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队减员,联赛结构渐合理化  

中超一线队阵容比较臃肿、个别俱乐部囤积球员过多、一些球员踢不上比赛、俱乐部薪水支出较大……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中国足协将有新的动作。

2014-12-02 11:10 来源:北京日报 0 148004


中超一线队阵容比较臃肿、个别俱乐部囤积球员过多、一些球员踢不上比赛、俱乐部薪水支出较大……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中国足协将有新的动作,即从2015赛季起要求中超和中甲俱乐部执行新的注册规定:中超一线队的注册球员不得超过30人,基本上采取“25名本土球员+5名外援”的配备模式;中甲一线队的注册球员不得超过28人,基本上是“25名本土球员+3名外援”的配备模式。按照这一规定,16家中超俱乐部和16家中甲俱乐部的一线队预计将削减上百名球员。换句话说,这将使上百名球员被迫流动起来。


不少替补球员无比赛可踢


2014赛季,中超一线队最多可注册35名球员。翻看球员花名册,江苏舜天队就用满了注册名额,广州恒大队、北京国安队则注册了34名球员,山东鲁能队注册了33名球员。


尽管2014赛季中超一线队的注册球员人数已经比2013赛季少了一些(2013赛季每队可注册40名球员),但球队的容量依然不小。正所谓僧多粥少,由于比赛上场名额的限制,相当一部分球员虽然是球队一员,但是很难获得出场机会,不得不将冷板凳“坐穿”。


记者经过统计发现,2014赛季恒大只有23名球员在中超比赛中有过出场记录,11名球员的出场时间为“零”。而国安打过中超比赛的球员有24人,10人没有出场记录。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普遍存在于每支中超球队当中。


针对无比赛可踢的球员,俱乐部也在想办法为他们创造机会。拿财大气粗的恒大来说,俱乐部囤积了多名颇有实力的球员,由于担心他们因长期踢不上比赛而状态下滑,决定将其租借出去,比如把冯仁亮和赵鹏租借给长春亚泰,把李建滨租借给河南建业。恒大的边缘球员还算是幸运的,更多在其他球队踢不上比赛的球员,只能去踢预备队联赛,有的甚至连预备队比赛都踢不上。


减员利于俱乐部省钱


针对中超一线队球员容量较大的问题,几年前来华为中国足协设计联赛架构的国际足联技术团队曾指出,中超球队拥有太多的球员,一方面造成人员浪费,另外又大大增加了俱乐部在球员薪水方面的负担。国际足联技术团队的专家提出,欧洲俱乐部一线队注册球员一般不超过30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这方面应该尽快与国际接轨。


日前由某网站发布的《2014年中超商业价值报告》显示,本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在球员薪资方面的支出超过17亿元人民币,其中7家俱乐部的球员薪资总额突破1亿元。毫不夸张地说,中超俱乐部投入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支付球员薪水上。究其原因,不能回避俱乐部球员储备较多这一因素。


今年10月,足协在中超和中甲俱乐部总经理会议上通报了国际足联方面的意见,并提出了削减中超和中甲球队注册球员数量的方案,该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俱乐部的认可。


联赛结构趋于合理化


国际足联技术团队还曾指出,目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结构不甚合理,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级联赛的规模应该呈“金字塔结构”,而现在甲级和乙级的球队过少,整个联赛体系几乎呈“桶状结构”。


联赛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超球队占用了较多的球员资源,中甲和中乙球队想招兵买马、补强阵容,但是找不到更优秀的球员。中国足协内部人士表示,中超和中甲球队的缩编将有助于联赛结构更加合理,“中超过剩的球员将流向中甲,从而使中甲联赛有扩容的可能性,以此类推,中乙未来也有扩军的希望。”


如上所述,在恒大踢不上球的冯仁亮、赵鹏、李建滨和彭欣力等球员,在被租借到其他球队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类似的情况还有鲁能的崔鹏和杨旭,这些球员俨然成了帮助新东家保级的功臣。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新赛季中超、中甲球队注册球员数量被削减之后,很多在队里没有位置的球员将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这样一来,人才的流动性将明显增强,球员这种特殊的“资源”通过合理的配置可以找到更适合其发展的地方,从而最大化地体现其价值。


原标题:中超球队减员利于俱乐部省钱 联赛结构渐合理化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