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功过成败下的邹市明

邹市明的一场拳王争霸战点燃了全中国对拳击的热情。虽然邹市明最终败北,但这样一场比赛对于中国拳击,甚至中国体育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2015-03-09 19:51 来源:禹唐体育 0 59541


上周末,中国的拳坛随着邹市明与伦龙的“澳门之役”被推上了一个高潮。许多情况都预示着,这样的一场拳击比赛必定与往常不同。而央视的转播,1.52%的高收视率都再次印证了这一点。2015年截至目前,论收视率,恐怕只有男足亚洲杯的几场比赛可以与之媲美,更何况亚洲杯都是在下午4,5点钟,而邹市明的拳击赛开始时间却是在晚上10点之后,更不必说拳击在中国还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体育项目而已。


而正因为拳击是小众项目,1.52%的收视率就预示着一定会有许多像小编一样的拳击外行收看了这场比赛。外行到比赛后还要有专家去做节目,以解释拳击的计分方法和邹市明失败的原因。


当然对于邹市明本人来说,这场比赛的结果还是影响颇大的。赛前安踏,Beats等邹市明的赞助商都与邹市明签署了与成绩挂钩的合同,而这场失利则让邹市明损失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广告费。而按照惯例,邹市明如果想再次挑战,至少也要再等上8-10个月的时间,而官方公布的下场比赛7月18日的时间安排也或明或暗的透露出了邹市明希望在今年年底卷土重来的愿望。


但本场比赛的意义绝非止步于此。要知道,奥运会名义上还是业余比赛,而作为奥运冠军的邹市明能够在进军职业拳坛后受到如此的关注,也让人们领略了拳击的魅力。这对拳击在中国的推广是十分有益的。更重要的是,由于邹市明转向职业,并大桶捞金,也引得诸如董泰山等一干名将纷纷脱离体制,转入职业。这样的情况也势必会让更多的选手心向职业,这对整个中国的体育改革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回望中国体育的发展,由个别优秀运动员带动,进而推动整个运动的体制改革,突破举国体制禁锢的事例并不少见。从姚明,到李娜,再到丁俊晖和邹市明,事实证明有了带头人的标杆作用,后面的人总是会前赴后继。


而对于拳击来说,这样的条件更是得天独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拳击比赛的巨大商业价值。要知道,在2014年世界体坛男运动员的收入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既不是在绿茵场上进球如麻的C罗,梅西;也不是NBA的詹皇,威少;而是38岁的拳击常青树梅威瑟。而他1亿美元的年收入,则高出了C罗(8000万美元)20%之多!这样巨大的市场体量,也让有实力的职业运动员更容易生存下来,也让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流向了这项运动。


用人们的关注,提升经济杠杆,再用经济杠杆撬动体制改革,进而引发运动内的革命,人才的井喷。这样的情况已经在女子网球,男子斯诺克等项目中实验成功了,谁又能说邹市明和拳击不能做到这一点呢?


所以,如果我们冷静下来,好好算算总账。邹市明可谓是输掉了战斗,却为中国拳击赢得了整个战役;输掉了今天,却赢得了未来,而这是他之前夺得多少块奥运金牌都没做到的。


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禹唐体育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