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的体育 体育产业新时代

体育是金色的,耀眼的不仅仅挂在健儿胸前的金牌,还有一座远未被充分开掘的“金矿”——体育产业。 

2014-09-19 13:00 来源:泉州商报 0 112522

体育是金色的,耀眼的不仅仅挂在健儿胸前的金牌,还有一座远未被充分开掘的“金矿”——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成为下一个“金矿”已经若隐若现。在业界看来,简政放权,给体育产业不断松绑,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其前景值得期待。


去年,体育产业领域并不平静,如期而至的改革大潮和社会各界要求改变体育发展现状的倒逼与追问,当然还来自于体育界自身在改革破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困惑与纠结;今年,体育产业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求新求变所积聚的内在动力,改革大势所释放的利好与激励,当然也还来自于改革所必然触动的自身利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


走过了不平静的2013年,跨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4年。对有着千亿级产业的泉州体育用品行业来说,松绑的体育意味着更多的担当与付出,因为,消费经济基础向上和国家级政策层面已经孕育着产业爆发的沃土。


松绑的体育-动向


政策激发体育产业活力


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大众健身,并制定了取消审批、优化环境等具体措施。


国务院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使得体育产业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其灿烂前景值得期待。体育产业,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政策红利释放


似乎在一夜之间,体育产业成为产业政策红利的一个释放窗口。


继财政部发布本月初调整体育彩票竞猜规则后,备受关注的体育产业改革政策也相继落地。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三方面具体提出了改革体育产业的措施。


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


姚明就曾吐槽,要想办一个简单的街头3人球赛都得经过审批。下放赛事审批权限,将激发民间资本参与举办体育比赛的热情;转播权的出售,也可以带来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些都会带来很大的商业效应。


二要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


近期,“大妈广场舞”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抛开其中的种种议论不谈,老年人对健身场地的“争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滞后,也表明体育消费尚有巨大潜力有待开掘。城市里的体育场馆,很多都建立在市中心,供给重要比赛使用,不仅利用率低,也不能满足广大普通民众的健身需要。


因此,盘活现有体育资源很有必要。随着财税、价格、规划、土地等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政府的体育设施管理者将更多地向服务提供者转型,这不仅有利于城市建设,便于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兴办体育场馆,还有助于更好地统筹财政资金。


三要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我国现在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体育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强健人民体魄,而且有助于拉动相关消费产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



开启黄金时代


不少业内人士均看好此次政策出台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助推作用,认为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体育产业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一定的空间。“此次国务院政策的出台,是国家从产业角度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中国的体育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体育产业将是下一个‘金矿’。”


“这一次,体育产业的发展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里,中国体育事业和中国体育产业将进入新阶段,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林表示,2012年中国体育产业的规模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为0.6%,“我国体育产业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远高于国民经济9%—10%的增长水平,这是一个朝阳性的产业。”


打破行政垄断,取消赛事审批,这是越来越多投身体育产业的企业与个人最深切的期盼。“虽然此次只是对于赛事体育的放开,但相信今后壁垒会逐步打破,会有更多的企业与个人投身到拉动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的行列中来。”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潘鸿渊向记者表示。


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琦延博士认为,“未来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有五大趋势:

第一是运作模式由政府运作走向市场化运作;

第二是从价格优势走向品牌优势;

第三是由于精英体育走向大众体育;

第四是大战战略由国内走向国际化;

第五是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例如体育与文化、旅游、服务业等产业的融合。”



革新盈利模式


在中国,“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对美国经济分析的热衷。因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先把体育产业划分出来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体育经济最发达、市场最广博、系统最完善的国家。而其所涉及的行业也包括职业比赛、休闲、健身、器械制造、媒体传播、娱乐时尚等众多的行业。概括地说,美国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职业体育产业、体育用品业以及体育经纪业务等。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仍有巨大增长空间。有专家指出,从形式上看,泉州体育产业化主要通过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和销售等相关体育产业来实现,体育组织活动管理(赛事管理、俱乐部运营等)、健身休闲活动等体育产业核心层极不发达。


近几年,泉州已把握了体育鞋服市场中的中偏高、中、到中偏低档次的细分市场。明星代言、体育赛事赞助,门店直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参展鞋博会,赴国外参展,品牌营销多渠道销售,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培直。在营销模式上各企业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营销举措,在品牌宣传上,由过去的“明星代言+CCTV”的营销手法走向专业体育赛事的营销。


以体育产业盈利模式论,从商业手段看,门票收入、转播权收入、赞助商收入、商品开发收入是体育产业四种主要的盈利模式。谈到国内与国外体育产业的差距,潘鸿渊表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国外体育产业大部分都已经市场化经营,而俱乐部是最常见的球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全球最顶尖的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年收入可达5.1亿欧元。还有联赛平台的经营,2012赛季,欧洲足球联赛整体收入达到194亿欧元,相比过去一年增长11%。但中国,目前主要还是体育实物消费。


