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还是美式,中国足球到底该走哪条路?

如今加强青少年足球兴趣爱好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呼声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毫无疑问,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到底我们该用欧式还是美式?

2015-08-21 15:10 来源:禹唐体育 0 112076


禹唐体育注:

一个国家的 足球 运动想要得到长远而稳定的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对 青少年 的培养。如今的中国,关于提高男足成绩的呼声已经再令人熟悉不过,而突破口当然是在青少年上。于是乎,加强青少年足球兴趣爱好与技术能力培养的问题自然就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毫无疑问,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到底是欧式还是美式?

 

足协与俱乐部的欧式思路

 

前天晚上,中国足协杯四分之一决赛在上海申花与上海上港之间打响。双方在虹口足球场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比赛。精彩绝伦的进球、快速的攻防转换节奏、合适的判罚、球员较好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共同造就了本赛季国内足坛的这场经典之战。

 

而翻看两队出场球员名单时,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上港这边的武磊、蔡慧康、吕文君、汪佳杰、王燊超、颜骏凌,还是申花的柏佳俊、曹赟定,都出自徐根宝的崇明岛足球训练基地。


想必徐指导看了前天的比赛后,也会相当满意弟子们如今的表现。当然这也是对徐指导当年所付出的心血最好的回报,禹唐之前也介绍过徐根宝关注青训的事,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

 

通过徐指导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愿意接受短期内的艰辛与付出,并全心全意投入科学化的青训中去,那么中国足球的现状多多少少都会有所起色。


这还只是一个徐根宝,倘若有越来越多的有志向、有能力的足球人愿意真真切切为未来的中国足球做些实事,那么中国足球的未来就真的值得期许,或许比单纯的足协脱钩总局更要实在几分。


 

当然,徐指导这样的案例总归还是少数,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球员还是出自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在中国,鲁能的青训体系相对来说是做得非常出色的。

 

目前,鲁能的青训体系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链条:鲁能足校的签约中小学——鲁能城市足球学校(2015年6月25日,鲁能滨州足球学校已经建立)——鲁能足球学校——鲁能巴西基地——鲁能葡萄牙留洋。

 

鲁能青训的小球员们与葡萄牙、巴西的交流才迈出第一个年头,要等到收获青训果实,可能还需要五年、十年乃至更久。然而倘若你不跨出这第一步,那谈自给自足的足球产业链是不现实的,虽然完善青训体系的初期需要俱乐部的投入与支持,但无论是鲁能还是禹唐,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对其未来充满期待。

 

此外,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豪门也纷纷来中国开办了自己的青训营。切尔西、皇马、米兰双雄,乃至今年的皇马、拜仁以及未来的阿森纳。豪门进驻中国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通过在中国开办训练营,除去依靠名声与经验来搞点产业延伸外,还可以拉近与球迷之间的距离从而更深入地开发亚洲市场。

 

另一方面,豪门凭借自己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与先进的训练理念,也会在事实上促进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我们也可以说是受益者。当我们回头看欧洲足球强国的人才培养手段时,就会发现和如今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方式是相当类似的。换言之,足协指引下的各俱乐部参考的是欧式思路。

 

我们先简单来看欧洲俱乐部的青训体系。阿贾克斯青训、巴塞罗那的拉玛西亚、皇马的卡斯蒂亚、曼联青训、阿森纳青训等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欧洲式的培养思路就是俱乐部建立自己的足球学校或基地,球探寻找并签下有潜力的球员进行试训与培养。




无论是学科还是术科的培育,都是青训营自己设计制定,可以多一些文化教学,也可以只关注足球本身。如若在合同期内表现出色,俱乐部自然会与你续签合同,你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跳过一级级梯队最终进入一线队,获得出场机会并最终真正地在俱乐部占据一席之地。

 

梅西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球探一纸合同在酒吧将13岁的他签下,三年后,出自拉玛西亚的小跳蚤已经代表巴萨一线队参加了对阵波尔图的友谊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同样13岁的C罗则是被里斯本竞技用1500英镑签下,在里斯本竞技的阿克契特训练营磨砺了五年后,以1224万磅的身价转会曼联。

 

而至于国家队,我们就拿上届世界杯中夺冠的德国队为例,来看看他们的青少年培养思路。在千禧年的欧洲杯中,德国三战积一分出局,迎来了黑暗时期。德国足协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日耳曼人的改革措施包括十年间为青训投入五亿多欧用于俱乐部的学院基础建设;德国足球联盟从资格审查入手硬性要求各队开展青训建设;德甲、德乙俱乐部必须有符合专业标准的青训学院,青训配套建设必须标准化; 每支德甲青年队必须有3块专业场地(德乙2块)、3名教练(德乙2人),门将教练、队医和医疗室必须有。

 

同时所有德甲和德乙必须有一个能容纳至少15000人的球场,德甲俱乐部还必须有地热系统。如果哪家俱乐部不遵守上述条例,马上会被取消参赛资格。其实说到底,还是与俱乐部自身的青训建设密切相关,这就是典型的欧式思路。

 

教育部则想探索美式校园体育

 

或许足协与各家俱乐部更多采用的是欧式的思路,但在教育局方面,则更关注美式的培养手段。

 

