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大会发言汇总

2014刮起一股体育改革的新风,从中央到各省级机构力抓体育,以求实现中国体育飞跃式发展。下面我们对全国体育局长大会发言做了一份汇总。

2015-01-03 11:00 来源:华奥星空 0 75871


开展大众冰雪活动,全力以赴助申冬奥

国家体育总局冬管中心党委书记 任洪国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带动两到三亿人从事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大力支持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加速推动中国冬季运动的全面发展,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从今年冬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国大众冰雪季”系列活动。“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以“助力申奥,燃情冰雪,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将遍布15个省区市,历时4个多月,包括国际雪联世界滑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冬奥会申办倒计时200天、国际雪联远东杯赛、全国大众速滑马拉松赛等冬季项目群众体育系列活动。

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对申办冬奥会场馆进行考察认证,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冬奥申委有计划地邀请了国际滑冰联盟、国际冰球联合会、世界冰壶联合会、国际滑雪联合会、国际冬两联盟、国际雪橇联合会和国际雪车联合会选派技术专家,来华考察比赛场馆、训练场馆及其建设规划。截至12月上旬,北京冬奥申委已得到了上述7个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的全部认证。各个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对北京申办冬奥会场馆考察时提出的积极建议,也将得到落实。

2015年还将认真办好在上海举行的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在北京举行的女子冰球甲级B组世界锦标赛和在黑龙江举行的单板滑雪世界青年锦标赛等重要国际赛事,展现办赛能力,为申办工作增加亮点,增添砝码。

随着申奥形势的发展,将有计划地申请和举办国际赛事,选拔和培养竞赛干部,积累办赛经验。目前,在冬奥会所设的7大项15分项98小项中,我国只开展了5大项11分项72小项。我国举办过的世界一级A类比赛只有短道速滑、女子冰球、男子冰壶锦标赛和滑冰、滑雪部分项目的世界杯比赛。雪上项目尚未举办过任何分项的世界锦标赛,部分未开展的项目尚未举办过国际比赛。因此综合办赛能力还很欠缺,还需要快速增强、全面提高。如果冬奥会申办成功,将多种举措、多管齐下,快速积累和提升办赛经验,为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奠定基础。

强化公共体育服务,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山西省体育局局长 苏亚君

近年来,山西省体育系统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和《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为主线,以强化体育公共服务为手段,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赛事杠杆引领全民健身开展。项目设置强化群众参与,全省农民、职工、大中学生篮球赛,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锦标赛,柔力球、棋牌等比赛得到重点发展。在近两届省运会上,都设置了职工组、老年人组、大专院校组共15个群众体育比赛项目。奖项设置淡化锦标主义。赛事设置结合地域特色,如在柔力球运动的发源地晋中市,在摔跤之乡忻州市多次组织相关系列比赛。节俭办赛力求务实创新。强化宣传营造浓郁氛围。

通过创建品牌带动全民健身开展。巩固弘扬传统品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友谊赛等常年不断,迎新年群众登高健身和“冬泳”活动坚持数年,“全民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动深入人心。挖掘创建地域品牌,形成一地一品的健身品牌。如运城永济五老峰登山节、长治太行山国际攀岩赛、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等。抓好国家落地品牌,如国际大学生赛艇邀请赛、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等。运用网络创建品牌,今年举办了山西省电子竞技赛、业余围棋网络联赛等。部门联合打造品牌,如安利健步走活动、万科城市乐跑赛、职工运动会、农民健身秧歌赛等。

通过整合规划推动全民健身开展。将零散自发的、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是提升全民健身活动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全省开展的“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将历时一年时间,包括常规性、季节性和业余性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通过完善条件保障全民健身开展。加强场地建设。根据山西省情特点,把农村健身场地建设作为突破口,从2006年到2012年,实现了全省2820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今年底将实现全省乡镇全民健身广场全覆盖。同时发挥各级协会组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城乡基层全民健身站(点)功能以及社体指导员作用,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实施办法等予以政策支持。

育多元主体促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跨越发展

江苏省体育局局长 陈刚

近年来,江苏省加快培育市场多元主体,吸纳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大力延伸体育产业链,促进体育消费快速增长,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640亿元,占GDP1.09%。

创新供给、营造氛围,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互融共促。及时报请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标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元化。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多元供给,初步形成了省市县镇村五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所有省辖市建有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所有县(市、区)基本建成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90%的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2013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976平方米。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全民健身服务业。目前省市县三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总额达1.7亿元。充分发挥引导资金政策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业。4年来,仅省级引导资金扶持健身项目就超过1亿元,占比超过40%。引导资金和扶持政策的实施,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健身场馆建设、运营的积极性,一批企业利用城市闲置厂房、仓库等设施改建健身场所;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吸纳民营资本组建场馆经营管理公司,开展品牌输出、管理输出……

营造体育健身消费氛围。利用各级各类媒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编制《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指南》。所有省辖市均建成了全民健身电子地图,部分市县开发了科学健身手机客户端,无锡市建立智慧体育产业园。

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重点,推动体育发展社会化。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发展,与部分市县、高校、企业签订了29个联办省优秀运动队协议。推进体育竞赛市场化,加大赛事市场开发力度,挖掘赛事资源市场价值,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办赛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

优化布局、培育载体,以打造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动体育产业规模化和集聚集约发展。注重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体育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进体育资源集团运作,推动体育资源市场化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体育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体育场馆市场运营。今年,联合省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设立省级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专项补助资金,明确相关政策等。完善政策、优化服务,以政策体系构建和实施为支撑,创造社会投资体育的良好环境。

