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体育规划为什么成功

德国大众体育的发达程度举世闻名。德国人自诩:“也许我们不是竞技体育最强的国家,但我们一定是大众体育的世界冠军。”

2015-02-10 13:55 来源:澎湃新闻网 张修枫 0 114579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日益受到市民追捧。“健康跑”、“彩色跑”,成为时髦热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体育运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接受。说起来,体育运动与城市文明同为工业革命的产物,二者在本源上有深深的现代性烙印。由此,体育与城市的结合,并非偶然。


无论从文化还是产业角度看,体育推广与城镇发展都息息相关。但不少城市仍存在运动空间匮乏、市民体育不易开展等问题。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了健康生活与金融、建筑、地产和综合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指出了城市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方向。


体育如何滋养城市,城市又如何给体育空间?笔者于德国求学,对德国的体育产业有长期观察,还参与过一些地方的体育规划,其中有不少内容值得中国城市借鉴。


大众体育的意义


德国大众体育的发达程度举世闻名。德国人自诩:“也许我们不是竞技体育最强的国家,但我们一定是大众体育的世界冠军。”总体而言,德国体育之发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大量体育设施和体育空间。这得益于1960年代开始的“黄金计划”:当时的联邦德国进行了大量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在两德合并后,德国又再次实施“东部黄金计划”。这些硬件设施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体育运动的高度组织化和体系化。德国人热衷于通过参与体育社团来进行体育活动,这样容易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场地,也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更重要的是,这些社团之间也会形成严密的体系。以足球为例,从众所周知的德甲、德乙到地方上的小型青少年联赛,德国足协的年度手册上总共罗列出了十几个等级的联赛。这些组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体育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据统计,全德国有60%左右的居民都注册在德国体育联盟下属的各类体育社团中。再算上可能更乐于独自运动而没有加入体育社团的人,可以说,德国绝大部分人口都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


体育不仅是一种娱乐和休闲方式,在公共政策的角度,体育具有三大功能:首先,体育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据德国学者的研究,有效的体育政策可加倍减少地方医疗体系的成本支出;其次,体育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德国现在的外来移民越来越多,发展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有助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融合;最后,体育附带有各种教育功能,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健康意识,甚至环保意识等,都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的载体得到普及。


因此,体育在德国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德国的许多城镇,都会进行专门的体育发展规划。这些体育规划与本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紧密联系。法兰克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法兰克福的体育规划


法兰克福是欧洲的金融、会展和交通中心。跟世界级的大型城市相比,其60多万的人口规模不算庞大,但流动人口数量众多,且市中心的商业建筑占据了大量的城市空间。因此人口密度很大。所以,法兰克福的城市体育规划,其首要目标就是,城市发展要确保所有人都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和能力,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地位。具体来说,在体育赛事、体育组织和体育空间的三个层面,法兰克福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在体育赛事方面,法兰克福每年都要举办大大小小约30场的全民比赛。虽然法兰克福也固定举办一些包括游泳、高尔夫和赛车等项目在内的高水平国际大奖赛,但更注重宣传一些可以让业余选手参与的赛事,诸如马拉松、铁人三项和城市自行车等。这些可以让业余选手参与的赛事,多以城市户外空间为场地,充分利用金融区的现代化办公楼和美因河畔的绿色地带为舞台,把运动与城市充分结合起来,把比赛办成全城的派对。笔者曾多次去现场感受这种热闹的气氛,即使顶尖选手们的冠军争夺早已结束,人们对后面的业余选手也抱以极大的热情。观众们就站在街道的两旁,对每一个经过的选手都给予英雄般的欢呼声,现场的DJ还在不断渲染气氛,令人仿佛置身城市狂欢节一般。此外,所有赛事的场地和路线都经过精心安排协调,几乎覆盖了全市各个城区,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和观看到这样的体育活动。


在体育组织方面,法兰克福市政厅会牵头联系各个行政单位、社区、学校、幼儿园、文化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使其与体育社团有规律地展开沟通协商,其目的在于充分分享和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一个社区附近的学校、商场和体育社团可以合作:学校将体育设施开放给体育社团使用,体育社团帮助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商场可通过赞助体育活动而获得更多的社区人流量,形成一个社区网络,并有助于提高社区的公共安全、促进文化融合,这对流动人口量大且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法兰克福尤为重要。同时,地方政府对赞助社团活动的企业还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扣税等优惠措施,从而鼓励了体育组织发展。


