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选秀,绝不是作秀

今年,是CBA实行夏季选秀的第一年,昨天,CBA与WCBA的元年选秀训练营已经全部结束,所有准备参加选秀的大学生球员在训练营中接受了多项测试。

2015-07-28 16:00 来源:禹唐体育 0 65927


禹唐体育注:

今年,是 CBA 实行夏季选秀的第一年。昨天,CBA与WCBA的元年选秀训练营已经全部结束,所有准备参加选秀的 大学生球员 在为期两天的选秀训练营中接受了多项测试。

 

决定举办CBA选秀,篮协的本意很明显,就是模仿NBA的选秀制度从而可以使CUBA/大超联赛与CBA衔接地更为紧密,而CBA的制度也向着完善的NBA体制进一步靠近。而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种种情况或许和篮协原先预期的略有出入。

 

差在哪儿?

 

本次训练营由篮球名宿柳继增和单涛带队,内容包括强度投篮、速度耐力测试、技战术训练以及分组对抗等。在第一天的折返跑测试中,按照CBA联赛的要求,身高1.95米以下的球员62秒达标,1.95米至2.05米的球员64秒达标,2.05米以上的球员66秒达标,测试结果出来后,我们发现17名球员无一人达标。

 

“下半场明显跑不动,防守强度、质量都在下降。”场边观战的教练指出。第四节,一方的两名内线球员根本没有回到本方半场参与防守。“这在职业联赛中根本不可能出现,谁都知道防守才是立足之本,在场上不回防,一定会被教练狠批的。”

 

除了体力,体重与力量这一块大学生的表现显然也无法使职业队的教练感到满意。在卧推负重和深蹲负重测试中,最后的结果显示在17名CBA选秀球员的测试结果中,有9人未过及格线,及格率低于5成。

 

在观摩最后一天的对抗赛时,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冯圣森给几位教练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外线5投4中,个数和命中率遥遥领先其他选手。“小伙子篮子很准,但是身体太吃亏了。”资料显示,冯圣森身高1.88米,体重只有75公斤。

 

而同样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街球明星曹芳,在接受浙江广厦队的试训时,也同样感受到了自己与职业球员身体素质上巨大的差距,他们显然要比电视镜头中的要强壮得多。就像李春江说的那样,大学生因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训练因此离CBA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

 

体重、力量以及体力等问题尚能通过训练来弥补,但大部分大学生球员的身高问题则显得更让人无奈。或许我们可以说当年博伊金斯、艾弗森、内特罗宾逊不也驰骋NBA多年,但我们也必须承认除了他们之外,NBA绝大多数仍是长人的天下。

 

而小矮个们要想在这样的职业赛场生存,也需要他们拥有过人之处。博伊金斯与艾弗森技术娴熟、步伐灵巧又快速,内特罗宾逊身体爆发力惊人。当然如若他们站在我们面前,那种感觉就像面对一座小山,壮,也是想要混迹职业赛场所必不可少的。就算是陈江华,当年除了拥有惊人的速度外,可还有着大风车扣篮的能力。

 


身体素质当然不是大学生球员与职业球员唯一的差距。与出自各梯队的职业球员相比,大学生球员从小经历的正式比赛并不多,由此带来的技战术素养与比赛经验从起点上已经落后于从各梯队逐渐向上爬的职业球员,这对于已经二十多岁的他们而言,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不足。或许大学生球员的学习能力不弱,但想要弥补这些不足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依然不小,毕竟他们已算不上年轻。

 

就像华南球队代表透露的那样,在不久前看过所在俱乐部青年队参加俱乐部杯后,“明显可以感觉到十几岁的孩子们打球比他们(大学生)球员有体系,他们打得太随性。另一方面,有的球是战术跑出来了,球处理有问题,比如没传到位,或者选择不合理。”该代表也分析,可能跟队友之间不熟悉有关,“毕竟是场选秀,每个人都想表现自己。”

 

为何不能完成从大学到职业的无缝衔接?

