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文化中心——体育创客的“中关村”

3月23日,中国第一个体育创客平台正式在北京鸟巢建成。体育创客与其他创客有何不同?这个平台的搭建又将对中国体育产业起到怎样的影响呢?

2015-03-29 16:00 来源:中青在线 资本证券网 0 112363

禹唐:

3月23日,中国第一个体育创客平台正式在北京鸟巢建成。体育创客与其他创客有何不同?这个平台的搭建又将对中国体育产业起到怎样的影响呢?


日前,中国第一个体育创客平台在北京鸟巢搭建完毕。3月23日,鸟巢文化中心发布扶持“创客”的方案后,韩劲草和他的团队陆续接到数十通来自创业者的咨询电话,“甚至包括以前做体育产业的朋友”。引起外界好奇的,正是鸟巢为体育产业提供的“孵化”功能。


创新“众筹+导师”模式

据悉,“亮·中国”是由一批企业家以众筹方式搭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平台,依托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吸纳国内外优秀的导师及创业项目。“众筹是一个从聚变到裂变的过程,亮·中国汇聚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是更广泛的联合创始人资源”,亮·中国首席架构师、唐创投资董事长杨勇表示。


除了空间位置“高大上”之外,“亮·中国”的创业导师阵容也堪称豪华。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会长邵秉仁,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李爱庆,中国惠普有限公司CTO李为冲,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等成为第一批火炬导师。


据悉,为了更好的服务创业者,“亮·中国”前瞻性的提出了火炬导师计划。目前,导师队伍正在大规模的招募中。“亮·中国”方面称,一方面,希望通过“百人精英导师”计划,满足创业企业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丰富优质的企业资源也能给火炬导师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


奥运场馆有效再利用

奥运会之后,新建的大量场馆如何有效的利用,一直是奥运会主办国的共同难题,成功解决者寥寥。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如何进一步利用鸟巢的空间,就摆上了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毕竟,靠门票收入和为数不多的大型文体活动,难以支撑鸟巢的运维与发展。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增强大型体育场复合经营能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亮·中国》借势而上,在《意见》出台5个月后,便成为第一只落户鸟巢的“凤凰”。


当日,与“亮·中国”同时启用的还有鸟巢文化中心。“鸟巢文化中心是一个因‘新思路’而诞生的‘新空间’。”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表示,“通过对鸟巢建筑北侧预留地的创新性设计和改造,为首都增添了一处能体现奥运传承和城市个性文化的新型交流空间。”


体育创客平台能否延续

如一场专业级的比赛可以在鸟巢萌芽、洽谈、找到投资人,最后在鸟巢举行。这样的一条龙体系形象化地诠释了韩劲草口中“成为行业资源整合、创新体育经济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目标,而这种服务针对的不仅是相对成熟的产品,更关照那些伴随着热血和冲动,但缺乏经验与资本的创意种子,它们大多来自对体育产业充满憧憬的年轻人。


只要点子好,总面积15396平方米被鸟巢钢架包裹的空间就有“创客”的一席之地,分散在4个楼层的零散空间被划分为展示大厅、开放式的办公和会谈功能区,从多渠道满足创业者的需求。


这样的布局,是在政策推动下才逐渐清晰的。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到“要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增强大型体育场复合经营能力”。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鸟巢感受到了“示范”二字的压力,但为践行找到一个突破口并非易事。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众创空间、柴火空间等案例,韩劲草觉得,“思路被拓宽了,我们决定将鸟巢的影响力延伸到体育产业的创业领域”。


与普通的创业园区不同,鸟巢的优势并非提供办公场地,“而在于影响力,以及凭借影响力对接的顶级资源”。韩劲草表示,将金融服务、社会风险投资、对文化创意领域感兴趣的商业银行、体育产权类的交易所等资源整合,成为为体育产业服务的信息、资源、金融中枢才是鸟巢的优势。


鸟巢的影响力率先吸引了“亮中国”创客孵化平台,这个汇聚了众多来自文化、体育、科技、金融等领域导师资源的平台,是鸟巢扶持“创客”的重要力量。


“将年轻人的创意进行商业化运作,存在资本、经验、人脉、政府支持和其他配套等多方面的制约。”在“亮中国”创始人于洋看来,打破这些制约就是“站出来挺创业者”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渠道申请评估创意,进行双选机制,才能让创业者的想法与他们的经验、商业模式、导师资源相结合。


“但问题同样明显,从项目评估的角度而言,不同于TMT、互联网、制造业等行业已经建立了标准化,体育产业不够成熟,无法明确划分体系,体育融资也还是有待探索的课题。”于洋清楚地知道,现实和蓝图还隔着一扇玻璃窗。


“2013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值约9000亿元,而GDP(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曾在某体育产业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强,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产值通常占到GDP的1%~3%,而中国通常在徘徊在0.5%~0.6%。目前,作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主要力量的体育用品制造业虽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但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同样面临产能过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处境,因此,“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竞赛表演业等新兴业态才能使体育产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增长”。


这样的机遇吸引的不仅是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作为国内知名的客户关系专家,田同生在55岁参加马拉松运动后,见证了马拉松在国内的迅速升温,决心成为一名体育创业者,制作了一款兼顾线上线下“以跑会友”的客户端。在他看来,体育的概念正在由金牌体育向全民健身转变,“这会让体育产业产生质的突变,因为体育产业的外延已经扩大到健康产业,经济潜力不可估量”。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也特别看好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现在是体育创业的好时机,《意见》的出台对健身业、竞赛表演业予以大力扶持,尤其健身业,涉及人群广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土壤,还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不过,土壤再肥沃也需要足够的种子才能结果,在钟秉枢看来,目前大学学科教育相对单一,学体育的学生对现代互联网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有所欠缺,而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又不懂体育,人才培养综合性不够。“未来在学科培养上,应给予学生更多创业、创新的教育,打通学生寒暑假时间让他们走进社会,才是长远激发体育‘创客’潜能的关键。”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