联网公司主导地区性的英超转播,相比传统的电视台模式,互联网的变现渠道更多。


但乐视体育能因为英超(香港)版权盈利吗?


雷振剑表示,英超(香港)版权是乐视进入香港市场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乐视全球化的第一步,所以乐视对香港市场极为重视。通过英超,乐视不只实现想要打开香港的体育市场,还有手机与电视市场。从这就很容易理解乐视斥巨资购买香港英超版权的动机了。


雷振剑说,香港是乐视体育全球化的一个始发站。内地的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创新与颠覆正在发生,因此互联网与体育的结合更能探索出新的模式。他希望目前乐视这种"内容+平台+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能够在香港成功复制,而内容与服务能够做到100%本土化。


自今年5月宣布获得首轮8亿融资以来,乐视体育可谓花钱如流水一般:以约1.1亿人民币的价格向新英体育拿下今年大陆英超版权,上千万人民币拿下F1网络转播权,为夏季国际冠军杯花费上亿元人民币等。对此,雷振剑表示,乐视体育目前的现金流很健康,本次英超版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股东贾跃亭的借款。今年6月,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与乐视网签署《借款协议》,向公司提供金额不少于25亿元,期限将不低于十年的免息借款。


据了解,乐视体育已于两周前开始B轮融资,估值30亿美元,计划融资5亿美元,主要用于购买意甲等赛事的版权,以及开发新型体育活动管理业务,创办体育和健身用品销售业务等。


对于乐视体育而言,此次拿下香港的英超版权也是其打造基于体育的垂直生态链这一战略的延伸。但对于乐视体育的挑战则在于,未来实际的运营能力、流量支撑能力、增值服务前景、现金流水平、变现能力,将成为对这家“创业公司”的巨大考验。


乐视网体育频道于2012年8月上线, 2014年3月,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在乐视网体育频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高飞为其法定代表人。


而就在乐视体育正式成立至今的这一年时间里,各路体育人才陆续加入了乐视体育的阵营。


明星解说方面,有詹俊、黄健翔、董路、李欣等人加入乐视体育的解说团队。除了解说赛事,他们的任务还有自制节目。事实上,体育赛事版权的争夺战火已经蔓延到了解说员方面。 为了得到优质的解说员,诸多强势新媒体不吝许以优厚待遇,积极参与人才储备的竞赛。



乐视体育的整体发展方向则包括内容平台、赛事运营、智能化和增值服务四方面。


从内容平台方面看,包括了版权赛事和自制节目两部分。


去年的国务院46号文将发展体育产业上升为国政并放开赛事转播权的购买与转让。这使得转播版权成为最有潜力变现的板块。但市场的开放竞争也推高了版权费用。变现渠道仍在探索、用户付费模式尚未成熟,高额的版权开支似乎也开始进入类似视频行业烧钱的军备竞赛阶段。加之版权购买具有周期性,是持续溢价,这对于任何体育公司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乐视体育副总裁于航也曾公开表示:“竞争最终就是价格战,也许是这个行业走向最终秩序的前夜,我们融资也是为了直面竞争,是资本的竞争。”


在过去一年里,“拥有17类运动项目、121项顶级比赛版权,实现平均每年4000场的赛事直播”是乐视体育高管最为津津乐道的数字。


太多体育赛事想要走进中国,乐视体育的机会很多。但乐视体育能否消化掉这些资源,把这些赛事真正的盘活,还有待时间检验。


而除了版权赛事外,乐视体育也开始发力自制节目。这和视频行业的自制剧是同样道理。比起版权费,自制节目成本低、可空性强、买点多。而体育节目的延展性更强,可以通过整合直播、集锦、花边、互动、数据、音乐等一系列赛事周边产品,打造赛事节目体系。目前,乐视体育已有刘建宏与黄健翔联手打造的《超级比赛日》、黄健翔的《足球黄腔》等等。


理论上,这也将有助于乐视体育增加贴片广告收入、平摊版权成本。


赛事运营方面,分管赛事运营的邱志伟有着不错履历。邱志伟于2004年加盟NBA中国,是NBA在中国初始团队的核心成员。他表示,赛事运营业务重点在于职业赛事的深度包装及大众赛事的创意推广,比如女子足球超级联赛等等。


智能化方面,乐视体育智能硬件基本分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运动设备,智能的摄像和照相设备,智能手持设备四个方面。


今年8月,乐视体育发布首款智能城市自行车。


雷振剑说,未来,互联网的游戏规则逐渐进入到软硬结合的时代,所有设备都会上网,更多的服务要硬件绑定在一起。未来更多的体育装备也在全面智能化。


分管智能化业务的副总裁李大龙透露,乐视体育智能硬件的生产合作方式则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针对某一款产品联合研发和销售、形成控股公司独立运营以及战略投资和并购。


增值服务方面,分管该板块的乐视体育副总裁金航则透露,增值服务业务分为游戏、电商等。在游戏分开发内容方面,乐视体育将打造中国第一体育游戏分发平台,并会借助资源进行IP合作、引进等。


“在电商板块,公司将依托乐视商城搭建垂直体育板块,包括线下看比赛的门票、体验虚拟体育等。此外,还将和国内外顶级赛事俱乐部合作,授权产品引入乐视体育商城。”金航透露,希望给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像定场馆、找教练以及移动分享。


此外,乐视将与体彩结合,推出彩票预测、分析等服务。目前乐视体育已经入股了以体育票务为主的票务公司永乐票务。二此番获得香港英超版权后,乐视体育也有可能将业务拓展至足球博彩领域。有投资界人士预测,在港投身足彩产业或是乐视体育实现自给自足的一次“下注”。而植根香港,依托移动互联网探索足彩业务是其实现流量变现的新选择。


如此看来,乐视体育和乐视网有着类似的商业逻辑:除了获取上游的核心赛事版权,同时要通过同乐视TV、手机这样的硬件结合建立观赛终端,通过逐步增加收费用户的比例,以及电商、衍生品、虚拟物品和自行车这样的硬件获得收入。


乐视体育正在各个业务领域全面铺开,但这也让人不得不担忧是否涉及面太广,乐视现有的资源能否支撑其业务的开展。


从内容版权成本消化来看,广告收入、付费收入是最主要的变现渠道,这考验节目影响力和流量,但目前,乐视体育尚未公布这方面的实际进展;


从智能硬件来看,乐视推出的自行车定位高端,虽然声势不错,但具体的销售数据,以及和乐视体育整体战略的契合,也需要时间来观察。


从赛事运营来看,在中国尚存较大的阻力。当前国内体育赛事执行的是“管办合一”模式,主办权过于集中。此外,能否运营出成功的赛事也是巨大挑战,这需要考虑用户的偏好习惯、以及市场环境的成熟度。


在发展前期,通过外部资金引入快速扩张,是创业公司的普遍做法,但长远来看,乐视体育急需证明自身模式的正确性,能通过内部业务的配合、造血和流转,实现正向的现金流和独立运转。


本文综合自光明网(文/叶乐峰)、腾讯科技(文/刘亚澜)、全景网(文/孙非)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