 

当看到我们自己的联赛想要与大学生联赛进行对接后,我们显然是十分期待的,但现实也让我们知道了CUBA离NCAA还有太大的差距。而导致两者差距的与其说是两个联赛本身的问题,还不如说是中美两国在大学之前的培养体系的差距所造成的。

 

我们多多少少都听说过最近两届NBA的常规赛MVP凯文杜兰特与斯蒂芬库里的成长史。就杜兰特而言,他可以8岁接触篮球,11岁开始参加各级别比赛。Charles Craig、Taras Brown这样的业余教练会以各种严格的训练来磨砺他的技术。

 

杜兰特被要求不能打非正式比赛、每天8小时训练、每天抄6个投篮步骤500遍、每天爬陡坡一百个来回甚至仰卧抓着实心球做投篮姿势一小时。而杜兰特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并打出声誉也不是在NCAA,而是在著名的橡树山高中。


 

而另一边的库里,则是从小被老爸开着车灯打着自家的篮球场一遍遍练习运球、投篮、上篮。其实NCAA之所以能无缝衔接NBA,说到底还是归功于大学之前美国出色的青年篮球生态。在美国,小球员们从六岁开始就有机会接触地区联盟、旅行联盟、美国业余运动学联合会等篮球赛事组织。

 

而在美国业余运动学联合会又按照不同年龄进行分段,如果足够出色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年龄组进行比赛。而比赛的频次一般为一年40-70场,不可谓不多。通过训练与比赛,球员们从小就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与较高的战术素养。当然比赛只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其中各支球队的教练则大多打过NCAA的比赛,对球员身体、技术、战术素养等有着很深的理解,这对于球员的长期发展无疑也是十分有利,若想要在长大后成为职业球员,在这些教练的指导下也会少走很多弯路以至于通过NCAA达到无缝衔接。而这样完善的生态系统之后,各种技术与后勤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完成这样的生态系统,我们显然还差得很远,而这,也恰恰是关键所在。缺少了这样的生态系统,也不免导致我们的大学生球员总体的竞技水平较为有限。看到这个最重要的关键问题之后,剩下的则相对次要了许多。

 

从球员薪水上而言,CBA选秀的状元也才30万年薪,这对于许多出自名校的运动员而言吸引力并不那么强。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参加选秀的球员只是把其当做众多出路中的一条。毕竟在传统的理解中,成为运动员仍然只是吃青春饭,比起企业、政府等工作仍显得不那么受人尊敬,因此或许家里也并不那么支持大学生球员进入CBA的赛场。

 

在竞争高度激烈的职业联赛中,出自各级体校与梯队的职业球员从小就只有一个目标——成为职业球员,进入CBA的一线队。本来就缺乏锻炼的大学生球员目标精力还不那么集中,那么他们与从体校、青年队上来的球员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在教练方面,据统计,CUBA的带队教练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都是兼职教练,体委系统的篮球专职教练员占百分之二十以上,而剩下的就是校内体育教师的专职教练,相对而言带队经验与能力都还稍显欠缺。

 

教练与教师原本就是两个职业,但如今国内许多高校则都是以兼任的形式出现。大学教练本身的能力与职业教练相差过大,无论是对球员的身体训练计划、技战术素养磨砺还是对球员篮球生涯的长期规划上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由此导致许多大学生球员不适应CBA的训练计划也是很自然的结果。

 

改变不易

 

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中国篮球框架构建上的种种问题,但当我们切身处地考虑改革的时候,又谈何容易?当CBA各队拥有各自梯队时,当体校吸纳了许多优秀的篮球苗子时,当我们仍然把学习好看做青少年优秀的唯一标准时,谈改革都是纸上谈兵。


 

想要培养完整的篮球生态系统,实现学生球员到职业球员的无缝衔接的第一步,就是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篮球培训甚至体育对于塑造孩子们性格与能力的重要性,关于体育教育的问题,我们因为篇幅关系并不会在此进行详细阐述,但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为什么华尔街的精英中有那么多校队队长呢?笔者窃以为我们的文化仍无法对其进行深度的价值认同。

 

当有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从事到体育中,有了受众,就自然有了自发性的各种赛事,当赛事影响力增强,就会有赞助商等投入资本使其规模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之后国内篮球生态系统就慢慢得以生成与发展。当然我们说得很简单,但实际操作中一定也会面临种种困难,不过无论如何,只要有需求,这样的生态系统成立是大势所趋。

 

CBA开始进行选秀并不是所谓的作秀,无论是否有大学生球员通过这样的选秀被选上,选秀设置本身对于国内篮球氛围的改善或者我们之前提到的建立篮球生态系统而言一定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这起码证明篮协与更多高层对大学生篮球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学生篮球更加重视。


这,并不仅仅是篮协与相关高层的个人选择,而是大众对于青少年培训关注度的进一步提高这样一种趋势的有力证明。当大家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青少年身上时,这项事业的未来就充满着希望。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北京晨报,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