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中国的亚运“维新”

当我们金牌拿到手软的时候,亚运会作为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综合性体育赛事,是否应该承载上中国体育新的目标呢?

2014-09-23 18:09 来源:禹唐体育 0 65423


在金牌榜上胶着了两天之后,中国队终于在昨天凭借着一股14枚金牌的“小高潮”,将韩日两队远远的摔在了身后。金牌榜上无可撼动的优势也再次印证了中国亚运会“霸主”的地位。


中国队在过往连续8届亚运会上占据金牌榜第一位,而作为出征仁川的中国代表团来说,金牌榜第一当然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其实不只是中国队,东道主韩国队对亚运会的格局认识的也十分清楚。韩国的主流媒体在赛前预测金牌数时,也给出了韩国90,日本50的推测,而在中国队金牌数一栏上,韩国人则填上了“金牌榜第一”。显然,中国队在广州夺得的199枚金牌,让中国的金牌数成为了留给人们想象空间最大的一项。


这样的现实无疑是让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的。但在激动之余,我们是否也该想一想,当中国队在亚运会上的对手只剩下了自己,金牌是否还应该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呢?


长期以来在成绩指挥棒下,中国参加大赛一直以来就奉行着成绩至上主义。所以,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甚至是单项比赛,尽可能多的夺取金牌都一直是中国代表团的最大目标。而目标的指定方,也从国家到地方,甚至是行业体协,企业个人,不一而足。比赛目标制定之多,令人叹为观止,用某卸任国足教练的话就是,“连热身赛都有目标”。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种“目标主义”的带领下,亚运会的地位其实非常尴尬。在奥运会之后,亚运会的头上还有一个“计划经济怪胎”——全运会。而由于亚运会中国队实力与其他代表团过于悬殊,金牌数量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中国代表团也极少制定出亚运会金牌数的目标。全运会却是各地方体育局尽全力夺取的“兵家必争之地”,这也就是每到全运会,各种“盘外招”集中爆发的原因之一。


但是,一次次的“目标主义”思想给中国带来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尽管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数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中国现在,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会是体育大国,而非体育强国。长久以来,支持举国体制的人能举出的最好范例,就是奥运会和亚运会上那些金灿灿的金牌,可当我们有了这一切,才蓦然发现,当李娜、姚明、刘翔淡出人们视线后,中国体育连一张名片都没有了。


早在1974年,中国就第一次参加了亚运会,这个时间足足比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早了10年。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亚运会肩负了很多她不该负担的东西,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更多的是一项政治任务。今年是中国亚运纪年的第40个年头,也是中国第10次参加这一全亚洲人民的伟大盛会。当我们在亚运会上金牌拿到手软的时候,金牌数量已不再那么重要的时候,作为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综合性体育赛事,亚运会是否应该承载上中国体育新的目标呢?

(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禹唐体育)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