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需求高涨 体育产业亟需升级

体育产业改革的大势已难以阻挡,同时居民体育消费的需求日益高涨,而现阶段体育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否满足居民的需求吗?而居民的体育消费又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2015-04-10 13:55 来源:人民日报 0 112552


禹唐:

去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提议,在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要发展到5万亿规模。而今年的通过的体育改革规划,无疑为中国体育产业的腾飞做好了铺垫。于此同时,居民体育消费的需求日益高涨,这能够促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提升,最终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做出贡献。那么,现阶段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方正证券《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投资报告》显示,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之后,人们对享受型、发展性的消费需求上升,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7万元,我国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爆发的临界点已经到达。但当前相对稀缺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并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日益高涨的体育消费,该何处安放?


体育赛事

挖掘消费深度

“现场观赛体验的是气氛。如果赛场出现伟大的镜头,不能亲自见证那个瞬间实在是太遗憾了。”虽然可能没有电视转播看得清楚,但像夏思聪这样的铁杆球迷却更加珍惜现场观赛的机会。

天津、南昌、深圳、北京,这是夏思聪2014年的“观赛地图”,他坦言:“好看的比赛毕竟还是少数,而且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连续4年加入北京国安俱乐部套票摇号大军、在五棵松见证北京首钢男篮辉煌的同时也见证了赛场混乱、在ATP(职业网球联合会)中国国际网球挑战赛南昌站被不懂网球规则的安保驱赶,这些都是夏思聪糟糕的现场体验。


据统计,全国一年举办的赛事超千项,优质赛事一票难求、冷门赛事门可罗雀是普遍现象。“其实一年到头都有我想看的比赛,但是一方面买票难、买票贵会限制我的选择,另一方面大多数赛事的服务水平也让我‘望而却步’。”夏思聪感慨。


如果现场观赛带来的麻烦超越了其能带来的愉悦,那么消费者反而会更愿意通过电视或网络直播来观赛,不但视角覆盖赛场内外,还可以享受到“弹幕”等丰富的社交体验。目前,乐视体育各终端的日活跃用户达到了500万人。2014年乐视体育转播了2000余场比赛,2015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3000场,其中绝大多数场次都是免费的,只有英超赛事向用户提供了“全季包”“死忠包”等个性化收费服务。


“传统门户网站在体育版权费急速增长的现状下已经步履维艰。现有的免费内容换广告的模式将来一定会发生改变。我们希望用优质的服务来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专注度,从而尝试找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付费模式。”乐视体育副总裁于航认为,体育转播的付费模式会开启体育消费的新篇章。

但消费者是否会为此买单?比赛质量和配套服务是决定性因素。


全民健身

促进消费扩展

“作为产业消费,人群是基础,如果没有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参与,体育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道出全民健身对体育消费的意义。


北京体坛华奥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骊华通过举办“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感受到近年来大众健身需求井喷式的发展。2014年,他们在全国14个城市举办了活动,参与总人数超过200万,每个挑战日,每个城市少则四五万人,多则近20万人。“为了在挑战赛中胜出,参与群众会自发购买专业体育装备并积极投身到日常锻炼中去,这对体育消费的贡献不言而喻。”万骊华说。


但长期以来,健身场地不足成为全民健身充分开展的掣肘。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平方米。某些时候“广场舞”遭遇尴尬,也折射出体育健身热情、需求与运动场地的矛盾。“如果基础设施完备,那民众的体育消费热情将得到极大的激发。”方正证券传媒与体育首席分析师杨仁文说。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市场化的补充,于是健身房成为不少民众的选择。据北京市东城区某大型连锁健身俱乐部的一位经理介绍,其门店晚间和周末的健身课基本人满为患,尽管房租、水电费颇高,但是健身群众的旺盛需求足以让健身房盈利。


但是更多业界人士已经意识到以前“简单粗暴”的健身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专业和科学已经成为体育消费的新趋势,健身市场细分化趋势已经形成。”尚体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龙的团队就将视角放到了挖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健身需求上来。对于健身门槛较高的弱势群体,该公司将他们的健身与康复需求有机结合,研发了一系列的健身器材,2014年这些健身器材的网上销售额超过了两亿元。


社交网络

营造消费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和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人们的健身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力量训练发展到塑形美体、康复训练,并由个人爱好转变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甚至社交方式。随着“约人吃饭,不如约人出汗”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信条,体育消费的氛围也就营造起来了。


大多数对抗性的体育项目一个人无法完成,如何约人一起锻炼曾让不少人为难。“之前虽然喜欢打网球,但是场地费越来越贵,而且也很难约到靠谱的球友。”如今夏思聪充分享受到了约球软件带来的便利,“不但可以平摊场地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约起来’,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择不同水平的球友,切磋起来有意思多了。”就这样,约球软件带动了很多人的运动需求。


“互联网时代的健身方式开始遵循‘圈’式的发展模式。目前,约跑、约骑、约穿越、约户外(微博)露营让大量爱好者以体育兴趣为媒介,形成了自发组织活动的圈子。”万骊华认为正是民间社交性的全民健身活动挖掘了体育消费的新活力。


“网络商店”中与体育相关的APP(应用程序)蜂拥而至,各类可穿戴设备让人目不暇接,体育消费的社交需求极受关注。近日,乐视体育宣布将推出其第一款智能运动设备——智能自行车。“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化的方式,重新定义自行车的社交意义。”乐视体育首席执行官雷振剑指出,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消费者需求的特点是“私人订制”,体育产业的游戏规则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崔大林也对互联网体育有很高的期待,“互联网是一个公共社交平台,今后互联网体育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用互联网平台把大家组织起来开展体育方面的活动,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文章原标题:需求高涨 何处安放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