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热潮成就一个千亿产业,马拉松成资本圈时尚新标签

跑马拉松,乃至奔赴世界各地跑马拉松,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富人的标签之一。

2015-05-14 08: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周鹏峰 王子霖 浦泓毅 0 101418


禹唐体育注:

跑步 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马拉松似乎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资本圈时尚者的标配。刚刚辞职创业的毛大庆说道,跑步潮刺激创业,而创业潮的到来,又会掀起中国更高的马拉松潮。而马拉松的这个热潮也成就了一个产业。李宁公司跑步事业部总经理曾翔说道,如果再加上相关的赛事、赞助、健康、医疗等,与跑步相关的潜在市场规模也许高达几千亿。


年过60的田同生(他是中国马拉松教父,他影响了毛大庆郁亮,他说让私奔变成约跑,他是田同生,《田同生:毛大庆郁亮的马拉松教父》)是国内一位马拉松运动推广者。今年4月20日,第119届波士顿马拉松赛开跑,田同生顺利拿下第三块波马奖牌,参赛次数随之增至53场。


稍早前,4月13日,巴黎。潘石屹、张欣夫妇在新浪微博上晒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在终点,夫妇激动相拥。


跑马拉松,乃至奔赴世界各地跑马拉松,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富人的标签之一。


风潮就是如此富有戏剧性。


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设马拉松比赛,42.195公里成为该项跑步赛事的距离。一百多年后,这项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运动赛事在中国飙升的热度,让善用摇号的北京,都不得不再次祭出这一“法宝”。


资料载,2011年北马3万个名额6天内报满;2012年缩减至4天,2013年仅用了半天时间,去年北马则不得不开始采用了摇号的方式来决定参赛资格,2014年上海马拉松更是出现了230万人争夺1.8万名额的盛况,中签率不足1%。


戏剧性风潮


仅是几年前,如今在国内如火如荼的马拉松运动还是另一番情境。


2010年10月的最后一天,雅典第28届马拉松开赛,这一天颇具纪念意义,因为距离希波战争,也即马拉松的缘起,正好2500年。


在12000多名参赛选手的大部队中,田同生和20多位来自中国的跑者给这项西方兴起的体育赛事带来了东方色彩。彼时的中国,仅有十余场马拉松赛事。


“太难了,组织这20多个人,通过电话、博客等各种方式花了一年多才凑齐”,田同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5年前的经历时依然不忘彼时的拮据,“酒店、机票等费用对业余马拉松跑者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当时AA制,整个行程都是拼饭、拼车、拼酒店拼出来的。”


田同生,北京略博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如今他更为外人所熟知的身份是马拉松跑者,完成了包括柏林、东京、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和伦敦马拉松在内的53场马拉松,是中国60岁以上跑者中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第一人,致力于跑步运动的推广。


改变像在转瞬之间。


2014年芝加哥马拉松结束后,田同生与众多参赛企业家参加庆祝酒会,酒会中,凯悦酒店全球CEO马赫澜演讲说道,以前对中国企业家的印象标签是“茅台”,而今则是马拉松,这被认为与田同生在富人群体中努力推广跑步密不可分。


自2008年偶然开始跑步,田同生见证了跑步这项运动近年来在中国的变迁。2008年,王石登山为外界乐道,也让富裕人群乐于尝试跟随,田同生是其中一个,不过在攀登西藏一座高峰时,田同生并未成功登顶,为此,田同生开始跑步练体能。


起始的境遇显得颇为孤单。“开始在健身房跑,后来到朝阳公园跑,发现周围都没有共同语言,那个时候跑步的大多数的是退休职工,因为他们有时间,跑步方便,也有的人跑步健身是因为很难报销医药费,也有的人参加跑步活动是奔着跑步活动举办方免费发放的鞋、衣服,白领很少。”田同生说。


作为咨询公司创始人,田同生说他的主业是帮有钱人变得更有钱,不过当有年轻人问,“田老师,您能不能帮我们这些没钱的人变得有钱?”田同生说,他无法让穷人变得有钱,但这一问启发了他带动富人跑步的念头。


田同生随之将这一念头付诸行动,截至目前,田同生已直接或间接带动了超过100多位知名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加入跑步行列,这其中包括万科集团总裁郁亮,以及万科前副总裁、现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


杠杆的力量


郁亮目前每周跑五次,每次5-10公里;联想集团副总裁魏江雷每星期跑50公里;潘石屹、张欣夫妇刚刚完赛马拉松,越来越多的企业大佬加入到跑步行列。


在最近胡润百富联合民生银行发布的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显示,超高净值人群愈发重视健康管理,而跑步俨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跑步圈内并不夸张的一种说法是,跑马拉松,甚至奔赴世界各地跑马拉松,如今已是富人的一种时尚标签。