在体育空间方面,政府不仅每年保留固定额度的预算用于公共体育设施的兴建和维护,还对含有开放式绿地或可利用于体育锻炼的土地开发案给予优先考虑。一般来讲,在像法兰克福这样的金融和会展中心,土地的商业价值相当巨大。但是,人们通过调研发现,开放的公共绿地,无论大小,都可以提高附近房产的价格;良好的生活和运动环境,也有利于提升城市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所以,法兰克福特别强调开放空间、绿色空间和体育空间的综合利用,并且将其提升为城市整体空间发展规划的原则之一。今天,无论在市内的商业中心,还是在城郊区的住宅区附近,到处都能看到带有沙坑的小型儿童游戏设施,或可供滑板和技巧轮滑练习的高低障碍物,以及专供步行和跑步的绿荫小径等,这种化整为零的休闲运动空间完美融入了城市整体环境之中。


有一则体育学的研究发现,跟德国其他城市相比,法兰克福的体育活动更开放、包容和多样化。法兰克福的体育社团或体育组织参与非体育类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最高,法兰克福人也更喜欢在可供路人经过或观赏的开放场地中开展体育活动,而非在室内或半封闭的专业场地。从城市研究的角度出发,法兰克福的体育文化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和它的整体都市文化一致。这固然受到了上述公共体育政策的直接影响,但反过来也说明,成功的公共体育政策必须结合城市原有的整体结构。


如何制定成功的体育规划


那么,成功的城市体育规划是如何制定的呢?一般而言,德国城市的体育规划都会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现状分析,包括对已有的基础设施、体育团队与组织,以及市民体育需求的分析。其中,体育需求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严格的抽样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真实的统计数据,然后对年龄、收入和文化等方面不同的群体进行深入且详细的分析,才能保证最后的规划满足所有市民的实际需求。


第二个阶段是邀请相关的组织和机构共同参与规划的制定,即从规划阶段就建立起上文所述的体育组织社会网络,这也是德国体育公共政策成功的核心部分。


所有的德国体育发展规划几乎都涉及这两个阶段。区别在于,在一些小城镇可能会实施得相对简单,而对法兰克福这样的大型城市,其体育规划的过程就比较复杂。


法兰克福最新一份体育发展规划,是在2010年完成的,规划过程经历了两年时间,最后形成的规划报告共有165页。报告中提到了很多细节。比如,保留市郊的一片废旧仓库,改造成极限运动训练场,以供热爱挑战和冒险的青年人活动;美因河北岸的一片绿地,被当做适合家庭休闲运动的场地;在大型住宅区的游戏和健身设施附近增设围栏或警示标志,以确保儿童和老年人的安全,等等。


另外,法兰克福市政府正在设计一条连通城市各主要城区的自行车专用道,虽然这项政策似乎与城市的经济、环保和交通规划更为密切,但也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回应。而且,在上述体育规划中,也提到了自行车专用道的问题。


实际上,在笔者所读到的各种德国城市体育发展规划之中,最详尽的一份报告,竟长达400多页。其中针对一个20多万人口的城市,对各个城区和不同的社会群体,都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规划。


相较而言,中国的体育规划和决策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笔者曾协助一位德国知名的体育专家在中国做项目。当时,中国有关部门很有诚意地希望学习和借助德国的成功经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方却把体育规划简单地理解成对体育设施和空间的兴建和利用,提供了很多关于土地和建筑的数据,但无法提供体育需求的基础数据。而且,在沟通过程中,笔者发现,中方往往期待这样的规划是一味能立即见效的灵丹妙药,希望在短期内提升体育参与率,而德国专家则希望进行体育需求的调查,并希望政府领导能协调体育部门以外的其他行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由于理念不同,这样的项目最后变成了几次座谈会和讲座报告,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非常可惜。


其实,若能推动科学的城市体育规划和体育公共政策,使体育运动的设施、组织和赛事活动符合当地市民的需求,且与城市的空间、产业和文化等结构性因素相结合,体育运动自然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当全民体育得到普及,无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体育器材装备的消费,还是体育活动赛事的组织,都会产生无限商机。由此,国务院《意见》中“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蛋糕,就更容易变成现实。当然,体育产业的繁荣,不仅意味着经济效益,还会促进城市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原标题:德国人的体育规划为什么成功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