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的逆袭之路能给国内体育赛事什么启示?

近日,国产电影又一次占据了热议话题,票房上也屡创纪录。而比起国产电影的火爆收益,中国国内的职业联赛却仍面对着收益不佳甚至赔本赚吆喝的现状。

2015-07-21 13:11 来源:禹唐体育 0 140073


禹唐体育注:

近日,国产电影 又一次占据了热议话题,票房上也屡创纪录。而比起国产电影的火爆收益,中国国内的 职业联赛 却仍面对着收益不佳甚至赔本赚吆喝的现状。作为体育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或许可以从国产电影的“逆袭”之路上,得到某些启发。


这几天,国产电影再一次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7月18日,电影大盘收获4.35亿创造全新的单日大盘记录,《捉妖记》以1.8亿票房创造新的华语片单日票房纪录,《煎饼侠》再收1.49亿成2D华语片单日票房纪录,《大圣归来》累计票房4.05亿创下国产动画最高票房纪录。虽然部分影片的票房与影片质量或者说口碑并不相称,但各种纪录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国产电影市场的崛起已经实现。

 

比起国产电影的火爆收益,中国国内的职业联赛却仍面对着收益不佳甚至赔本赚吆喝的现状。作为体育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或许可以从国产电影的“逆袭”之路上,得到某些启发。

 

在很大程度上,两者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所处的位置是类似的。它们都占据着人们的闲暇时间、以感染或娱乐观众为主要功能同时刺激着人们为此进行消费。而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又何尝不是一部精彩绝伦而又无从剧透的大片呢?

 

在内容构成上,两者也确实有着许多可以类比的地方。你可以是黄渤的粉丝,我可以是上港的球迷,同样有粉丝效应;你请的知名导演,我请的顶级教练,同样有演员或球员阵容的讲究;你需要包装宣传电影,我也希望制造话题打造精品赛事;你需要院线,我需要电台场地等等。

 

除了电影与职业体育赛事本身的相似以外,国产电影与中国的职业体育赛事也有着类似的处境。国产电影质量仍无法与好莱坞的顶级商业大作相媲美,运作上比起世界顶级水平仍有不足。而欧美知名电影人或制作方,则是众多国内电影人的指路人与导师。


 

与之类似,中国的职业体育赛事在内容质量与运作上也仍有许多不足,而欧美知名的俱乐部或联赛运营方同样也是中国体育人重要的导航者与参考。毕竟在娱乐与体育这一块,我们确实是一直在向西方进行学习,在这个阶段我们并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至于如何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则是之后的事了。

 

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203.63亿元;全国城市影院达到5730家,银幕总数超过2.8万块。平均每日票房过亿、新建影院4家、增加银幕26块,良好的势头使整个中国电影圈呈现一派繁荣景象。那为何中国电影业可以兴起呢?中国职业体育赛事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借鉴呢?

 

1991年,得益于当时人们娱乐方式的匮乏以及对精神食粮的渴求,电影票房的年收入达到24亿元。但随着电视普及度的提高、电视内容的丰富以及盗版电影的猖獗,中国电影行业不断步入低谷。到了1999年,年票房收入仅8.1亿元。

 

到了2002年,为了挽救濒死的电影行业,应对WTO之后进口影片对国产电影的冲击,国家开始推行电影产业化改革,允许民营、外资进入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环节。政策上的改变无疑是对中国电影行业一次强有力的刺激,而之后的事实也说明确实如此。

 

而近年来,《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具体方案》等一系列体育产业的政策条款陆续出炉,既彰显了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也为国内体育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同比美国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支持措施中,还包括给予职业体育“反垄断豁免”、利用税收政策鼓励建设体育场馆、给予职业体育版权保护政策以及给予业余体育经济资助政策等,这些鼓励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各个主体产业的良性发展。

 

反观国内,国内的体育产业在不同主体之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这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资源投入等方面给予持续性引导,而体育赛事主办方与赞助商们也期待着政府能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当国产电影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这无疑刺激越来越多的行业人才也投入其中。老导演在新技术上不断实践并加入自己的阅历与经验,年轻导演则在剧本和创作方式上不断创新,而电影导演的年轻化趋势也确实已经体现了出来。无论是从作者到导演的郭敬明、韩寒,还是演员转型导演的徐峥、邓超,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随着电影行业的兴盛,演员的基数也越来越大,而他们在国际上抛头露脸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另外,他们也将对自身的话题营销与媒体推广看得越来越重。当然除了导演与演员这些台前的从业者,更多更专业的幕后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随之而来的则是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与经验。

 

就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表示的那样,电影创作生产多样化局面的形成,得益于产业化政策的积极推动,得益于多主体投资的活跃格局。电影创作的繁荣促进了电影市场的活跃,电影市场的活跃又进一步催生了电影创作的不断创新,形成了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而中国体育的主体投资环境与政策目前已经到位,内容与技术上其实也并不差,而最欠缺的,其实是懂得打造赛事品牌、进行赛事推广的体育营销人才。

 

这部分的营销人才本身并不负责比赛的内容。拿电影类比,在电影中,涉及广告的植入,到底是映前还是影片中还是单独拿电影素材作为广告都很有讲究。而光是拍完电影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要面对的就是档期与院线问题。找准档期使竞争力最大化自然必不可少,而在中国,院线对电影的掌控力十分之强,如何排挡直接影响到一部电影的票房,因此影片拍摄完之后到上映之前和院线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部分影院根据观众喜好也就是市场需求来进行排片,而大多数的则是经理直接负责。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既沟通电影制作方、发行方,又联系各大影院安排黄金档期,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另外通过院线,也可以进行捆绑销售、联合促销等活动。

 

除此以外,即使排上了档也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各大媒体线上的联系与推广、各种社交渠道的曝光与话题制造,利用明星的光环组织主演进行巡回活动,以及资源整合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有经验的营销人才。

 

而在职业体育赛事这块,又何尝不需要如此呢?如今国内公司纷纷耗费巨资拿下NBA、英超等顶级资源,但相关运营经验的缺失使他们并不能保证在耗资如此巨大的前提下获利,而中超、CBA等本土联赛的商业潜力又亟待开发。

 

将这些顶级资源转化成收益,实实在在地让赞助商与版权商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反作用于国内的职业联赛,为其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健康完整的体育产业链,真正地为中国体育产业出力,这些都离不开体育营销人才的付出与努力。所幸,禹唐体育已经并将继续在体育营销的路上不断前进。


本文系禹唐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