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析跑步市场,马拉松产业链究竟能延伸多长?

作为投资人,肯定关心马拉松背后的产业链究竟有多大、都有哪些厂商参与其中、跑步产业的价值有多大,有多少投资的机会?

2014-11-18 08:30 来源:凯兴体育汇 0 164746


这年头,没跑过马拉松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作为投资人,肯定关心马拉松背后的产业链究竟有多大、都有哪些厂商参与其中、跑步产业的价值有多大,有多少投资的机会?


1.上个月中央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内容重点是什么?


2025年体育产业达到5万亿人民币规模、人均面积2平方米;住宅和办公场所15分钟内配备健身圈、达到100%覆盖,每天每人平均健身1小时;新建居住区人均健身场馆面积达到室内0.1平方米、室外0.3平方米;高新技术的体育企业所得税以15%计算,文化体育业营业税按3%交纳,广告费可在税前扣除。


2.全球体育产业有多大?


根据美国媒体公布的数字,2013年全球体育产业年增加值在8000亿美金左右,美国为3000-4000亿美金。同年,美国的GDP是16.8万亿美金,体育产业占GDP的4%左右;而我国2013年GDP为9.24万亿美金,体育产业约554亿美金,约占GDP的0.6%。根据国内相关部门公布的数字,国内体育产业在2005年的规模是约1000亿人民币,2009年2000亿人民币左右,2013年3500亿人民币左右,2014年估计可以达到4000亿人民币。


3.全球跑步市场有多大?


尚无官方数据,我个人估计在1000亿美金左右。让我们看几组数据:一、2013年,全美跑鞋销量4625万双,销售额30.9亿美元。二、耐克公司的跑步产品占全部营收的20%;大中华区占全部营收的10%左右;第二季度大中华区6.29亿美金,全球64.3亿美金。姑且粗略计算跑步市场占全部体育产业的1/8,即1000亿美金。


4.国内跑步市场有多大?


参照其他行业(比如IT),中国区一般收占全球营收的5-10%。我们按保守估计,国内跑步市场会在50亿美金,即300亿人民币左右。以中国人口的数量,加之全球跑步市场的规模,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跑步市场还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5.跑步产业链有哪些细分?


首先,位于最核心的就是体育竞赛表演业,最重要的形式无疑就是马拉松。其次,围绕着核心层,会有如下小的利基市场:最大头的体育用品销售、上游制造、媒体、中介、娱乐、培训、场馆经营、博彩、医疗和疾病防治、软件、网站、旅游等。在外延,就是品牌经营、BD和PR推广、咨询、公关、科研、建筑、房地产、会展等周边领域。


6.马拉松比赛有多少个?


全国在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2011年为22场,2012年为33场,2013年39场,2014年就有53个。这53个官方比赛中有27个全马、10个半马,其余为其他距离的跑步比赛。其中,央视转播了10场。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统计,累计覆盖人群38亿人次、3亿人群。


我们再来看看短距离赛事。2012年, 李宁10公里路跑联赛在全国只有3站比赛,平均每一站的报名人数为1000人左右,而2014年,这项赛事在全国已经扩大到10站,平均每站报名人数约为5000人。


多乎哉?不多也。


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数字。美国2012年780场,日本200场。2013年台湾211场,美国1100场。这么比的话,我国比赛的数目连美国的零头都比不上。从乐观角度想,至少我们的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


截至2014年底,全球一共有71个金银铜标马拉松,中国5个(北京、上海、厦门、扬州金标,香港铜标),日本9个,英、法6个,意大利5个,美国、韩国、德国各4个。在国际田联的评价体系中,“金标赛事”的标准有数十项,办赛质量只是一部分,而赛事宣传推广、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当地市民的认可度、跑友的满意度以及对当地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占了很大的分值。


其他类型的比赛与国际接轨也较显著,包括:越野赛、超级马拉松、Colorrun(彩色)、垂直马拉松、快乐跑、粉红跑、摇滚跑等。这些在国外喜闻乐见的差异化赛事也在全国各城市扎堆出现。


7.马拉松比赛挣钱吗?


国外的绝大部分肯定是挣钱的,无利不起早。


我们以美国某赛事为例,40%的收入来自电视版权、30%来自赞助商、20%来自票房,其他来自赛事纪念品,约占10%。著名的美国恶水超马,每个人仅仅报名费就要一万元人民币,选手还要全程自备车辆、后援团和补给,如果要拍纪录片还要再额外付给组委会费用。国外电视台直播是要付费给组委会,但是国内的比赛不一样,国内要上电视,组委会是要掏钱给电视台的。网传上央视全程直播的成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


可以看到的公开数字来自香港上市的智美公司:杭州马拉松成本1200万,收入2000万。2014年该公司中期年报显示,赛事运营部分的毛利率高达65.8%,而集团整体的毛利率则是46%。智美今年一口气承接了广州、杭州、深圳、珠海等几个华南、华东地区重头比赛的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据说某企业要在北京做广告,问执行公司,我想把毛主席像换成我们家的广告牌行么?执行公司说这个有难度,但是我能把你们家广告牌摆在天安门广场上。这个一年一次的机会就是北马。


在“10大最具品牌价值的体育赛事”评比中(括号内的品牌价值,均为至少估值),第一名是中超(6.5亿元)、第二名是CBA(3.5亿元);第六名就是北京国际马拉松赛(2.5亿元)。这项1981年创办赛事,到2013年连续举办33届。今年,除了阿迪达斯外,北京现代等5家赞助商赞助赛事,北马不仅盈利还成为目前国内最为成功和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


据悉阿迪达斯为了拿下北马,投入的经费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同等规模的上海马拉松,耐克的投入也是差不多的规模。去年以78000人创下参赛人数之最的厦门马拉松有本地的建发集团和特步等厂家的赞助,也是盆满钵满。


8.跑步的人口基数有多大?中国有多少人跑步?有多少人跑马拉松?


