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赞助商“红牌”,受伤的只是林丹和尤尼克斯吗?

这张来自赞助商的“红牌”,非但让无数观众感到遗憾,更是再次揭示了国内体育赛事在商业运作方面的不成熟。

2015-06-15 11:30 来源:凤凰体育 文/凤凰体育特约评论员方正宇 0 44558


禹唐体育注:

林丹签约日本品牌尤尼克斯已经不再是新闻。苏迪曼杯等大赛的亮相也意味着这样的合同得到了国家队的许可,但就在近日,中国的羽超联赛却给这样的“组合”亮出了“红牌”。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呢?而这张“红牌”背后,也只能是多败俱伤的结局罢了。


新闻背景:羽超联赛半决赛首回合比赛中,因为球衣赞助商问题,代表青岛出战的林丹,在比赛开始前被告知不能上场打比赛。“打国际比赛大家都能协调,为什么来到中国联赛突然说不行?”林丹质疑。


自从去年底与尤尼克斯签订天价合同之后,林丹就始终身处各家赞助商明争暗斗的漩涡之中。先是在苏迪曼杯期间,国家队赞助商李宁要求遮挡林丹身上的尤尼克斯商标。如今在羽超联赛开赛前夕,又传出了赛事赞助商威克多阻止林丹参赛的新闻。这张来自赞助商的“红牌”,非但让无数观众感到遗憾,更是再次揭示了国内体育赛事在商业运作方面的不成熟。


像这种多家赞助商围绕一名选手展开争夺的情况,在国际体坛其实并不鲜见。以人们最熟悉的足球领域为例,新科欧冠得主巴塞罗那的主赞助商是耐克,但球队头号球星梅西却属于阿迪达斯阵营。情况在皇马那里则出现了颠倒,球队赞助商是阿迪达斯,可C罗脚下却穿着耐克的球鞋。可见当选手和球队都有权独立选择赞助商时,就很容易出现竞争品牌“共用”一名选手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竞争品牌之间自然会产生各种矛盾。比如在备战世界杯、欧锦赛等大赛的过程中,某些国家队会要求部分球员遮挡球鞋上的商标,原因则是其个人赞助商与国家队赞助商并不一致。而在球员一边,却未必完全服从这种管理,有时也会以“擦边球”方式来展现其个人赞助商的商标。


但无论利益冲突多么激烈,在商业运作足够成熟的体育领域内,此类矛盾很少产生“鱼死网破”般的后果,往往以多方相互妥协来收场。包括中国体坛也曾出现过一个经典案例——在姚明刚刚加盟NBA的时候,百事可乐成为他个人的赞助商。与此同时,中国男篮的赞助商则是可口可乐。结果在可口可乐的包装上,出现了多名中国男篮球员的身影,其中最醒目的正是姚明的肖像。由于此举导致百事可乐的利益受损,结果姚明选择起诉可口可乐侵犯肖像权,索赔金额则是具有象征性的1元。但这样一次看似剑拔弩张的对抗,却有着“大团圆”般的结局:非但官司以和解方式结案,而且几年之后,姚明在与百事可乐约满之后就转投可口可乐旗下,进而实现了个人和国家队在赞助商上的统一。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商业品牌争夺选手的过程中,对抗固然重要,但只有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多赢”。以林丹目前陷入的这一场纠纷为例,从表面上看,作为尤尼克斯的直接竞争对手,威克多利用赛事赞助商地位阻止林丹出场似乎是在维护自身权益。可问题在于,当头号明星林丹无缘出场时,羽超季后赛的商业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势必导致威克多这个赛事赞助商同样成为输家。


再进一步看,当威克多赞助了羽超联赛之后,就禁止参赛选手身穿其它品牌的球衣,这一规定本身恐怕也有不合理之处。继续以人们熟悉的足球为例,作为世界杯的赞助商,阿迪达斯可以独家垄断比赛用球,却无权要求所有参赛球队都必须身穿“三叶草”。因为即便是被认为专权腐败的国际足联,也知道不能独自霸占全部的蛋糕,而是必须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利益可沾,才能长期提升世界杯乃至足球运动的商业价值。


而在中国体坛的其它职业联赛中,也会采取更温和的态度来处理赞助商之间的冲突。比如在上赛季的CBA联赛中,中国篮协将8个特许贴标鞋名额开放给球员,每个名额售价30万元,获得名额的球员可以在训练和比赛期间穿着非联赛指定鞋,同时须对竞品标识进行完整遮盖。或许,中国篮协的这一做法也谈不上尽善尽美,但至少在维护赛事赞助商利益的同时,还是给了球员和俱乐部一条出路,避免赛事本身受到商业纷争的干扰。


相比之下,中国羽协在处理同类问题时则显得过于短视。与足球、篮球等运动相比,羽毛球运动的商业开发要落后得多,导致羽超联赛寻求商业赞助的难度更大,谈判过程中的筹码也相对有限,因此才不得不在某些条款上完全屈从于赞助商的意志。但换个角度来看,倘若只是一味迁就赞助商的利益,仅仅盯着羽协自己手中的那块小蛋糕,为此不惜牺牲所有赛事参与者的利益,那么蛋糕就永远做不大,未来在赞助谈判上也会继续处于弱势,从而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巧合的是,在羽毛球项目上处理不好赞助商问题的协会,倒还不只是中国羽协这一家,其它国家那里也出现了类似的风波。在2013年苏迪曼杯半决赛上,丹麦男双搭档鲍伊、摩根森曾战胜“风云组合”,代表丹麦队拿到了唯一的1分。但在今年举行的苏迪曼杯上,他们两人并没有出现在丹麦队的阵容中,至于原因则让人匪夷所思——包括他们两人在内,丹麦队内有多名选手接受了某家曲奇品牌的赞助,而该品牌恰好是赞助丹麦队的另一曲奇品牌的竞争对手。于是为了这场“曲奇之争”,丹麦队不惜开除多名主力。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过去几届比赛中还能给中国队制造出一点麻烦的丹麦队,本届比赛却止步于四强之外。


这种“多败俱伤”的结局,更像是针对中国羽协提前发出的一种警告。或许,中国羽协现在还是习惯用“维护赞助商利益”、“林丹中途加入”之类的理由进行辩解。但这些具体的规则和细节其实都不重要,真正的关键,在于体育行业管理者是否具备全面考虑各方利益的思维方式。如果屁股坐歪了,脑子也想歪了,那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文转载自凤凰体育,原标题:不让林丹穿日本品牌,结局将是多败俱伤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