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卖手环的咕咚说要转型运动社交了,就因为申波说智能手环会消失?

咕咚CEO申波认为智能手环将被智能手表替代,Fitbit 靠硬件盈利模式在中国走不通,他的逻辑是什么?

2015-07-07 16:20 来源:钛媒体 文/宋长乐 0 22322


禹唐体育注:

智能手环在最近一两年可谓是十分火爆,作为可穿戴设备中门槛最低、最容易让给用户体验的设备,智能手环也让众多厂商纷纷瞄准这一市场,带来了丰厚效益。而在今年6月,美国智能手环制造商 Fitbit 更是成功上市。就在这样火热的情况下,曾以“咕咚手环”获得一大票狂热粉丝的咕咚却决定“逆行”,从硬件转向 运动社交 平台。因为在咕咚CEO申波看来,智能手环迟早会消失。


似乎从2013年以来,创业公司和各大手机厂商,在手腕上的战争就从未停息,各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层出不穷,而前不久 Fitbit 成功上市且首日股价暴涨50%,成为可穿戴市场第一股之后,为可穿戴设备市场又增添了一缕东风。近日,在咕咚组织的媒体沟通会上,鲜少公开露面的咕咚CEO申波,针对当下可穿戴设备市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国内,咕咚算是比较早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厂商,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用户眼中形成了“咕咚手环”单一认知,不过伴随着智能硬件市场的火热,咕咚也受到了资本的热捧,钛媒编辑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咕咚近几年的大事件:


2010年,咕咚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当时获得了盛大2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推出第一款运动监测产品“咕咚健身追踪器”;


2012 年,咕咚推出APP“咕咚”,尝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模式;


2014年3月,获得深创投领投的6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接着推出了二代手环产品,并且开始推手环“ROM”概念;


2014年11月,完成B轮3000万美元融资,此轮投资由SIG和软银中国共同投资,用户达到2000万,估值1.5亿美元;


2015年6月,用户达到3000万,日活跃200W,重心快速转变,抛弃硬件,转向运动社交平台。


硬件转向运动社交平台,咕咚本质是运动数据公司


此次沟通会上,咕咚CEO申波不只一次提到咕咚下一步的目标是要做“全民运动社交平台”,其中主要包括运动社交、运动O2O、运动大数据三个版块,意欲满足用户在运动前后的需求,形成运动产业的闭环系统。言外之意,咕咚打算抛弃硬件,专注做平台了,这样一家靠硬件起家的公司,为何会突然转换路径?对此,申波总结了三点原因:


第一、2015年咕咚用户量3000万中,数据显示有95%的用户是软件用户,咕咚完全可以定义为一家软件公司;


第二、根据年初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3.64亿,未来十年有望增加到5亿左右,消费潜力巨大,意味着互联网运动产业拥有万亿规模的价值链,这条价值链目前缺少足够的硬件设备提供商、运动产品提供商、移动支付合作商、健康服务供应商,这恰恰是咕咚的机会;


第三、硬件只是咕咚获取用户的一种方法,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如果软件、硬件、平台、服务都做的话,产业链拉得太长,所以咕咚会选择最擅长的,做软件服务平台以及O2O和智能化。


据悉,咕咚目前正在尝试和全国范围内运动健身场馆合作,试图把“场馆智能化”和“活动”功能结合,将运动健身场馆真正纳入运动社交。今年,咕咚已经举办了线上马拉松、跑马季、城市领跑者等线下运动社交活动。


申波还提到,咕咚成立之初的目标是打造SNS社区,硬件只是一个获取用户数据的载体,所以咕咚本质上是一个运动数据公司,而之后做咕咚APP、咕咚ROM,都在逐步适配更多的品牌手环,这样即使不做硬件也可以直接和硬件厂商合作,用户的产品选择性更多。


事实上,咕咚以社区用户作为硬件的第一批消费群体,与小米从发烧友ROM社区到手机厂商的模式极为类似,唯一不同是小米推出了79元的手环搅局市场之后,还想要凭借硬件来占据市场,咕咚则是直接选择放弃硬件。


Fitbit 模式在中国行不通,智能手环将会消失


前不久,美国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上市,估值62亿美元,成为穿戴设备领域第一个IPO案例。其招股书显示,Fitbit 去年出货量达到1900万,营收为7.45亿美元,净利润为1.31亿美元,其中99%的营收来自硬件。申波在肯定Fitbit的成功的同时,却认为Fitbit 靠硬件盈利的模式在中国走不通。