改革创新务实推进,青少年体育谋新篇

山东省体育局局长 张松林

山东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一度面临着严峻的下滑局面。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经过认真调研讨论,从大力扶持市县体校发展、务实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试点推行县级体校多元化办学模式三个方面入手,狠抓青少年体育工作。

大力扶持市县体校发展。近年来,制定了从体彩公益金中拨付经费,扶持市县体校发展的政策,目前每年用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经费达到了1亿多元。

全面扶持阶段主要做法是改革全省青少年年度竞赛经费管理办法,由省体育局承担所有办赛、参赛经费,减轻市县体校经费压力。积极创建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严格落实经费配套政策。目前全省有国家级基地37个,每年配套经费超过1200万元。设立省级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按照每个项目设立3至5个后备人才基地的布局规划,对市县体校予以扶持,并建立健全经费使用政策和绩效评估办法。目前省级基地已达到128个,每年扶持经费约1500万元。改革业余训练奖励制度,每年投入200万元。加强体校人才培训。

重点扶持阶段主要做法是从2012年起,根据体校发展状况明显改善的实际,将原来大面积、小金额扶持的政策,调整为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主要资助对象是新建市县体校的单位和改建训练场馆的体校。对新建的体校,一般资助1000万元;对改建训练场馆的体校,一般资助300万元。

以上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各地的积极性,促进了体校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目前全省除两个市尚未恢复体校外,其他15所体校的发展状况都比较好。初步统计,目前全省的业训总人数已恢复到近3万人。在今年的省运会上,有170余个小项的成绩超过上届。

务实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2011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意见》,牵头召开了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对青少年体育工作作了专题部署。建立了体育、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创办全省大中小学体育联赛,开展了普及游泳和“超重学生体质健康夏令营”活动。

试点推行县级体校多元化办学模式。今年在全省试点推行了县级体校三种办学模式改革。无论哪种办学模式,只要选材训练功能不弱化,能够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都予以认可并纳入经费扶持范围。计划用3至5年时间,让目前没有体校的县市区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择一种模式建设体校,实现县县有体校的目标。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依法行政依法治体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 李颖川

《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北京市体育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完善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部门规定相互配套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体制机制、执法方式、宣传理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为全面完成首都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体育立法取得重要进展,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目前北京市体育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各两部,部门规范性文件52件,基本实现了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体育领域的全方位覆盖,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制定了相关配套制度、办法,有效指导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法规规章修改与时俱进。2009年北京市启动了《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的修改工作,经前期调查研究、立项论证,目前已进入起草阶段,列入2015年市人大起草项目、市政府法制办完成项目。

体育执法活动纳入依法行政轨道,依法治体初见成效。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梳理分类、精简整合,统一标准、完善流程、规范行为。2013年以来,北京市体育局共精简审批事项5项。同时整合执法机构,进一步明确高危项目许可监管职责。行政权力运行不断规范。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行政处罚、行政问责等一系列制度。经梳理,目前北京市体育局共有25项行政权力处罚事项。2014年,共审查以体育局名义签发的合同及重大政策文件近70余起次。

行政执法责任配套制度不断健全,成立了体育系统制定配套制度工作小组,制定出台了五项配套制度。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标准化,在2010年已出台的相关实施办法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定了相关办法。行政执法考评工作不断深化,细化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分解方案。政务公开力度不断加强。与此同时,体育法治宣传、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依法治体氛围活跃。

下一步北京市体育法治工作将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善用“法治”这利器,努力做到“遇事先想法、改革先定法、管理先用法、落实先靠法”,同时重视提升法治素质,抓住体育周期、活动机遇,尽快建立起系统全面、易于操作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

推进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主任 高小军

基于对武术事业长远建设和标准化发展的认识,下决心推进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工作,以建设者的心态,从调查研究入手,建章立制,建起服务保障体系。继1998年由原国家体委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之后,2014年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全国下发了2014-2023《武术段位制十年推广规划》。这一举措极大促进了武术的推广和发展。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一项全面评价习武者水平的等级制度。目前全国各级武术组织基本构建起了“两级管理、三级办公、层层设点”的工作网络。各地武术段位制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已相继建立,至今已建起近753个段位考试点,武术段位制工作机构网络已基本形成。每年各级举办多期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骨干培训班25—30期。已有国家级段位指导员12185人,段位考评员13108人。组织武术段位制的考试和竞赛活动,实行考试与竞赛结合。每年举办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大赛、省考大赛以及市(县)的考赛,从而促进段位制考试标准化水平提高。近几年已经考取段位的人数已超过61万人。

与此同时,组织了武术段位制推广研究课题组,研究段位制在学校、社会、国际的推广模式和评价体系。并组织专家组参与对10个武术段位制“六进”工作单位及6个省级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试点单位工作情况的检查,进行了跟踪调研,2015年将出成果。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同时促进了国际武术的发展。

以武术段位制促进大群体工作的开展。确立了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六进”和进孔子学院、进驻外机构、进各国武术协会的“三进”目标,努力实现推广工作的常态化。《十年推广规划》明确提出了2014—2015年在中小学校和武术之乡选择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扩大推广面的方针。从试点单位的总体情况来看,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套推广武术段位制的经验和模式,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段位制为抓手,现已初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段位制为核心的武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新一年将继续面向青少年培育、面向中老年健身人健身、面向军队的强军目标、面向国际推广展开调查研究和试点,逐步建成符合利国利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本文来源:华奥星空

原标题: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