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收购铁人三项之后,业内人士在关注什么?

前不久禹唐转载了一篇名为《花52.8亿来买铁人三项,王健林到底是怎么想的?》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作者对该问题的思考。

2015-08-31 08:35 来源:铁人三项之路 文/柴翀阳 0 57377


禹唐体育注:

前不久禹唐转载了一篇名为《花52.8亿来买铁人三项,王健林到底是怎么想的?》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作为业内人士的作者对该问题的思考。


第一次得知Ironman母公司WTC在市场上出售的消息是去年春节前后,直到4月9日看到了万达介入收购谈判的新闻,再到8月27日上午,王健林先生宣布以约合43亿人民币的价格全资购买WTC。短短6个月的时间,万达管理层的效率着实令人惊讶。此役过后,万达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体育资产。


过去的2014年,万达集团总资产约合人民币5300亿,其中收入约2400亿,净利约150亿。而此次收购的铁人三项业务约为43亿,在整个万达商业帝国中的比例占到0.8%。


加之万达文化事业群下的体育版块也正在初创阶段,因此我对万达阐述“铁人”一词版权的说法虽然无法苟同,但个人仍能够理解。一件好事,当然是希望它的发展越来越好。


中文名称的版权


王健林先生表示:“铁人三项中‘铁人’的品牌归万达现在并购的这家美国铁人公司独有,只有这家公司从事的三项比赛,才可以使用‘铁人’二字,其他组织办的该项运动只能叫做‘三项比赛’。


我们在中国已经获得了铁人公司的所有品牌,所以我们接下来还要做一些侵权行为的引导。现在大家使用‘铁人三项’这个名称,实际上是在使用我们的品牌,那就是对我们品牌的伤害。”


就此言论,作为一个体育资产管理的从业者,我能理解万达法务团队的职业敏感度,以及公关团队的伏击营销方法。并且表示欣赏,但在此我想补充三点:


第一,追根溯源铁人三项的英文名称,triathlon和ironman。这两个词语的严格界限对于西方体育世界至今仍是争论不休。相对普遍认同的说法是triathlon的范畴大于ironman。


Ironman诞生于1978年的美国夏威夷,由那次著名的会议后产生的,是由3,8公里游泳,180公里自行车和42.195公里跑步构成的终极距离。而triathlon英文词根tri的意思是三,第一场现代的三项运动比赛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欧洲,那时并没有特定的名称,也并不叫triathlon,被称为swim,bike,run;而triathlon一词最早则出现于1974年美国的圣地亚哥。


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三合一运动形式,欧洲早于ironman半个世纪诞生。因此triathlon的范畴要大于ironman,它既包括短距离铁人三项,也包括长距离铁人三项。例如,欧洲的一些终极距离的铁人三项比赛,由于某些商业的原因,也对外成为triathlon,而不是ironman;以及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铁人三项杂志名称为Triatlete,而非Ironman。

第二,我翻阅资料,查得中文中第一次使用“铁人三项”一词的记录出现于1980年的香港,是由一个英国人从美国带来的理念,并第一次举办了小范围铁人三项的比赛。随后在台湾率先发展壮大,称为“三铁”,沿用至今。


我们再来看词根,iron的意思是铁,man是人,ironman一词直译过来便是铁人。因此我们应当对王健林先生的讲话的初衷表示认同。重复一遍,这一运动形式的中文名称来自于WTC自主品牌赛事Ironman的“英翻中”。所以在1978年的时候如果WTC申请了中文名称的知识产权,“铁人三项”一词现如今就是万达当之无愧的独有产权。


第三,铁人三项这项运动的形式、汉语名称和英语名称在过去几十年间随潮流发展。这些年由于项目的正能量和无国界,铁人三项运动迅速发展。华语世界也确实将triathlon和ironman的中文名称混淆成了一样的说法:“铁人三项”。


而且“铁人三项”一词也成为了广泛意义的“游-骑-跑”运动的代名词,是一种运动项目的统称。triathlon,ironman和铁人三项三方互惠互利,协同发展,共同推广了这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蕴含的情感和力量,已经不仅仅是运用法律维权手段能够解释清楚的了。


结论,我们并无资格去评价万达对名称保护的权利,但是作为一个愿景是引领世界体育格局的企业领导人,相信王健林先生一定能够从容而优雅地化解这一尴尬局面。也请社会各界给予万达体育团队一些磨合与深入的时间。这便是我们大家力所能及的。