根据美国路跑协会公布的数字,去年美国完成全程马拉松的人数是541000人,其中47%是40岁以上的选手;半程马拉松完成人数是180万,一半以上是女性;全国跑步人口超过2000万;2014年各类跑步比赛超过3000个。


台湾2013年共有211场赛事,参赛人数127万人次(包括全马半马)。


大陆2013年39场正式比赛,完成全马的7万人次(业内估计,常年坚持4次以上比赛的有2-3万人,即我们所说的‘老马’),总参赛人数75万人。2014年7.5万人完成全马,11万人完成半马,60万人其他距离比赛,总数不到80万人,比2013年略有增加。


我们还可以参考体育总局公布的锻炼人群数量(这个除了跑步还涵盖健步走、球类等运动):1996年为总人口的31.4%,2002年33.9%,2008年37.1%。2008年奥运会之后,全国人民的运动热情都空前高涨。马拉松比赛也是,从08年以前的无人问津、要免费送名额,到近两年报名需要秒杀、比抢春运车票还难。跑友们关于报名难的笑话就是:网站开放报名了……网站瘫痪了……两三个小时以后,网站终于好了……报名满了。到2014年,最保守的估计,全体国民也会有50%以上坚持常年锻炼。当然,如何定义常年锻炼有不同的标准: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不论定义为何,我都相信自己的这个判断。


前一阵有一位马拉松委员会的委员表示,他认为在北京坚持长跑的人数在200万人以上。我个人认为长跑的确有很明显的年龄和职业特点,比如上班族、学生、退休中老年都是主力军。200万不一定有那么多,2114万的2013年常住人口里,5%、也就是100万是肯定有了的。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维度。跑步软件NIKE+在全球有用户1800万,2013年全球的增长率是130%,中国增长率是近一倍的258%,Nike+APP的下载量从2012年的57万增长到2013年的258万,增长350%。另外一款软件Endomondo用户数1000万。国内软件咕咚2000万用户,日活跃用户60万。新近崛起的益动两年时间注册用户加APP用户已经到了100万级别。当然,跑步的人群中用GPS软件的仅仅是少数年轻人,大部分人是用GPS手表、甚至普通手表计时和里程。


9.人均消费有多少?


根据权威杂志《跑者世界》的一篇文章估算:一个美国跑友一生的花费由俭入奢分为14358美元、56942美元和212872美元。其中服装和赛事报名占据了美国跑友支出的大多数。


中国跑友也如法炮制,推出了中国版:节俭型要14100元,普通型243000元,土豪型要1101900元。


对于极简跑者来说,一双鞋---赤脚跑爱好者甚至不需要鞋---一身运动衣裤就可以跑步。但是,对于我和周围大部分跑步发烧友来说,随随便便一身装备一万块人民币很正常:表两千,一身梯度压缩衣两千,鞋一千,运动眼镜一千,喜欢摄影的来个GoPro四千,其他配件加起来也差不多几千块。


跑了一个比赛就想跑第二个、跑了五个就想跑十个、跑了十个就像把全国的都跑一遍,跑了一遍就想去国外跑、就像跑100个马拉松。


对于经济条件优厚的跑友,一年花一个月的工资在装备和比赛上很正常,有些跑友花个一两万去国外跑个马拉松就跟梁朝伟打飞的去伦敦喂个鸽子差不多。临走在朋友圈发张照片“哥去XXX跑了个马拉松,唯有美景、美食、美酒和美女不可辜负”,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附图:国内三类跑友一辈子在跑步上的花费


10.跑步行业的品牌有哪些?


第一级,毋庸多言,阿迪、耐克。


第二级PUMA、UnderArmour、NewBalance、TheNorthFace等,要特别留意UA(安德玛),其实这家厂商在美国已经是第二大了。


第三级Kailas、ASICS、美津浓等。小众品牌Salomon、Tecnica、Vibram等阿迪在华已经覆盖900多个低线城市,门店数量达7600多家。2013年,耐克把大中华区沿用了25年的口号JustDoIt换为更接地气的“跑了就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年轻消费者对于跑步反馈出的狂热,是我们在2008年时没有想到的。跑步依然是耐克在中国最大的运动品类,高于篮球和足球。”2012年到2013年的一年时间里,NB在中国的门店从573家扩张到886家。国内品牌特步在全国也有7000家门店。


11.国产品牌有哪些?


李宁、安踏、361、特步、匹克、动向(Kappa),六大国产品牌。


最后说一下跑步行业未来几年我总结的几大趋势


1.全民跑步、跑步人群继续年轻化。


2.入门级、资深骨灰级跑友烧装备现象严重,一站式线下装备店、网上商城和海淘与实体店相比,比重逐年增大。


3.绝大部分国外小众品牌即将全面登陆大陆市场。


4.报名继续火热、官方认证比赛三年内突破100个,参赛总人数达200万,10公里以下路跑比赛数量指数级增长,省会城市和二级以上城市普及比赛。


5.越野赛和铁三比赛流行。马拉松跑多了就会有倦怠,很多资深跑友会转战这两个领域。


6.境外马拉松人数激增,旅游加马拉松的出境游会持续热络。


7.最后一条、也是各位最关心的:民营资本会以多种方式进驻跑步行业。


原标题:价值1000亿美元?马拉松产业加速“跑起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