刘更富,四川戈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4月13日与几百位中国跑友一道完赛平壤马拉松,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颇为自豪地说,“不去跑平壤马拉松会非常遗憾。”


这个开始跑出中国的董事长,半年前常有的身份是“麻友”。随后的半年,从无到有,他已迅速完成了10个马拉松。


身高不到170cm的刘更富,体重一度接近190斤,从“麻友”变身为“跑友”后,刘更富至少减重30斤,他说,跑马拉松最大的收获是引领了一种时尚,更健康。4月18日,成都双遗马拉松,刘更富带领近120人一同参赛,仅半年前刘更富还“一个跑马拉松的人都不认识。”


更多的刘更富,更多的郁亮、毛大庆等知名职业经理人或企业家犹如杠杆,撬动了更多人加入跑步大军,榜样的力量无穷。


与之相随的是,中国马拉松赛事升温态势明显。3月15日无锡马拉松;22日重庆、福州;29日郑州、苏州、南京;4月12日上海;19日扬州,义乌……马拉松赛事如火如荼,一线城市马拉松参赛资格如今更是一票难求。


“马拉松像是在两年前平地而起。”毛大庆近日在出席北京一跑步文化推广活动时说。过去两年半毛大庆已完成23个马拉松赛事,发展了一两百人加入跑步行列。


郁亮、毛大庆等,也让中国的房地产业成为推广跑步运动的排头兵。在2013年举办了两场试验跑之后,万科2014年主办的城市乐跑爆发式增长至61场,极大地推广了跑步运动。


田同生估计这60余场乐跑赛事起码有二三十万人参与,受影响的人更多,“从每个人的家庭到微信朋友圈,影响力甚至可达到上百、上千万人,这就是企业平台影响力发挥的作用。”


跑步运动的兴起甚至也在改变很多开发商思路。比如很多房地产商在小区里做了健身跑步道,把跑道做成不同颜色,并同行人和车辆分开,实用又美观。


体育用品公司也是跑步运动推广的必然主力。目前李宁公司一年开展十站李宁10K跑步活动,约有6万人参加,今年李宁公司开始和小米运动APP合作,开展线上虚拟跑步比赛活动。


精神共鸣


跑步乃至马拉松赛事为何受热捧?田同生认为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人均GDP的稳步增长,马拉松是一个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的体育项目,稳步提升的收入水平给马拉松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互联网、智能手机,特别是微信的出现被认为是跑步潮起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关于马拉松的消息、照片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转发,可以获得最快速、最广泛的传播。”田同生说。


毛大庆则认为跑步潮的出现与社会思想形态的变迁有着重大的关联。“当我们崇尚奢侈品,崇尚LV包,比谁有钱的时候,很少出现跑步潮,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崇尚精神,崇尚去物质的时候,跑步潮就出现了。”


刚刚辞职创业的毛大庆还将跑步潮与创业潮视为关联的时代特征,他说,跑步潮刺激创业,而创业潮的到来,又会掀起中国更高的马拉松潮。据称,美国70年代跑步潮之后亦曾出现创业创新潮。


“因为马拉松40多公里,是一项感知心灵的运动,没有谁是你的对手,很多人创业是源自内心的召唤,超越自己。创业之路就是一场马拉松。”毛大庆说。


实际上,跑步潮本身亦孕育着很多创业机会,也成为众多人会友的方式。


比如6628运动社交平台,其发起人兼同道会创业活动直播平台董事长陈良洪说,6628的运动理念就是商务人士应该养成健身、运动的习惯,如今6628已建立了专门聚集创业、投资人、企业界人士的“创友会”这一跨地域的专业运动社交圈,还有每日万步、月跑百公里等等细分运动部落。


60多岁的田同生亦在创建“约跑”APP。不过,跑步所引发的共鸣并不限于创业,投资亦如是,股神巴菲特对跑步的推崇在跑步圈流传即颇为广泛。


2013年5月,在美国东部小镇奥马哈召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就以一场5公里长跑比赛为世人乐道。据报道,这场比赛由来自25个国家的2000名公司股东,以及数十名公司高级经理组成。


巴菲特最初并非跑步发烧友,但1995年,热衷汉堡、薯条和可乐的“股神”开始发胖,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在医生和私人健身教练的建议下,时年64岁的巴菲特开始在跑步机上跑步,跑得越久,巴菲特也对长跑也越发推崇,因为跑步与投资有着太多相似之处。


“投资和长跑一样,你的价值观、使命是什么非常关键。接下来就是如何去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如何在单一枯燥、一步一步的过程中熬得住寂寞和诱惑,涨了怎么办,跌了割不割肉。”田同生说,跑步有两种方式,一种漫不经心的跑,稀里糊涂,但投资人是精准的跑,如同投资,要考虑怎么跑,怎样才能不受伤,需要技术。