核心团队


并购WTC的详细条款中,其中万达方面做出的一项承诺值得关注。这就是保留WTC核心团队,以及为美方团队指定业绩目标和考核指标。


我的一位朋友目前是WTC的资深赛事总监,在收购完成之前我们通过电话,他说“我曾怀疑过万达介入之后,自己可能面临失业”。最后我们看到,保留核心团队这一决定不但使他和他的技术团队留了下来,而且我们也看到了王健林先生的胸怀与眼界,和美方团队合作的诚意。



未来的时间,留给双方相互学习和磨合,这很重要。试想一下,WTC是一个全球市占率为91%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它的核心业务就是办比赛,核心资产是运动员和赞助商服务。办赛,简简单单两个字,蕴含了太多的技术和艺术,如果此项技能长期只掌握在外国专家手中,那么这对于任何一项商业计划来说都是暗藏不稳定的因素。


结论,相信万达管理层能够借此机会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体育业务技能的中方人才。如何从只看懂财务报表,到也看懂赛事预算表和执行清单,这是中方团队需要尽快转变角色的方面。哪怕是从年轻人开始培养,也是同万达和铁人项目一起成长的宝贵财富。


造梦机器


王健林先生表示:“万达接下来在组织铁人三项比赛时不管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员,只要能够按照规定完成比赛,就会被授予中国铁人的证书。铁人三项也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经过我们的培训之后,也会产生一些职业选手。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这个运动的职业选手。如果将来我们能够培养出10个铁人三项运动的职业选手,那么中国就有可能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


关于奥运,关于参与式运动。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是这样,有太多想说的话,可是说不出来。先换一个角度,我问一个问题:“我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终极问题一般都拥有无数种合理的回答,抛开一切复杂的因素,“为了自我身心的健康”,这个答案相信大部分人能够认同。运动到人类极限是一种发现自我的实践,也许是少数人能够完成。但是对于挑战自我的追求和向往,是每个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心中不灭的理想。


有别于奥运会,参与式运动最大的魅力就是不设门槛的参与机会。设想一下,你和宁泽涛在一个泳池比赛是什么感觉?奥运赛场上也许永远无法实现,但是在参与式运动中,你身边站着的可能就是世界冠军。他和你一起下水,他可能还会使小动作拉扯你,然后你骂他是傻X。这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在一天之内,仅仅通过你的体能和意志,以及简单的机械传动,完成226公里的长途跋涉;不借助燃油动力,也不借助药物刺激,去征服脚下每一寸土地。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当你慢慢越过终点线,心里可能早已不记得参加比赛的目标,只想马上找到家人,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来过,我存在过,我健康地活着,这就是参与式运动的殿堂 - 铁人三项。


我们国家体育的职业化道路还很漫长,我们也曾经以奥运赛场的金牌作为民族骄傲。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立足世界体育之林的自信来自哪里?我认为不再是奖牌数量,而是发自我们内心的梦。


一个渴望健康,肩负责任的梦。通过体育锻炼,我让我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健康。举一个例子,我通过科学锻炼减少了患病的几率,从而降低了医疗开支,每个人做好一小点,社会就节约一大块。医疗专项经费可以用到其他更急迫解决的领域去。这就是体育的正能量,人人都是运动员,人人都是生活家,人人都是平凡的英雄。


王健林先生提到的为奥运领奖台储备人才的观点我并不反对,但是参与式运动的价值或许远不止于此。上一篇文章我的结语:多建一个万达广场,还是拥有一台造梦机器?再问。


生活的铁人


如果你今后有机会完成第一个铁人三项,那种感觉也许会令你终生难忘。但是当你每年都完成一个,并且为此日复一日地训练,那么“快,远,刺激”这些词汇可能就会渐渐离你远去。你的生活会逐渐趋于平静,而且是平静中带着力量的状态。


实话实说,铁人三项运动也具备门槛,但这门槛绝不是比赛有多难,也不是花费有多贵。而是一个人学会自我管理的决心。你需要有意识地爱护自己的身体,管理自己的时间与财富。



你会早睡早起,也会远离不良嗜好,你的行为举止也会变得安静而豁达,不被生活中其他诱惑所打扰。自然而然地懂得了自律,并且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世界上没有一个铁人三项爱好者是不顾家人发对而取得成功的。因此年龄确实会成为一个人沉淀且具备铁人素质的参考。


“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所做的一切。”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平衡,寻找一种新的平衡方式。家庭,工作,亲友,自我,精神...这些词语构成了我们的一生。而我们的一生也是在不断平衡、不断成长中度过的。学会平衡,就是你成为铁人的第一堂课。


赛场上的成功是我们完成了史诗一般的挑战,不要忘了,走到这一步,你更是生活中的胜利者。这是一个体系,生活中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体系都会向你发出警报,变成你要克服的一道考验,这甚至比完成180公里自行车更加艰难。慢下来,成为生活的铁人,这不就是体育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吗?


