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秀”到“亚洲范”:六十年亚运变迁史

亚运会比赛项目从早期的“欧美崇拜”到亚洲“非主流”,这些项目更多地扮演了推广亚洲体育文化的特殊角色,也让更多国际目光注视到正在崛起的亚洲体育文化。

2014-09-19 15:25 来源:禹唐体育编辑 0 30237


注: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于1981年成立后,亚运会上具有亚洲特色的比赛项目也逐渐涌现。在随后举办的汉城(首尔)亚运会和北京亚运会上,便出现了武术、卡巴迪、藤球、柔道等多个具有亚洲特色的项目。图为2010年11月16日,中国选手宋程(右)与泰国选手迪达万·道沙恭在第16届亚运会藤球比赛中拼抢。


你看过藤球比赛吗?你听说过卡巴迪吗?


作为亚洲运动会中具有亚洲特色的比赛项目,人们对于这些并不那么国际化、没什么知名度的项目关注,俨然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奥运项目。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了新中国参与亚运这四十年的历史中。


卡巴迪比赛


邯郸学步:是欧美附庸还是cosplay奥运会


最初的两届亚运会,只有田径、游泳、足球、自行车、篮球、举重6个项目,从第三届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亚运会开始,增加了拳击、摔跤、射击、网球、排球、乒乓球、曲棍球7个项目。随后,每届亚运会都开始对比赛项目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规律的是,亚运会项目大都与奥运会“不约而同”。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首次设立了铁人三项比赛,2006年釜山亚运会上,铁人三项也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男子棒球正式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紧接着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也将男子棒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亚运会比赛项目中,除了田径和游泳,其他的比赛项目都为亚运会东道主的“自选动作”。东道主可在亚奥理事会认可的亚运会比赛项目中自行挑选,但所设各项目至少须有4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参赛。


但纵观亚运会比赛的自选项目,手球源于欧洲;赛艇源于英国;帆船来自荷兰;垒球来自美国……除了cosplay奥运会,亚运会的比赛项目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欧美国家,都曾让亚运会一度打上了“欧美附庸”的标签。


自立门户:具有亚洲特色的“非主流”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于1981年成立,亚运会上具有亚洲特色的比赛项目也逐渐涌现。在随后举办的汉城(首尔)亚运会和北京亚运会上,便出现了武术、卡巴迪、藤球、柔道等多个具有亚洲特色的项目。


由于亚运会的自选项目较多,亚运会东道主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运动技术水平选择自己的优势项目,亚运会也越来越多的带有浓郁的“亚洲特色”,成为亚运会项目中非奥运会的“非主流”项目。


第十届汉城(首尔)亚运会上,韩国将国内各种武技统一命名的“跆拳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上,日本将网球改编成适合亚洲人的软式网球和起源于日本的空手道一起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龙舟纳入比赛……


在这些比赛项目中,备受关注的亚洲特色非奥项目莫过于卡巴迪和藤球。卡巴迪起源于南亚,据说有上千年历史,从抵御外界侵袭的动作逐渐发展为一项规范的体育运动。藤球融合了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的特点,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在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


卡巴迪和藤球分别在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亚运会被纳入比赛项目,此后便连续几届都成为非奥项目中的“保留曲目”。


独当一面:亚运会项目成亚洲体育“风向标”


推动亚洲体育事业发展,是亚运会举办的重要历史意义之一。而从亚运会的发展来看,摆脱了欧美崇拜、逐渐体现出亚洲特色之后,亚运会的体育项目俨然成为了亚洲体育的“风向标”。


亚奥理事会成立之后,不仅承担着主办亚运会的工作,还主办了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和亚洲沙滩运动会等多个大型比赛活动,极具亚洲特色的各个比赛项目都通过这些比赛进行推广。而一个运动项目是否能得到国际认可,很大程度上都由是否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得以体现。


电子竞技、极限运动、龙狮运动、冲浪、滑翔伞……这些新鲜的体育项目都出现在了由亚奥理事会主办的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和亚洲沙滩运动会中。


与相对显得有些严肃的奥运会和其他洲的传统大型运动赛事相比,亚洲的体育赛事在亚奥理事会的带领下更显新潮。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断吸收新出现、受关注、具有时代特色、正在发展的体育项目,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用开放、包容的态度走在世界体育前列。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信才能自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演变也成为亚洲的崛起一大体现:不再过分依赖欧美体育文化,而是逐渐自信发展具有亚洲特色的体育文化。


多维解读亚运:


亚运之于亚洲:见证各国各地区体育崛起,借非奥项目展示“地域符号”


在亚洲体育版图上,亚运会曾是最具号召力的旗帜。半个多世纪中,这一亚洲最高规格的综合性运动会,对推进各国各地区体育进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亚运之于亚洲,是难以复制的情感寄托。


