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女排转会为何玩不转?

挂牌转会和引进外援,这些非常常见的运作方式,为什么在女排联赛推动起来如此之难呢?

2014-11-10 18:35 来源:人民网 0 55134

昨天下午,上海东浩兰生女排借力本土卢湾体育馆,以3比0轻松战胜来访的山东女排,赢得开门红。整场比赛,上海女排今年新引进的两名外援科祖赫和塞纳成为亮点。


缩水背后的退步

今年的联赛,包括上海在内的4支女排引进了8名外援,男排中北京、上海、四川3家引进了6名外援。但是去年此时,光男排就引进了10名外援,而上海男女排更是用足了3名外援“额度”。可是联赛开始前,排管中心突然“朝令夕改”,让请了外援的球队叫苦不迭:由于很多队伍反对声音强烈,于是又修改政策,临时将上场外援的人数从3名改成2名。很多球队因此只能放弃一名外援或者轮换上场。所以今年联赛开始前,包括上海男女排在内的球队“学乖”了:只请2名外援。


外援问题,始终是各支球队争论的焦点所在:有经济实力的球队,自然希望能请到最多的外援提升球队的实力。但是另外的球队,却对引进外援持激烈反对的态度。排管中心最终以“外援太多会影响中国本土球员的培养”为由,限制了外援人数。


对此,上海男排主教练沈琼却有不同意见:“外援水平越高,就越能帮助球队成长,我们去年有3个外援,年轻队员学到了很多。”

致力于中国排球职业化的郎平早就提出,中国排球需要外援和外教来刺激:“每支球队如有3名外援,比赛会好看很多,水平也会有大幅度提高。”


内援挂牌形同虚设

外援政策行不通,今年联赛之前,排管中心又发布了一个新政策:今年联赛,每个俱乐部运动员报名人数为20名,其中8人必须公开挂牌用以转会。此举初衷是激活市场,但实际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各支队伍人数、实力相差很多:一些队伍人才济济,报满20人根本不是问题。而一些队伍却因为资金的问题报不满,只好用面临退役的老队员来凑数。根据排管中心公布的报名情况,12支球队中最终只有5支队伍满额报名。在这样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要挂出8名转会球员,几乎要了球队的命。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是几个人员富足的球队,也舍不得将球员“上架”——这么多年来,球员流动一潭死水的现状,并没有因为政策的刺激而有所改变。


联赛开始前,各支参赛球队也都按要求挂出了8名球员,但真正转成的也没几个。一位圈内人道出了其中的窍门:“比如有的球队把板凳球员挂上去,有的球队就把转会费开到天价,仅仅是为了完成指标而已。”


“转会可以有,但前提是千万不能影响了母队的成绩。”上海女排前主教练张立明如是说。他几乎代表了全国范围内各个主帅对于转会的统一态度。同样是三大球,中国的排球人口严重缺乏,加上全运会的存在,使得球队特别依赖于本队的优秀队员。而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让各支球队舍不得放手。


但是,如此排斥“外来和尚”,真的是好事吗?从外援政策的朝令夕改到挂牌新政的无奈流产,中国排球职业化改革举步维艰,这样的地方保护主义,看上去是保住了地方队自己的利益,事实上损害的却是中国排球的未来。


(声明: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禹唐立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