行胜于言


从发布会上被指责的背景板事件开始,体育圈内对万达办赛专业程度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能够理解美工设计是在寻找一个视觉上的平衡,所以把骑车放在了游泳的前面。本是一件小事,但因为是万达这样的企业面对世界的发布会,所以再一次被“细节决定成败”的话语所绑架。



三项的顺序是游泳、骑车和跑步。这看似巧合,实则必然。如果按照背景板上的顺序比赛,有可能会出现危险。让选手们先骑车180公里再去游泳,会有溺水的危险。趴着游泳,俯身骑车,站立跑步,在姿势上符合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毛孔逐渐张开,也符合运动生理的健康要求。相信这样的细节错误以后会得到重视,大家共同的希望都是看到铁人三项运动良性发展。


针对收购后的思考,我的观点如下:


第一,业务规划。发布会上王健林先生对体育轻资产和中国体育制造业的判断令人佩服,他看重铁人三项运动背后的产业链不仅丰富,而且与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以装备中的“大件”自行车为例,中国自行车制造业的产能占全球份额的90%以上。换句话说,中国在为全世界人民做自行车。从今天开始,假设中国自行车工厂全部停止生产,世界人民要用五年时间才能把现在的自行车消耗掉。同样处境的还有鞋服、营养保健品、以及医疗服务。布局产业链的价值,相比于收购一家公司的价格,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接手之后在中国的定位。中美两国中产阶级的现状存在不小的差别。在美国和全球其他发达国家,Ironman的主力参与人群是中产阶级,是有钱有时间的三“高”人群。当然这个“三高”是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转向中国,如果Ironman在国内同样设定中产阶级为目标市场的话,可能就会遇到麻烦。因为我国的中产阶级还普遍挣扎在房贷和时间管理的过度阶段。初期的目标人群建议是高收入人群为主,中产阶级推广为辅,同时年轻人的普及为硬性要求。



第三,在国内办比赛的政府资源优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项运动进入的方式和方法。在日本北海道的Ironman比赛,由于赛道沿途有一家商户反对办赛,比赛被推迟了两年才得以举办。而在国内相关国情会有所差异,这是WTC美方团队需要学习和适应的。


此外,在中国很少有城市会对万达的吸引力说不,但是如果有一天某高原城市政府打来电话,说我们这里有壮美的景色和高度的配合,邀请万达的铁人三项赛落户高原。这个时候也要请有关领导仔细考虑一下:海拔超过3500米的场地是否具备安全办赛的条件,累计爬升超过2000米的赛道是否需要设置报名门槛。


若有不慎,盲目办赛,便是在市场引导上犯下了错误,后果可大可小,这都不是铁人爱好者想要看到的。既然中国人拥有了世界话语权的项目,我们就有责任共同维护它的品质和标准。这也是铁人精神的一部分,尊重专业。


第四,盈利模式。当参赛者有能力购买5-10万元训练装备的时候,当他们提交5000元参赛费连眼都不眨一下的时候,当铁人三项赛事在中国一年举办5-10场且优质火爆的时候,赛事的资产价值就得到了联动。赞助商会变得更好去洽谈,比如劳力士的赞助负责人坐在桌子对面会想,“嗯,不错,这比赛的参赛者的确就是购买我手表的人群。”


我曾经做过详细的赛事预算表。在中国,举办一场Ironman赛事的成本大约在400-500万元人民币,而赛事主要的收入则来自参赛者的报名费和赞助商。一场1000人参加的比赛,报名费如果是5000元,这就是500万元收入,比赛至少不会亏本。


再加上诚信的商业赞助,一位经验丰富的体育赞助专家手机里大概有200位体育类或有体育类预算投放的品牌负责人的电话,一场优质的商业比赛就此诞生。不再依靠政府的“指派式”招商,也不再担心电视转播和新闻输出,打造强大的产品质量和互动营销的传播,把优质的体育资产交给市场,我们就真的离体育强国越来越近了。


综上四点所述,我总结了八个字做概括:善待,迎合,改良,实践


行胜于言,这是王健林先生一贯的风格。我们共同期待明年万达能将Ironman China赛事落户内地城市,一样的国际标准和专业体验,不一样的是中国创造,引领世界。


本文转载自铁人三项之路,原标题:关于万达收购铁人三项之后的思考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