从1951年首届新德里亚运会仅有489人参加,到2014年仁川亚运会参赛运动员近万人,亚运会的规模不断壮大。对亚洲地区的民众而言,亚运会凝聚着光荣与梦想,在不同时期发挥着提振民心士气、加快城市发展、展示竞技实力的作用。1990年,北京亚运会曾鼓舞一代中国人。1998年,曼谷亚运会顶住金融风暴冲击,在很多代表团减员的情况下,依然创造了14项世界纪录。2006年,多哈亚运会以奥运会为标杆,成就卡塔尔的“小国体育梦”。2010年,广州亚运会领风气之先,见证中国体育20年的“跨越式发展”。


相比于奥运会,亚运会标注着独特的“地域符号”。在仁川亚运会设项中,武术、空手道、藤球、卡巴迪等8个非奥项目地域特色突出。有的“边缘项目”仅仅流行于某一地区,但并不影响这项运动的生命力。多元化的亚运平台,价值不止于竞技普及和项目发展,也开启了各国文化交融的另一条路径。


亚运之于体育:职业体育分流观众,兼顾瘦身与卖点成转型难题


任何一项赛事不可能永远辉煌,颇负盛名的亚运会也不例外。据东道主媒体报道,韩国民众对仁川亚运会反应平淡,除游泳、艺术体操等个别项目外,很多比赛门票出现“滞销”。而在国内,体育迷对于亚运会也不复往日热忱,“没悬念、水平低”成为许多网友不看好亚运会的理由。


这样的关注度危机,其实早有迹象。自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以来,“三国演义”成为亚运会不变的“戏码”。在近几届亚运会上,中、日、韩三强获得的金牌数占全部金牌数的七成以上,其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能瓜分残羹。竞技水平过度悬殊,令亚运会的观赏性锐减。“一边倒”的赛场之争、几无悬念的奖牌榜单,动摇着亚运会的收视根基。


举办综合性运动会,会耗费巨大的人、财、物力。亚运会居高不下的办赛成本,往往令有意申办者望而却步。今年4月,越南宣布放弃2019年亚运会举办权。尽管亚奥理事会多次强调不必拿多哈亚运会、广州亚运会作为参照,并从仁川亚运会正式实施“瘦身计划”,依然难以吸引更多的“接棒者”。


而且,亚运会带有“计划色彩”,缺乏市场选择的基因。仁川亚运会已是韩国第三次当东道主,中、日两国也各举办过两届亚运会。随着全球职业体育的勃兴,全年不间断的高水平单项赛事分流大批观众,除了夏奥会、冬奥会这种顶级综合性赛事,其他区域性综合赛事同样前景堪忧。


亚运会的“遇冷”,在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看来,属于“没有卖点惹的祸”。据称,亚奥理事会有意引入更广泛的非奥项目,以形成亚运会的品牌价值。不过,这一设想与综合性赛事“瘦身”的大趋势相悖,也可能对承办地带来新的负担。相比于广州亚运会,此次“砍掉”的6个项目均为非奥项目。如何兼顾“规模瘦身”和“亚洲特点”,又如何平衡“奥运化”和“接地气”,将是亚运转型的关键。


亚运之于中国:从数字崇拜到看重成色,国人视角及中国军团的参赛策略悄然改变


尽管亚运之战如箭在弦,中国选手孙杨对韩国选手朴泰桓的“泳池宣言”,却为紧张赛事平添几分娱乐色彩。在出征仁川的中国军团中,有68%的运动员没有亚运会参赛经验,这个数字传递出微妙的变化:坐过8次“头把交椅”后,中国体育似乎更“玩得起”亚运会了。


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体育界习惯将亚运会称为“中考”。既有为奥运会练兵的用意,也源自国人浓烈的亚运情结。尤其是乒乓球、羽毛球等优势项目,亚运较量几乎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哪怕一枚金牌的失手也让国人耿耿于怀。对“金牌霸主”地位的坚守,一度成为中国军团的常态。


时代在变,随着亚运会的社会功能减弱,中国体育看待亚运的视角也在发生变化。在广州亚运会,中国队赢下全部金牌的42.16%,却引发关于“一骑绝尘”的大讨论。从数字崇拜到看重成色,淡化“金牌观”的社会共识,倒逼中国体育重新审视亚运策略。让更多年轻面孔亮相亚运,是中国代表团此次最大的变化。


从另一个维度观照,国人更关注亚运与生活的关联。亚运会若想走得更久远,取决于所植根的土壤供给多少养分。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一个可喜变化,在于提出通过亚运会为带动全民健身奠定更好的基础,“希望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理念更深入人心,特别是青少年体魄更加强健。”这,或许才是亚运之于中国的更大价值。


我们期待,在未来亚运会的舞台上,亚洲文化将更加浓郁、原汁原味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吸引更多的国际目光和认可。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禹唐体育整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