近日阿迪达斯与中国教育部建立了为其三年的合作,在谈到这次合作的时候,阿迪达斯集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高嘉礼先生表示:“此次与教育部合作旨在为帮助学生打下早期足球基础、培育新一代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等方面提供一个重要渠道……与教育部合力使中国足球充分释放潜能。”

 


而教育部在校园足球方面今年以来也是动作频出,除了拓展与赞助商的合作外,还有包括10年内建立五万所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重点建立200个高校运动队、举办一系列校园联赛,甚至还要计划把足球学习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参考。

 

将职业体育与学校体育挂钩,并通过联赛模式来培养体育人才的思路最成功的执行者就是美国了。

 

拿我们最为熟悉的篮球为例,在美国,小球员们从六岁开始就有机会接触地区联盟、旅行联盟、美国业余运动学联合会等篮球赛事组织。而在美国业余运动学联合会又按照不同年龄进行分段,如果足够出色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年龄组进行比赛。而比赛的频次一般为一年40-70场,不可谓不多。

 

通过训练与比赛,球员们从小就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与较高的技战术素养。当然比赛只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无论是训练师们的经验见解还是训练方式都有着作为职业球员时的经历保障因此可以使球员完成从兼职学生到职业运动员的无缝连接。

 

而因为如今的高中生已无法直升NBA,因此NCAA就成了绝大多数意图进军NBA的优秀青年运动员们的必要跳板(当然参加选秀的也有国际球员以及穆迪埃这样在他国职业联赛历练过的球员)。


 

至于NCAA在美国体育圈的影响力各位看官想必多少都略知一二,今年三月,据NCAA公布的一份审计财务报表显示,2014财年NCAA的总收入近10亿美元。其该年度总盈余为8050万美元。而去年NCAA的总支出为9.086亿美元,这其中还包括分发给以及联盟学校和分运动联盟的5.471亿美元。

 

上个月,密歇根大学与耐克签订了一份十年价值1.69亿美元的赞助协议,但如若我们对密歇根大学火爆的球市有所了解,就会知道这个数额并不算昂贵,这种校园体育的巨大市场价值与运动员培养离不开我们提到的“美式思路”。

 

看看日本怎么做

 

走青训路线的欧式足球培养模式与走结合联赛的美式校园体育培养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各有各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参考与借鉴。欧式路线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文化素养不一定高、技术水平也不是说一定有保障,美式路线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也有经常惹事犯法竞技能力又一般的。

 

我们不妨看看邻国日本是如何选择的。前阵子东亚杯期间,《足球小将》的作者高桥阳一来到了中国,也提到了中日两国足球相关的话题。

 

在这部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轰动的漫画发行世青篇时,正好是二十年前。当时中国与日本在男足方面的竞技水平可谓是势均力敌,于是在漫画中中国队俨然成了日本进军世界杯的一大拦路虎,拥有着不俗的实力。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球员已在世界足坛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漫画中提到的日本队进入世界杯、本国球员加盟意甲、德甲、英超等在当时看来是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如今都已经实现。中国队在短期内也很难再有足够的底气成为日本男足进军世界杯的拦路虎。


 

本田圭佑已然成了AC米兰阵中的一员大将,而短暂加盟曼联后回到多特蒙德的香川真司也在昨晚的欧联杯上大放异彩,帮助多特在0比3落后挪威奥德队的局面下完成了4比3的惊天大逆转。长友佑都、冈崎慎司、细贝萌等人也都已坐稳了各自队中的主力位置。

 

其实早在J联盟成立之前,日本也有专门的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不过这些工作都是由各地的学校或企业来组织完成,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J联盟成立之后,青少年培训全部由J联盟的俱乐部接手,由职业俱乐部负责,形成一个以俱乐部为核心的网格状青少年培训体系。

 

俱乐部设立的训练中心全部为非营利机构,球员无需交纳培训费。如球员经过培训进入职业俱乐部,俱乐部只需象征性付给训练中心少量的培训费。球员在培训中心接受培训期间,须进入当地的中小学接受普通文化课教育——也就是说,采用了“走训”的形式。

 

于此同时,自2006年起日本足协建立了足球学校,与青少年球员训练中心相似,小球员在里面接受足球技能的培训,其他时间则在学校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同样仍是一贯的“走训”模式的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J联赛对俱乐部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包括三级梯队育成、球员人数在内的青训标准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J联赛建立后,日本也终于一步步从企业足球、校园足球转向了社会足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虽然到如今依然很重视校园体育,但在足球这块的培养上其实 主要还是采用了欧洲模式。


 

在这一思路下,J联盟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旗下的竞赛体系,在既有的U12、U15、U18参与竞夺的J青年杯之外,也细化年龄建立了U13、U14、U16梯队和相应赛事,并积极派遣队伍参与国际大赛的锤炼。

 

毕竟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对青少年的培养要兼顾两者可能到头来两头都做得一般,那就显得不值当。因此,我们需要力往一处使,选定一种模式就将其做得更加深入。在我看来,足球这个项目既然拉美、欧洲以及日本都已经选择了俱乐部青训模式并获得了成功,那么我们不妨还是统一思路,继续深化欧洲模式吧!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腾讯体育,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