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国梁:我们可以做其他国家的“马布里”

即使是铁杆的乒乓粉也没法否认,把世乒赛当做头号体育新闻的体育迷已经不多了。

2015-04-29 10:25 来源:体坛周报 文/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 孙庆;体坛周报记者 梁丽娜 0 49557

图为苏州世乒赛比赛场馆


禹唐:

不可否认,现在的乒乓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其关注度都有所下降。如何将我们的“国球”变成“世界球”?这是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真正难题。但国球的境遇真的如大家所预期的那样差吗?“养狼”真的OUT了吗?未必。我们可以做其他国家的“马布里”!


每次面对世乒赛这样的大赛,中国球迷都要思索半天然后决定要不要把遥控器定格在体育频道。对于一项金牌常年被中国队包揽的运动,国内的乒乓球迷早已在“乒乒乓乓”声中变得麻木。即便国乒在过去十年间偶尔“走神”丢掉几次重要的冠军头衔,球迷们也不会像媒体一样有过激反应。在球迷们看来,丢掉的金牌终究还会落入中国队囊中。如今,2015年苏州世乒赛已经拉开战幕,中国的乒乓球迷们又要面临这种“幸福的烦恼”——比赛结果赛前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直播还有没有看的必要? 对于国乒掌门人刘国梁来说,如何让国球变“世界球”才是他面前真正的难题。


4月26日,中国体坛发生了什么?高尔夫赛场上,吴阿顺成了史上第一位在本土获得欧巡赛冠军的中国球手;中超赛场上,国安惨败、恒大险平;对了,还有苏州世乒赛的资格赛开打……即使是铁杆的乒乓粉也没法否认,把世乒赛当做头号体育新闻的体育迷已经不多了。

  

毫无疑问,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已经不可能再重温当年的热度了。国内的新闻报道、自媒体的热点,出现乒乓球的身影并不多,体坛年度财富排行榜上,乒乓球运动员除了奥运年,基本上是踪影难觅,这一切都说明乒乓球在今日的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体坛,都已经无可阻挡地边缘化了。竞技意义上、政治意义上、群众动员意义上的历史使命,乒乓球都已经完美地完成了,现在应该回到它应该的位置上了。


半个世纪前的北京;20年前的天津,甚至10年前的上海,那样的盛况都已经不可能再现。乒乓球正在逐渐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但是这无碍乒乓球的“国球”地位。英国人发明了现代足球,但从来没有人把足球当成英国的“国球”,96年欧锦赛的宣传语也只敢说“足球回家”;德国人拿过四次世界杯足球赛冠军,从来没有人认为足球是德国的“国球”;巴西1比7惨败给德国,也没有人质疑足球在巴西的“国球”地位。乒乓球在中国的“国球”地位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足够写出N多本专著,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天作之合”,注定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复制。


95的天津;05年的上海;15年的苏州……乒乓球和中国每隔10年一次的约会,也见证了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变迁。20年前的天津,是举国关注“国球”打翻身仗,外加见证了刘国梁和孔令辉这对大满贯级别的“绝代双桥”横空出世;10年前的上海,球迷见证了乒乓球的又一个中国盛世,冠军属于中国不再是新闻,丹麦人梅森放了几个高球倒成了新闻;今年的苏州,新闻会是什么?

  

客观上,如果你不是铁杆乒乓球粉丝,已经不知道乒乓球世界的头号新闻是什么了。过去20年中,中国乒乓球的过于强大事实上已经阻碍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这在技战术和心理层面上都已经有过海量的论证了。在足球领域,巴西、德国、西班牙再强大,也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谁都不敢想象中国队在乒乓球世界这样的垄断地位?当然,话说回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也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之高的公众关注度(虽然正在无可阻挡地缓慢下降),加上中国运动员在体质上确实适合乒乓球运动,不垄断才是对不起球迷、对不起纳税人。


本次世乒赛,马龙和德国名将波尔搭档男双


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或许就是88年奥运会,从那时起,乒乓球开始有了四块奥运会金牌。毫无疑问,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利好,但谁能想到,乒乓球世界的巨无霸同时也是对奥运会金牌最疯狂的追逐者,从那时起,国内乒乓球界如同打了鸡血,投入了巨大的资源,金牌机器的高度运转和碾压之下,欧美运动员靠自己的天分已经很难抗衡了。

  