“国内外智能手环市场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国外市场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很好,并没有猛烈的价格竞争,但是如果换到国内,如此激烈的价格战,想通过硬件赚钱相当不易”,他说。


这或许也是咕咚放弃做硬件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不只是手环,国内手机厂商们的价格战显得更为疯狂,不依赖硬件盈利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策略。所以,申波认为未来智能手环不扩张功能的话将会消失,因为现在智能手表已经完全覆盖了手环的功能,他还提到智能手环消失的两个途径:1、做得更小,整合到其他可穿戴设备当中;2、转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未来会被智能手表所替代。


而根据钛媒编辑对身边手环用户的调查,他们在使用智能手环时,有以下几个情况:


1、价格低,买一个尝鲜之后,一段时间就扔在一边;


2、手机忘记带觉得天要塌了,手环则不会,甚至有时候想不起带;


3、为了监测运动,几乎每天都带,但经常出现数据不准确;


4、经常用的就是检测睡眠、计步,手机自带功能就可以满足。


从以上四点不难看出,手环并不具备很强的用户黏性,除此之外令钛媒编辑意外的是,手机自带计步功能也是智能手环的竞争对手。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还针对这点做了研究,研究表明智能手机的计步应用精度已经足够高,在精度上完全可以媲美可穿戴设备,甚至更优。研究报告中对多款APP的计步功能进行了统计,误差在-6.7%到6.2%之间,而可穿戴设备的误差在-22.7%到-1.5%之间。由此可见,手机本身就是一款通用的健康追踪设备,并且用户黏性非常之高。


事实上,手环以及运动健康APP监测数据不准确一直被用户所诟病,如果再加上天气、建筑遮挡、时钟校准等原因,APP从手机系统底层获取GPS数据本身就存在很大误差。咕咚既然声称自己是运动数据公司,如何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咕咚App”最新5.9 Android版新增的“BPTO算法”就是力求让用户在GPS运动(如走路、跑步、骑行)过程中获得更精准的GPS轨迹。申波解释道,”BPTO算法“去掉了软件硬编码,采用的是“机器学习”方式,从咕咚已有的海量运动数据中发现规律,动态检测GPS轨迹上的异常点,并进行精准纠正,能够将总里程误差能压缩在2%以内。


接入第三方硬件,面临哪些挑战?


“虽然咕咚确实不打算做自己硬件,但是会选择接入第三方硬件产品”,申波再一次说道。早先咕咚就与Jawbone、华为、三星等厂商合作,将它们的智能穿戴设备接入咕咚APP,未来还会接入更多产品。


但是不久前钛媒编辑与一位专注运动健康APP的创业公司CEO交流时,他认为硬件接入数据是苹果、谷歌系统层面该做的事情,因为目前接口标准不统一,只有巨头才玩的转。


申波的观点是,苹果、谷歌搭建的是管道,只是一个框架。面对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有很多种接入方式,技术上不存在障碍,可以一家一家去谈。不过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是与苹果Healthkit、谷歌Android Wear 平台抢地盘的节奏,不仅如此,咕咚还将与目前市场上诸如乐动力、Nike+ Running、春雨计步器等运动健康APP产生直接竞争。除此之外,微信也在不断接入和构建一个基于熟人的运动生态闭环,如此看来,留给咕咚的市场空间和时间还有多少呢?


更为关键的是,咕咚要做运动O2O,搭建更多的运动场景,意欲实现的是帮助用户解决比如场馆、教练、设备等方面的问题,恰恰是赶上了体育O2O的风口。但不可否认的是,如黄健翔的动吧、运动健身应用初炼等平台一样,同样面临去中心化、社交化等痛点;其次,线下资源的争夺和线上的配合,也将是各方面临的博弈,毕竟只有整合线下的资源才能真正解决用户运动健身最根本的问题。


最后,申波透露了咕咚的用户群体情况,核心用户在22岁到35岁之间,大多数是上班族,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男女比例是六四开。他还说调查显示钱越多的人越喜欢运动......终于找到不爱运动的理由了。


本文转载自钛媒体,原标题:咕咚CEO申波:Fitbit 模式在中国走不通,智能手环将消失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