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法则” 是如何在女排世界中展现的?

战胜日本后,21岁的朱婷被54岁的郎平抱起的动作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两位世界大赛的MVP,同样天赋异禀,同样攻守兼具,被誉为百年难遇的天才,同样拥有一枚弥足珍贵的金牌作为定义。

2015-09-07 16:20 来源:中视体育 文/ 杨旺 0 32675


禹唐体育注:

战胜日本后,21岁的朱婷被54岁的郎平抱起的动作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两位世界大赛的MVP,同样天赋异禀,同样攻守兼具,被誉为百年难遇的天才,同样拥有一枚弥足珍贵的金牌作为定义。它被认为是一种传承,一种交接仪式,象征着铁榔头薪火相传,有了新的传人。

 

也难怪郎平会在赛后罕见地呈现哽咽,狂喜等极致情绪:在巨大压力下,这位被称为魔幻主义教练,再次施展了魔法:在时隔12年后,为中国重夺世界杯冠军。她不但宣告女排精神的再次回归,还也为其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和意义。

 

今天,我们在探究郎平魔法效应的同时,还应该对其为中国女排注入的内涵多加一些关注,比如在继承传统理念基础上的颠覆,在遵循体制上的创新。

 

魔幻一:新型业务管理体系——从极致压力到服务到底

 

如今在铁窗里的原排管中心主任潘志琛,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观看世界杯比赛,想必一定五味杂陈吧。因为他倡导的一种新型的主管官员和业务教练员关系,在继任者、中心党委书记张蓉芳的身上结出丰硕的果实:以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征日本的她,见证了中国女排的世界冠军。

 

在举国体制,尤其是为大家所瞩目的这支冠军队伍中,作为国家队主教练真正能够享有的实权并不多。郎平的历届前任,小到组队,训练,热身赛,人才培养,大到教练班子的组建,人员定夺,比赛安排,总是可以感受到一支无形之手的限制甚至掣肘:这只手,既让你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周到服务,也让你无法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这个压力在郎平这里,已经不存在:2013年上任之初,郎平便提出了众多要求:包括舍弃一些不关痛痒的国际赛事,树立“大国家队”概念。而针对运动员基本功比较差的特点,她甚至提出将国字号主力球员在联赛期间放在自己所执教的恒大女排。


从最后的实施情况来看,除了最后一条因波及其他地方俱乐部的利益而遭致强烈反对、只能部分实施外,郎平其他的建议和思路,包括资金方面的调动,原封不动的被中心领导采纳。郎平获得宽容条件还包括成绩诉求——在上任四个月后的亚锦赛上,中国女排遭遇重挫,但当时的中心领导依然力挺郎平。

 

今年世界杯年,排管中心地震,潘志琛由张蓉芳所取代,这也是29年之后,郎平和张蓉芳再次合作。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之后,这对女排老搭档的配合默契。张蓉芳表示,自己已经十多年不介入女排,为球队做好保障工作是自己的本质事情。


当然,她还承担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困境中的队伍减压。面对惠若琪受伤等意外情况,中心修正了目标,对队伍没有成绩要求。而业务派的郎平,也没有让她失望,两人再次以冠军作为结局,“黄金组合”实至名归。

 

魔幻二:新型国家队体系——从一套阵容到人人可用

 

正是因为体制内的突破,郎平得以在国内现有条件下沿揽人才,实现其执教理念。


 

面对队伍人员老化、打法摇摆的半成品困境,郎平提出了组建“大国家队”的概念。2013年,郎平先后组织四期集训,调动队员超过30人。2014年,郎家军大名单多达27人。2015年,世界杯年,郎平仍然给出了26人的集训名单,第一期集训人数22人。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几乎都获得了到国家队一试身手的机会,也让她们得以迅速成熟。

 

其次,以赛代练的思路得以践行。根据需要,郎平得以安排不同的球员参加不同等级的世界级大赛。瑞士精英赛、大奖赛、亚运会、U23世锦赛等一系列的国际大赛,成了大中国队的练兵场。尤其是2014年,由于人才储备充分,中国队得以顺利完成世锦赛和亚洲杯亚运会双线作战的任务。以往靠七八个球员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赛所取代。

 

再次,是在以往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基础上,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无论是赖亚文、安家杰等教练班子的组建,还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Ho四个美国人组成体能训练+伤病康复的小团队,都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进行了颠覆。


比如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周到的体能指标,和根据这个基础上对队员实际情况的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世界杯前,中国女排遭遇到极致情况:定海神针的徐云丽、技术全面的惠若琪、举足轻重的杨方旭先后因伤病无缘,而这几名队员正是去年世锦赛亚军的主力。主二传魏秋月虽然来了日本,但腿伤术后正在恢复。