问题是,如今中国的竞技体育,评价体系在变,乒乓人也不能眼睛只盯着那几块金牌了。能够带来大量的体育人口,创造体育GDP和就业岗位,才是王道。乒乓球如果依旧以拿金牌作为自我标榜,必将慢慢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不可否认的是,发展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对于日益边缘化的乒乓球会带来进一步的冲击。远的不说,就说在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此消彼长之势不过两三年就会很明显。乒乓球必须意识到自身的先天性缺陷:百年来的发展已经说明,不管是影响力还是背后能够吸引的社会资源、带动的经济利益,乒乓球都不可能成为世界体坛和足球、拳击、网球、赛车平起平坐的一线项目。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再纠结于乒乓球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有几乎只属于自己的体育联赛,美式橄榄球在美国、板球在印度巴基斯坦等等,在国门以外,这些运动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但他们依旧有着属于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在民众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情感地位。乒乓球之于中国也大抵如此,就让喜欢乒乓球的人尽情地享受乒乓球,不喜欢乒乓球的,自有无穷的选择:足球、羽毛球、马拉松、广场舞……苏州世乒赛或许是一个标志:虽然很多人不再关心,但不妨碍世乒赛的门票早早地卖光,并不妨碍无数观众以绝对内行的姿态在看台上评头论足、如痴如醉。

 

【专访】对话刘国梁:如何让国球变“世界球”?


核心利益:接受国乒指导才算真正得利

 

体坛:您之前提到过国乒愿出让核心利益,核心利益具体指什么?

  

刘国梁:也不是说出让,我其实想表达的是我们愿意开放一些核心利益。可能以前,我们对一些优势资源是相对封闭的态度,比如我不可能这么细致、具体地指导波尔,会告诉他怎么打,但现在包括我们和国外选手配对,或者指导他们的队员,这就是所谓的开放核心利益。比如说,我在跟他(波尔)的交流的过程中,他会过脑子想,你说的是否有道理,他会尝试去接受些不一样的新东西,去让自己强大。

  

体坛:所以,核心利益其实指的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而不是说我们要出让金牌。



刘国梁:对。金牌是各显其能去争取,对不对?但这个核心利益是技术层面的,原来不会跟他们练,现在会。原来不一定会教,现在会教。所谓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别的。金牌,你给他一块,我们还能拿回来,前提也是他要自己有实力去争取这个金牌,这才是他真正实力的体现。我们不会说让谁去让金牌,就是想让他们确实感受到中国在乒乓球领域里世界强国的地位。

 

鼓励对手:看到中国队就该像打了鸡血

 

体坛:您是否担心,我们一直在拿金牌,别的国家基本没什么希望,这种局面久了,会让他们不愿意跟中国队玩了?

  

刘国梁:我觉得这倒不会影响他们的投入和热情。这和中国足球的现状一样,我们成绩不理想,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不搞了。我搞不过你,就放弃不搞了,会么?不会!反而激励我们加大力度去提高。但加大力度想提高,并不意味着你的理念和水平,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需要一些高水平的国家来帮忙。反过来说,乒乓球现在就是这样。我们是在扮演强国的角色,如果你有需要,我们可以来帮你。

  

举个例子,我是1991年进的国家队,我们队伍直到1995年翻身前,一直被瑞典队所压制着,他们赢了我们六年。包括我2003年当主教练,2003年和2004年时,我们也有一些比较惨的经历。直到2005年开始,才保持了近十年的全胜。这十年是我们进步和强大的十年。中国乒乓球本来就强,而且我们更敬业,对事业更有追求。如果可以帮助一些国家,竞技体育才会让大家觉得有悬念,有悬念,大家才可能玩起来,观众看着也更有意思,对我们来说,赢也才会赢得更刺激。

  

体坛:所以您也是一直在研究,我们到底该怎么玩?

  

刘国梁:像原来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金泽洙、盖廷、罗斯科夫都打球时,大家都很担心,不知道谁会赢,谁会输。他们一上场,我们期盼,观众也期盼。体育本身就应该是这样的效果。这才是大家真正的强大。但作为一个队伍的总教练,我肯定希望我们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我们不能说停滞不前。所以大家考虑问题所站的角度不同。从运动员来说,他们肯定想把自己的优势变得更大。大家都在追求极限,都在挑战心理的极限,这才是体育。

 

未来发展:我们可以做其他国家的“马布里”

 

体坛: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国乒在未来是扮演马布里这样的角色,去帮助、带动大家一起玩?



刘国梁:完全可以。如果现在马布里还在NBA,他的价值怎么体现呢,对不对。他到了北京队的这几年,变成了他不只是北京队、甚至不只是篮球的一个象征,众人皆知。所以,我也觉得他在中国更有价值,因为他在NBA无法实现统治,但在CBA可以。反过来说,这就是美国NBA球员的价值体现,他38岁了,依然这么牛,你看在总决赛期间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能这么牛,这就是理念的差距。这也证明,我们的实际水平离人家还很远。

  

任何项目都有一个理念的支撑,就像我们国乒,在场上看似和对手发挥相近时也总能赢,因为他在关键时刻知道自己做什么,背后就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理念。但这种理念,全世界只有几个队员能懂。而且掌握这种理念其实是一个非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队员从五六岁练球起就开始不停地琢磨和研究,如果把这些运动员和人才磨灭了,才是一个巨大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原标题:【专访】刘国梁:我们可以做其他国家的“马布里”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