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 | 金牌激情过后 我们怎么看体育?

当金牌至上已成为过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打量体育呢?

2015-09-18 17:30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0 55617


禹唐体育注:

当金牌至上已成为过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打量体育呢?


北京时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见了康涅狄格大学爱斯基摩犬队,后者刚夺得了美国大学生篮球赛(NCAA)女篮冠军。这不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在白宫里“招待”体育人了,作为传统,历任美国总统都会在白宫接见美国职业体育四大联盟以及NCAA联赛的冠军球队,这个传统如今扩展到这些项目之外,如足球、游泳、田径等,奥巴马今年邀请世界杯夺冠的美国女足时所言,“你们的国家以你们为骄傲”。相反,我们国内频繁出现反冠军乃至反体育的言行,是我们不需要体育了,还是有其他原因?体育对社会对国家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社会又该怎样看待体育和冠军的“特权”呢?本期三言两拍特邀北京社科院金汕研究员和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对此作一分析。


体育功能与国家社会发展


白志标:一个大学生篮球赛的冠军就能得到国家总统接见,这至少说明这个项目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尽管与橄榄球、棒球甚至冰球比,篮球项目在美国并不是最挣钱的,但这个项目的普及程度相信一点都不比那些项目差。看到那么多体育项目的代表走进白宫,足以说明这个国家对于体育项目的重视,和体育在这个国家的重要性。那为什么体育这么受重视呢?据说在美国大学里体育生比学霸更受待见。我觉得除了那些高官要员和明星热衷运动有示范效应外,与这个国家多年来形成的体育传统观念有关。美国作为欧洲移民特别是英国移民组成的国家,这些移民来美洲大陆前所在国就已经具有浓厚的体育氛围,如现代体育多个项目产生于欧洲,体育已经成为其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多个成熟的职业赛事到随处可见的运动人群、各种与体育相关的产业,再到影视剧中比比皆是的体育内容就能体现出,这也是美国实力的另一种体现。


钟秉枢:有着悠久和良好的体育传统确实容易在整个社会形成普遍的体育运动行为,我想补充的是,这仅仅是个表象,而最重要的是体育具有的多重功能,事实上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全世界都非常重视体育的原因,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实行得相对完善。我们过去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意志品质、公平和团队合作意识、思想品德乃至智力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一个更全面的教育内容。这还仅仅是从人的角度去讲,而从整个国家社会发展去看,全民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甚至关联到国家的发展,除了体格强健、精神“野蛮”外,体育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比如说去年国家出台的到2025年实现的5万亿计划。


金汕:体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现在国家从战略高度上来发展体育,特别是体育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一环。我想说的是,既然体育产业被如此重视,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认真研究我们的那些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来支持的所谓金牌项目,哪些是能走产业道路的,哪些是没法走的。我们现在擅长的体育项目的市场价值总体不高,很难在体育产业上形成盈利。我们拿英格兰的足球赛为例,他们每个赛季的转播权都能卖到10亿多英镑,相当于100多亿元人民币。咱们中国的金牌项目一年可能连一个亿都卖不出去,因为很少国家会花天价来买你跳水比赛的转播权。再比如说美国,它的竞技项目和体育附加值高,一场NBA决赛,可以吸引美国1.2亿多人去关注比赛,一天比赛的经济总价值就有3.67亿美元,相当于20亿元人民币,咱们篮球、足球举办一年不但赚不到这些钱,还赔很多。所以,我们在优势项目上的市场效应是很小的。曾经有人开玩笑说,西班牙在奥运会上一块足球金牌的价值可能超过你中国在奥运会上51块金牌的总价值,这不是没有道理。


冠军入学与取消体育加分


白志标:应该说,与过去相比,现在体育在国内所处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在就业方面,体育总局和多个相关部门联手在拓宽运动员的就业渠道,还为他们进入高校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创造条件。在体育总局官方网站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招收优秀运动员的学校和相关项目,与以往相比,今年“照顾”到的项目增加了棋类,而以往更多是与奥运会和全运会相关的运动项目,也体现出有关方面对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有了更多人文关怀。当然,这种“特殊照顾”也引发了诸多质疑,比如不久前“不屑”女排世界冠军的学者王福重就指出,应该取消对这些优秀运动员的照顾,因为这与公平原则违背。


