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格局固化 细枝末节待改进

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赛事审批改注册制,民间力量迈出重要一步。一系列政策松绑与市场开放的举措,让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大增,民间投资正在涌动。

2015-04-10 11:10 来源:人民日报 0 130294

禹唐:

如今体育产业发展形势利好,政策放宽,民间资本跨出了投资的重要步骤,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已经到来,如何做好配套细则、投资效益产出、突破固化格局还有待改进。



今年地方办赛的增量,很大程度源自准入门槛的降低——今年年初,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赛事审批,改为注册制,让不少之前观望的民间力量迈出了办赛的第一步。


中国田径协会的改变,可谓当前体育产业环境变革的一个缩影。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系列政策松绑与市场开放的举措,让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大增,新一轮民间体育投资正在涌动。面对如此利好的形势,如何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紧迫命题。


办赛环境优化,但配套细则还要跟上

在自行车运动圈,千森体育办的越野赛名气不小。这家民营企业目前运营着七八项赛事,几年坚持下来终于“不赔钱了”。“以前办体育就像戴着金箍,绕不开的行政之手,压抑着不少企业的办赛动力。”千森体育董事长宋立山深有感触。


不合理的审批制,被视为办赛链条上最大的人为设障,这也是现在松绑体育产业的突破口。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审批改革从去年年底启动,取消审批范围已不限于《意见》中提到的群众性和商业性两类体育赛事,还包括部分公益性赛事。与之同步,备受诟病的协会收取审批费也被明令禁止。这些整改举措,正从国家体育总局扩展到各单项协会。

按照现有政策,办赛基本向社会放开,但实际操作却面临新障碍。在我国,体育赛事为属地管理,往往牵涉公安、消防、卫生等多个地方部门。以前办赛者靠批文与当地政府对接;取消审批后,可能面临沟通成本高、接口渠道不畅等难题。北京体坛华奥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骊华坦言:“没有国家体育总局的批文,地方有关部门有顾虑,企业办赛可能遇到更大阻力。如果没有细则性的配套政策,一些民间组织新办的赛事很难生存。”


另一重困难,来自于管理。办赛门槛降低后可能产生的市场混乱令人担忧。尽管国家体育总局强调各单项协会要加强对赛事的事中与事后监管,但长期重审批、轻管理的行政惯性,让不再是“主办方”的体育部门一时难以适应。“现在各省区市自行组织的各类自行车赛多达上千个,有些地方不按规则办赛,不同级别的比赛怎么管,我们也在梳理和探索。”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


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刘国永看来,体育部门尤其是各协会要尽快进行角色转换,在体育社会组织不成熟的情况下,为民间力量提供指导和服务。“比如制订竞赛安全手册、对社会组织牵头人进行培训等,体育部门提供赛事服务时更要明码标价”。


投资环境看涨,但产出效益仍有风险

以13亿人的潜在需求衡量,体育产业总规模5万亿元的目标并不夸张。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投资效益非常有限,《意见》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无疑是做大产业盘子的一针“强心剂”。


不过,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认为,如果产业政策只有倡导性,并非强制地方执行,可能会增加落地难度。“北京去年5月出台了特殊行业用水价格的规定,滑雪场用水也被纳入,执行每吨160元的标准。《意见》鼓励发展冰雪运动的精神,显然与这个规定有冲突。产业政策应设立强制性条款,具体到操作细节,并尽可能兼顾地方的实际需求。”


智美体育是广州马拉松的赛事运营公司,有关部门突然提高安保、餐饮卫生级别,让智美体育总经理宋鸿飞头疼不已,“要求赛道全程加配硬隔离带,供餐标准达到A级资质。政策随意性大,导致赛事成本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对民间企业来说,稳定的政策环境才能增强办体育赛事的信心,“最怕没有统一标准, 变来变去”。


激活体育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意见》涉及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等政策,背后必然有部门博弈、资源让渡和权益转移。“部门协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能只是开个联席会议。体育部门要督导各级政府出台相关办法,为社会力量提供必要的条件。”刘国永表示,未来跨界整合和融合发展是大趋势,多部门协作、共商、融合将成为新常态。


前篮球国手姚明日前对媒体直言,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5万亿元的目标,不应靠建设更多的“鸟巢”。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出现“倒挂”,处于下游的体育用品业占到七成。“在体育产业中,最核心的资源一是竞赛业,二是健身业。但现有政策和市场尚不完善,健身俱乐部一批批 死掉 。如今民间资本有很大热情,但要合理引导,避免盲目投资的风险。”易剑东表示,在日本、韩国都有体育振兴法,扶持体育产业确实需要这种跨越式、非常规的政策。


转播市场放宽,但固化格局有待突破

尽管赞助商只看重CCTV5 ,但千森体育今年的赛事,依然选择在乐视网免费播出。在国内,绝大多数赛事营收来自广告赞助,票房和转播权收入始终“瘸腿”。“电视版权的垄断,对体育产业造成了很大伤害。如今赛事转播市场放宽,可能增加一种新商业模式。在 互联网+ 的背景下,优质和差异化内容的付费模式一定是大势所趋。”乐视体育首席执行官雷振剑颇有信心。


变化已经悄然开始。日前,体奥动力体育传播有限公司拿到了中国之队未来4年的全媒体版权,这也是中国足协首次通过竞标方式落实中国之队赛事媒体版权归属。对于这一结果,有人解读为打破垄断之举,央视以后也要花钱转播比赛,意味着足球转播权市场的变革就要来临。但也有人并不乐观,如何更合理竞拍、更良性竞争成为改革关键。


转播权交易既是市场问题,更是政策问题。这一轮政策松绑,优化了市场环境,但并不意味着游戏规则的彻底颠覆。宋立山直言,国外单项协会是社团法人,由从业者、俱乐部组成,但在国内却与国家体育总局的项目中心合二为一,把控着赛事、运动员等资源。“放权到什么程度,关键看协会实体化进展,只有剥除行政色彩,体育市场才能真正按照规律运行。同时,越有优惠政策越要警惕权力寻租。”


营造健康市场环境,促进体育企业壮大,依托于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足球项目能在转播权开放上“试水”,与足球改革的大背景不无关联。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看,赛事转播权改革可谓简政放权在体育领域的一次集中体现。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政策红利会不间断释放,体育产业将成为新“蓝海”。而赛事版权界定、职业联盟、电视转播等难点,也有待体育从业者探索出新路径。当体育产业纳入经济转型的大框架,一个黄金发展期已经到来。


原标题: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固化 细节仍须改进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