在挑选接班人时,长跑似乎也成为巴菲特的硬指标。据报载,在他最热门的两位接班人的履历表中,有这样一栏分别写着:泰德·韦斯勒,马拉松最好成绩为3小时1分钟。托德·康姆斯,特长是铁人三项全能运动,5公里跑步的最好成绩是22分钟。


“三个小时左右,遥不可及的程度。”田同生说,投资人、企业家、创客等跑步和普通白领、蓝领跑步感受完全不同,“跑步是有哲学的”。


经济效应显现


一个潮流的兴起也成就了一个产业。


李宁公司跑步事业部总经理曾翔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光跑步装备,去年李宁公司实现了30亿的销售额,占全国10%的市场份额,预计今年跑步装备的销售额会实现30%的增长。


以此计算,仅跑步装备一年的市场规模就在300亿左右,曾翔说,如果再加上相关的赛事、赞助、健康、医疗等,与跑步相关的潜在市场规模也许高达几千亿。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李宁公司跑步装备散落于各个事业部,随着跑步浪潮的兴起,李宁公司重新设立跑步事业部,成为李宁公司五大事业部之一。

“风险投资也在关注这一领域,他们很敏感。”曾翔说。


周尚金杭,天使投资人,年前投资微健网络,目前正拟启动A轮融资,微健网络据称主做线上竞赛系统,另一主业是用传感器改造传统跑步机。田同生创建的“约跑”APP目前也已引起天使投资人关注。


相关赛事赞助商出资力度节节攀升亦是体现。以杭州马拉松为例,2014杭州马拉松赞助费收入至少近2000万元,其中总冠名商银泰商业集团出资1000万元,而2008年作为杭马黄金赞助商的爱世克私提供的赞助费仅80万元。


上证报记者整理发现,近年来赞助国内马拉松赛事的上市公司涵盖了众多行业,比如以工行、建行为首的银行业,也有人寿、平安保险等保险公司;以汇添富、华夏基金等为代表的基金公司,还有如中国电信、青岛啤酒、万达集团、佛慈制药、格力、特步等各类型上市公司。


2013年在香港上市的智美集团旗下的之美体育互动娱乐事业部是中国最大的体育赛事运营商。据智美集团近期公布的年度业绩显示,在马拉松相关商业化资源的持续开发和自助开发的创意跑的带动下,智美赛事运营收入由2013年人民币1.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53亿元,增幅约150%,占集团总收入的31%。


如火如荼的马拉松赛事也给主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报载,2014北马单日营收3000万元;厦马4天各项总计营收1.93亿元;2014广马直接经济效益8000万元,投资收益比为1:4。


一系列诱人的经济数据也让众多地方政府看到了其中潜在的商业机会,今年仅4月25、26日两天,全国各地即有六场马拉松同时“起跑”。


蓝海无限


蓝海依然无限。


“田联官方统计目前国内报名参加马拉松的人数是90万人,但这一统计并不包括所有跑步比赛,比如万科组织的60余场跑步活动,官方统计数据应该只是总数的几分之一,以10倍来估计,我认为现在国内大概有1000万人在跑步。”田同生估算。


存量估算只显现了潜力的一角,中美对比所展现的前景显得更为诱人。据估算,目前美国跑步人士约为5000万人,占其人口总数的1/8,中国13亿人口的1/8接近2亿,以田同生估算的1000万存量跑步人口估算,想象空间巨大。


“美国人除了跑步还有其他运动设施,比如第一运动是橄榄球、棒球等,美国投入了巨资建造这些场馆,但中国不太可能,美国70%的人依靠场馆来满足日常运动需求,中国满足不了,跑步不需要场馆,对国家基础建设投入来说最少、最经济,所以中国的跑步人口绝对不能用美国的公式,中国更要推广跑步。”田同生所预期的跑步人群应该更大。


从赛事角度而言,据美国权威跑步机构Running USA统计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14年共举办了超过1100场马拉松赛事,相当于每个周末就有21场马拉松比赛,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中的三个均在美国举行,分别为波士顿、芝加哥、纽约马拉松。而截至今年3月,获得中国田径协会确认的2015年马拉松赛事仅有53场。


从完赛者人次来看,美国在1980年就达到了我国两倍,为14万人,2014年更是达到了54万人次,远远超过了我国去年的7.5万人次,这一差异,也被视为我国跑步人口以及马拉松赛事仍有极大增长潜力的另一佐证。


来自A.T. Kearney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运动赛事市场价值为8000亿美元,其中我国体育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比位列世界前五。


相关数据还指出,虽然全球体育市场依然由球类赛事主导,但其未来增长率已不及跑步等运动,调研机构NPD Group, Inc.发布的全球运动市场报告显示,全球运动装备的年销售额约合3330亿美元,跑步产业占了其中的30%。


本文转载自上海证券报,原标题:马拉松:资本圈时尚新标签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