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遭到“冷处理”的背后

1月10日,何振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夫人克劳迪娅,香港的霍震霆等国内外知名人士纷纷到场,但是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却显得比较冷淡。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2015-01-11 14:05 来源:方正宇 0 43200


国家体育总局有点“冷静过头”


与总部远在欧洲的国际奥委会相比,中国体育总局的反应慢了不止一拍。


直到1月5日,体育总局才在官网相对不起眼的“消息发布”栏目上公布了《何振梁同志逝世讣告》,其正文部分即便把“特此讣告”都算上也只有123个中文字,与国际奥委会的相关报道形成了鲜明反差。


而在官网的其它位置上,也看不到任何专门针对何振梁的悼念或者缅怀。


这说明中国已经忘却何振梁老人昔日的诸多贡献吗?当然不是。在各大门户网站对于何振梁逝世进行报道的新闻之下,都有大量来自于普通网友的留言,人们纷纷感谢何振梁为中国体育事业尤其是申办奥运所做出的贡献。


包括霍震霆、魏纪中等人在内,还有不少老朋友也专门对于何振梁进行怀念。

但在这些声音中,唯独缺少了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以及高级官员的表态。包括与竞相介绍何振梁生平的市场化体育媒体相比,在国家体育总局主管的《中国体育报》的1月5日版面上,依然只有不咸不淡的各类会议报道,却没有为何振梁留出任何空间。


要知道,就连《人民日报》当天都在体育版用了将近半个版面报道《那个助力中国圆梦奥运的人走了》。与之相比,《中国体育报》对于版面和文字的吝惜实属异常。


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与国际奥委会、中国民间以及其它部门相比,国家体育总局如今的态度似乎有点“冷静过头”。


与何振梁有矛盾的未必只有一个袁伟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不由得想起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袁伟民在2009年出版的那本《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书中曾指责“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在主席选举过程中没有听从组织安排,还质疑“真不知道他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这被外界视为将矛头指向了何振梁。


对于上述内容,何振梁之后曾经进行过驳斥,也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与袁伟民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实际上,与何振梁之间存在矛盾的未必只有一个袁伟民。早在2007年,也就是举国迎接北京奥运会的特殊时刻,《中国体育报》就曾刊发一篇名为《申奥六鳞》的文章,其作者是原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


文中同样暗示何振梁不该享有“体育外交家”、“奥林匹克外交家”等美誉。有媒体记者表示,体育总局内部还有其他官员表达过对于何振梁的不满,理由则是不喜欢对方总拿国际规则说事,认为这并不应该成为何振梁对于各类事务指手画脚的理由。


对于以上争执的孰是孰非,在何振梁老人已经故去的今天,也许没有必要再进行各种探究。但问题在于,无论在行事风格上存在多少争议,至少对于何振梁曾经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国家体育总局没有理由熟视无睹。


在各方纷纷表示哀悼的大环境下,哪怕仅仅出于最起码的礼貌,似乎也不应当像如今这样进行“冷处理”。会被这种冷漠伤害到的,并非仅有何振梁及其家属,更包括还对中国体育报以热情的各界人士。


国际规则游刃有余,却难以招架“潜规则”

仔细回想起来,一些在国际舞台上出尽风头的中国体育官员,回到国内往往免不了遭遇冷落的下场。


比如在“抽进世界杯”的2001年,张吉龙曾被无数球迷戏称为“龙哥”,其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但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张吉龙在中国足协内部被逐渐边缘化,昔日功绩反而成了“功高盖主”的把柄。


接下来尽管足协掌门人如同走马灯般地被更换,可张吉龙的地位始终尴尬。甚至即便在他代理亚足联主席期间,依然难以获得来自国内的鼎力支持。


如今张吉龙仍然拥有国际足联执委的头衔,但是他只不过是一位已经在总局退休的体制外人士,并没有多少让对方“发挥余热”的打算。


那些在国际规则中游刃有余的人士,却未必能够适应国内体坛的种种“潜规则”。


比如何振梁、张吉龙遭遇的种种非议,何尝不是因为北京申奥成功和国足世界杯出线的缘故?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在前,所以我们今天对于国家体育总局态度的关注,并不只是为了替何振梁个人讨取应有的礼遇,更希望借此在国内体坛唤醒最起码的感恩之心。


抛开曾经的争议,善待每一位曾对中国体育做出贡献的人士。相比在奖牌数字上的丰盛收获,为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道德标杆,可能才是中国体育当下更应当做到的事情。


原标题:何振梁去世,国家体育总局为何如此“冷静”?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