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地产第一股”中体产业陨落势现

国内最大的体育产业公司中体产业,正在不断品尝地产领域的苦果。由于旗下多个地产项目运营不善,其正在分批出售多个项目,以弥补资金上的亏空。

2015-08-18 08:35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文/田国宝 0 120099


禹唐体育注:

7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0 冬奥会 举办权后,张家口的房价一路飙升。体育产业与 楼市 的互相促进,似乎已达高峰。但在此时,国内最大的体育产业公司——中体产业,却在不断品尝地产领域的苦果。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中体产业由于旗下多个地产项目运营不善,目前正在分批出售多个项目,以弥补其资金上的亏空。


今年6月份,中体产业公开出售了其西安中体实业公司,将其持有该公司的68%股份以304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西安体育学院,西安中体主要经营西安中体健身广场项目,项目占地38亩,主要有以水上健身娱乐为主的室内外水上乐园以及兼有健身、球类和配套餐饮的健身健美俱乐部。自1998年成立以来,该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已经于2003年停业。


之前,2014年12月,中体产业以2657万元的价格将九江中体置业50%股权出售给另一股东江西中奥置业,截至2014年底,九江中体净资产为1.56亿元,这一转让价格远远低于净利润,中体产业曾一度被质疑贱卖资产。


中体产业在公告中则认为,九江中体旗下地产项目由于去化艰难,处置项目是为了盘活沉淀资产。不过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查阅中体产业年报发现,2012~2014年九江中体净利润分别为2758.55万元、3219.48万元和3998.73万元,且九江中体一直都是中体产业旗下为数不多持续盈利的子公司。


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红利之后,中体产业业绩开始衰退,当年年末,公司净利润从1.98亿元降至0.51亿元,短期借款高达2.91亿元,在此背景下,中体产业就已开始出售公司资产和子公司股权。


2010年,中体产业将上海奥林匹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康都置业100%的股权以7.37亿元价格出售;2010年当年中体产业营业收入总计不过13.67亿元。此外,还陆续出售了北京、惠州和天津等地的项目和资产。


不善体育的中体产业


中体产业成立于1998年3月份,由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沈阳市房产实业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五家发起人共同出资成立,并于当年在上交所上市。


中体产业上市共募集2.5亿元资金,计划用其中2.3亿元在天津、西安、重庆、武汉、太原和桂林等地建中体健身广场,至今只有西安项目建成,其他项目均未正式动工。虽然多数体育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建成,但这些地方均有相关地产项目落地,借开发体育项目发展房地产,几乎贯穿中体产业整个发展历史。


其实成立之初,中体产业身上就流淌着浓烈的地产血液,第二大股东沈阳房产实业占股比例为22.2%。1999年,中国奥委会同意了中体产业使用“奥林匹克花园”这一品牌,当时正值申奥关键时刻,奥运概念在国内影响力较深。


当年,中体产业与广东金业集团共同开发广州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并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全国主要城市进行复制,到2004年,房地产收入已经占到整个公司收入的六成以上。


中体产业房地产主要分两种模式,一种为收购项目公司股权参与项目开发建设,一种为奥林匹克花园品牌与地产项目进行合作分成,其中中体地产和各地方地产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业务;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以下简称为中奥管理)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和信息服务,这类型业务成为中体产业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其多年最为热衷的一项业务。


而在打体育牌的中体产业各项目中,并没有真正与体育场馆开发结合的项目,更多的房地产项目,仅仅是提供一个“奥林匹克花园”的概念。


所谓的中体“奥林匹克花园”,基本上仅仅是体育概念,而且在社区服务普遍提高之后,这种没有实际价值的概念已经难以拥有市场竞争力。在与中体产业合作的奥林匹克花园项目中,项目名称、部分配套设施均冠以奥林匹克名称,部分项目也会植入中体产业旗下的中体倍力健身中心,由此构成了奥林匹克花园所谓地产加运动概念。


比如把项目绿化称之为奥林匹克主题景观或者运动主题公园,把小区内道路称为奥运大道或康体中心,把项目配套的游泳馆、篮球场、排球场称之为奥林匹克培训中心或奥林匹克运动城。


从2009年开始,中体产业的净利润遭腰斩。从2008年的1.98亿元减少至2009年的0.51亿元,房地产销售收入减少了16.28%。这一年,中体产业与万通地产在三亚合作开发了三亚奥林匹克湾项目,但随着2010年中体产业主要负责人更换。


海南省政府对房地产项目供地暂时冻结,导致该项目最终流产。目前,三亚中体奥林匹克湾项目除了一个烂尾的火炬广场外,其余多数土地已经出让给其他企业,从2009年3月启动到2010年底逐渐沉寂,该项目累计投入的7000万元打了水漂,不过中体产业历年财务报表中的应收款项中,均有一笔三亚中体万通奥林匹克置业有限公司拆借的660万元欠款,这注定就是一笔永远无法收回的烂账。


与此同时,其他项目也遭遇不同程度的波折,公司经营业绩大受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由2007年的19.01亿元降至2014年的11.52亿元,其中房地产收入由2007年的14.82亿元降至2014年的5.25亿元。其重要房地产开发子公司中体地产2014年净利润只有45.77万元。


本末倒置的体育地产


中体产业1998年上市后,中体产业股份历经变更,大股东为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持股比例为22.0733%,国家体育总局彩票管理中心持股比例为3.2251%,位列第二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器材管理中心也占有少量股份,其它持股比例超过1%的股东均为机构投资者。


中体产业旗下业务主要有房地产、工程设计与施工、体育等业务。


中体产业相关高管多数也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和体育基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原董事长王俊生和谢亚龙均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主任;现任董事长刘军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外联司处长,并担任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


中体产业相关董事和高管也均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现任董事葛峰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处长,现在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董事顾洋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财务处处长;黄可应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财务中心审计处处长,现任体育器材装备中心财务部主任;监事会主席郑玉春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处长。


但对于国家体育总局而言,中体产业似乎更像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多年来,除了房地产和体育赛事盈利外,体育场馆运营和休闲健身两个板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从成立至今,一直没有形成规模。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其房地产板块的颓势,更导致公司收入骤减,2007年高峰时营业收入高达19亿元,2014年已经缩减到11亿元左右。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和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双双为负,债务为2.54亿元。


2014年下半年,因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无法兑现注入资产的承诺,导致中体产业股价大跌,同时大股东宣布将在三年内出售其所持有中体产业所有股份。


在中体产业16家主要子公司中,净利润超过千万元的有中奥管理、九江中体、中体竞赛、中航服务四家公司,而九江中体已经售出,随着房地产板块问题频现,中奥管理的后劲已经明显不足,未来能够支撑其业绩的产业已然不多。


本文转载自中国房地产报,原标题:“体育地产第一股”中体产业陨落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