郎平辛勤耕耘了两年的中国女排,眼见到了收获的季节,却遭遇如此变故,坚强如郎平在世界杯前一天都忍不住大哭一场。但有了这些坚实的理念和积淀,中国队依然能世界杯赛中傲视群芳。

 

魔幻三:造星模式——到百年一遇到天才年年见

 

2013年4月接手青黄不接的女排,去年夺得世锦赛亚军,如今带领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球队出战世界杯,郎平重新塑造了一支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中国女排。

 

而人们对记忆感知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些闪现的天才选手。在这方面,中国女排每年都能给人惊喜:21岁的朱婷成了球队的第一得分手,国际重炮手,19岁的张常宁成了强力接应+主攻手,18岁的“小苹果”袁心玥也成了副攻线上的主角。

 

朱婷——2013年,郎平接手中国队之后发掘的第一个新人开始为世界震惊。其后,大奖赛、亚锦赛、世俱杯,经过打磨的朱婷日趋成熟,进攻手法丰富,一传也有了长足进步,更难得的是她在场上展示出的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对日本之后一战,她拿下了全场最高的29分,颇有世界第一主攻的风采。


 

袁心玥——从大国家队到恒大,袁心玥亦步亦趋地跟着郎平的锤炼。而经过一年多的打磨,袁心玥逐渐硬朗起来,在世界杯对战俄罗斯的第四局比赛,正是她的临危受命,中国队才一举扭转了劣势并最终赢得了生死战。

 

张常宁——未满20岁的前沙排国手不但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这样的大赛,还被郎平从主攻换到接应,又从接应换回主攻,展示了自己的全面能力。世界杯惠若琪的缺阵给,反倒成全了她:她成为中国队中最稳定的第二得分手。

 

从数据上分析,三位明星平均年龄20岁,平均身高1.96米,分别司职主攻、接应和副攻,她们共同的特点是身材高大,动作灵活,技术全面,而且在世界杯如此重要的赛场一战成名。


可以说,能在黄金年龄遇到识人善用的郎平,她们无疑是幸运儿。而对于郎家军来说,这三个位置涌现如此定海神针的人物,也让未来多了几份期许。正是经过郎平这个魔幻之手的指点,颜妮、刘宴含、沈静思、魏秋月、刘晓彤、张晓雅、王梦洁……这些队员都在关键时刻可圈可点,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魔幻四:精神新定义——从拼命流血到定制个性

 

中国女排精神,曾以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为国拼命为精神内涵,那些个体价值服从于集体价值,那些超越身体极限的精神品质,被当成是经验在各个领域推广。


作为那一代女排精神的践行者和传道士,郎平的身体至今仍残留着那个时候的“馈赠”: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她曾出现过多次晕倒在现场的事例,医生甚至做出过“三十岁年龄,六十岁骨头”的诊断。


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社会发展,我们已经不需要一块团体金牌来装点门面。那些来自运动员个性价值的诉求,遵从运动规律的召唤,已经占据了主流。

 

在目前的中国女排,那些泯灭个性的魔鬼般训练法则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润物细无声中的表达。在比赛中,郎平从来不会大声呵斥队员,而是鼓励队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通过对高科技的利用,以及自己的表率(由于腰、腿的陈年老伤,每天的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她都在一、两位中国记者的主动搀扶下迈下发布台二三十公分的台阶。但训练场,她一站就是三个小时。)

 

而在背后,则是高情商的她对队员人性化的尊重。在郎平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游戏和电视剧等。郎平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她都会给予人性化的关注。


当久违谋面的魏秋月出现在世界杯对日本的关键比赛,你不能不为她的魄力和良苦用心而击节。正是这种母亲般的温暖和知遇之恩,才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升腾出无以比拟的杀气和拼搏意志。

 

这次世界杯夺冠之后,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表示:光靠女排精神是不够的,但一支球队没有精气神是绝对不行的。“我们不能在向职业体育靠拢时,把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专业体育训练和管理模式完全废弃。有一个具有国际视野、智商和情商高、同时又了解国情的好教练往往是决定性因素。”

 

确实,郎平对于中国现实和国际规则和熟稔,使得她得以再次铸就中国女排的辉煌,让中国女排在最困境时期再次腾飞:因为熟稔,她得以获取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环境,充分施展其魔术般的双手,对现有体制进行解剖甚至改良。


而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空气中,女排姑娘们也得以一步步成长,得以在大赛中磨练自己(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中磨灭个性),并在关键时刻凸显自己的才华,找回中华女排重新的魂魄。


本文转载自中视体育,原标题:女排世界的“郎平法则”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