姚明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说,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要求和意见还是比较原则性的,在具体的细化和落地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说,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审批,那么如何来界定两者之间的性质?什么样的活动符合群众性体育赛事?什么样的活动是商业性赛事?如果某一项赛事既有群众性参与又存在商业性,又该如何来界定?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在之后进行明文界定和细化。”


松绑的体育-纵深


泉企角逐投“露天金矿”


体育产业被称为“露天金矿”,中国体育产业正面临着一个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体育如今已经走出竞赛场馆,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体育,不仅是健儿们角逐的“金牌”,也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就资本市场而言,伴随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有不少泉企先后布局体育产业,从体育赛事运营、赛事直播到体育彩票、运动鞋服等各个细分领域,巨大的体育产业空间正在加速打开。



体育产业化


不足,往往意味着潜力。越来越多有先见的企业已经嗅到其中的商机。电商巨贾阿里巴巴、房地产大亨恒大地产等与足球联姻,并引发股票市场震动,就是一个明证。


在产业政策、改革红利的支持下,市场其实早已掀起一场体育产业领域的竞技风暴。据记者了解,除安踏、匹克等主营体育用品的上市公司外,浔兴股份也早已涉足体育产业,还有金融机构与篮球俱乐部跨界联姻,更有不少公司借彩票业务进入体育竞技场。


泉州体育品牌从来没有放弃到任何一个体育盛事。近日,“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更名为“FIBA篮球世界杯”后的第一届比赛在西班牙拉开帷幕。赛场上,匹克集团的广告牌清晰可见,赛事吉祥物身着匹克运动鞋与现场观众亲密互动。据了解,作为FIBA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FIBA篮球世界杯全球合作伙伴,匹克不仅在赛场内外全面赞助本届赛事,同时,亚洲冠军伊朗、大洋洲冠军澳大利亚、大洋洲亚军新西兰、欧洲劲旅塞尔维亚四支“匹克之队”,也在斗牛士国度掀起“为篮球而战”的匹克精神。


在去年泉州品牌的NBA营销中,安踏签约NBA新生代全明星控卫、波士顿凯尔特人头号球星拉简·隆多无疑是一个重磅之举。而在签约仪式上同时推出的隆多专属战靴“RR1”却以399元人民币的售价震惊了行业。这个价格的明星代言款产品,不仅之前在国际品牌中找不到,国内品牌中也是无出其右。可以说,安踏以其超高性价比重新定义了NBA顶级球星代言战靴。


据悉,一个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自己的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通过大型的体育比赛,认知度可提高到10%,同时还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主营LED器件的晋江万代好光电照明有限公司早就将眼光瞄准了商业体育。公司于2012年与CBA签订了合作协议,斥资1000万元,连续签了4年,成为CBA联赛官方供应商。


泉州“金改”获批也让银行有了新的方向,泉州银行也借着体育营销的东风,与篮球俱乐部联姻,搭建一个企业和体育共赢的平台,一个机构与客户共赢的平台,在企业和体育“联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企业跨体育界创新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除体育赛事管理运营、商业体育等业务外,体育彩票业务也已成为不少公司跻身体育产业的快速通道。


孕育爆发沃土


一般来说,人均GDP超过5000元时,观赏性领域消费将得到重视,过去5年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是得益于此。目前中产阶层已形成体育文化消费基础,人民消费水平的变化直接刺激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观念的改变,体育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充。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主要的体育上市公司都是体育用品企业,鲜见真正的赛事运营、体育场馆运营和体育经纪公司。二级市场外,体育产业和创投资本、股权资本、银行的信用信贷对接也非常的薄弱。“正是资本对接的缺位使得体育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从规模、营销的收入和利润的体量,以及公司的价值上,都受到了制约。”


安踏公司副总裁张涛曾表示,“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我们会选择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投入,本身可以替这个行业进行选择;资本杠杆可以放大价值,将企业未来利益提前交付,加速企业发展。”


黄杉股权投资基金董事长陆浩认为:“资本与体育结缘将是当前的重要现象。体育产业是投资者最后的行业处女地。”他透露,黄杉资本在2011年就发起募集2亿元的专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将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资本化发展。


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一家创投机构来说,体育赛事并非单纯的竞技赛事,它有着很强的外延。“一方面,体育赛事能够与我们所布局的中高端时尚消费产业进行长期的互动和联合。另一方面,体育赛事本身就是极好的媒体平台,在凸显竞技娱乐的过程中,提供了信息沟通的渠道。可以说,体育赛事的投资,嫁接了从互联网、影视文化到市场消费的产业布局。”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育板块。相对而言,资本对体育的热度排在科技和文化传媒之后。多位市场人士指出,发展体育产业需要借力资本市场的平台,借鉴国外俱乐部上市后的经营管理思路。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