钟秉枢:这个消息我也看到了,这位学者也强调并不是对冠军不重视,而是应该按照术有专攻的思路去提升运动员的职业和文化水平。严格来说,这种说法没有问题,毕竟这些冠军选手多年缺席课堂,进入到高校后绝大多数人学习很吃力。补充一句,照顾冠军运动员让其成为体育大学生不是中国独有的,全世界都是如此,所以,所谓的照顾冠军运动员入高校缺失公平性并不准确。应该说这些以冠军身份进入高校的体育大学生和普通大学体育生确实存在差异,前者多数是运动生涯达到顶峰或退役,而后者则是向顶峰冲击,实际上这种方式应该是我们未来高水平运动员产生的一个主要渠道,在这方面美国走在了前面。


金汕:说到冠军运动员的免试入学,我想到了现在中学考试体育加分取消的事。我们说重视体育,促进体育产业,这必然离不开这些冠军的示范效应。前面也说了,体育培养的不仅是体魄,还有精神,所以高校有这种需求也无可厚非。而中学体育考试加分取消并不是说中学就不重视体育了,因为过去这种做法走偏了,并不是出于对体育的爱好,还为了功利出了很多弄虚作假的事。


钟秉枢:我补充一下,我们对体育要有全新的认识,早前专业队的后备人才训练是放在业余体校进行的,运动员在学校上学,放学后到体校训练,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这种模式后来逐步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文化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运动员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法同时完成学习和训练,体育部门只好把学生集中训练、吃住、学习,聘请文化教师到体校教课。这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体校脱离了教育体系,因而无法吸引优秀的教育资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体校逐步回归教育,实现运动员的教育归教育系统管,把学生纳入到教育系统才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全民体育与竞技体育失衡


白志标:这次由女排夺冠引发出的某些学者对冠军的“不屑”,其实是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后国人对金牌观念变化的反映之一。记得在北京奥运会后就有人在计算一枚奥运金牌背后的成本,当时有6000万元之说,最终直接导致了要不要奥运冠军乃至竞技体育的大讨论。应该说,出现这种争论与过去我们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投入和关注度失衡有直接关联。


钟秉枢:我觉得不应该说成过去在政策上失衡,试想在上世纪70~80年代甚至到更早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百废待兴,还有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这需要一种精神来提升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在和平年代只有竞技体育能更好地体现这个功能,所以才能出现女排五连冠时全民看排球比赛的场面,要知道那个时候电视都不是很普及啊,才有了女排精神。而现在随着时代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需求都发生了改变,趋于多向性,所以过去金牌至上这一个主方向就不能再满足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新的平台去满足社会需求。


金汕:在我看来,中国体育发展确实存在一个相当严重的错位。那就是:党中央和国家、政府总是把群众体育、国民体质、全民健身等表述为我们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而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夺取赛事的优异成绩、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作为相对次要的目标和任务。但事实上,在资源分配和资金分配上、人力调配方面、在领导者着力上,这个顺序是被颠倒过来的。体育部门的主要领导者始终把夺取更多的金牌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和最主要的任务,多数官员也最擅长抓金牌,不懂得或不愿意抓群众体育。所谓的举国体制也主要是针对集中资源抓金牌来说的。当然,我们抓奥运会金牌是比较成功的,甚至连一些科学家都认为体育界抓金牌的能力值得学习,因为科技界抓诺贝尔奖是没有成效的。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竞技体育比较强的国家,人家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都是比较出色的。不但是美国实现体育领域的全面领先,而且欧洲的多数竞技体育比较好的国家,也实现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良性态势。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美国,还要学习欧洲的多数国家。


本文转载自大洋网—广州日报,原标题:专家:中国优势项目没市场  国人金牌观念大变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