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体育财税格局,政策思路彰显改革决心

只有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高以职业足球联赛为代表的核心层业务占比,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国家财政税收的贡献才会越来越大。

2014-09-18 15:45 来源:禹唐体育编辑 0 38893


深入刻画体育税收全貌,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


市场化改革是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路径,但这条新的路径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呢?据推算,2012 年我国体育产业的税收贡献在90 亿元左右,尚不足财政体育支出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英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实现税收完全覆盖公共体育支出。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2006-2012年复合增长率为21.33%,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体育税收增加。现阶段,国内以体育用品行业等非核心层业务为主的结构难以支撑体育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只有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高以职业足球联赛为代表的核心层业务占比,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国家财政税收的贡献才会越来越大。


体育产业与税收激励政策的关联度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体育产业市场潜力大,启动速度快,产业关联度广,提供就业机会多,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同时,体育产业污染小,产值高,具有关联效应和正外部性,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等特征。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具关联效应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由于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另据北京奥组委统计,2008北京奥运会直接带动体育产业的收入约在30亿美元,而间接收入在54亿美元左右,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由于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因而是具有广阔发展情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市场零星单一、发育缓慢,面对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运用市场机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也不强。基于此,其建立、运行和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予以扶持和促进。体育业是产业和事业的结合,并不排斥政府公共财政对体育的大力支持,这是因为体育产业的许多内容是公益性、社会性的事业,很多不完全是商业盈利,体育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国家财政和体育业的相互关系。在目前我国体育业仍然是“举国体制”的国情下,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我们知道,税收政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调控政策之一,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对体育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上起着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这是税收杠杆的经济调节手段。特别是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税收政策的激励目标主要体现了国家对这一绿色朝阳产业和仅处于起步阶段和初步增长阶段的弱势产业的支持与激励,以及对体育产业税收负担的减轻和产业利益的保护。国家通过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在促进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降低体育产业发展成本、降低体育产业的经营风险,促进就业,鼓励出口,增加产业收益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强调对体育产业的税收公平,其核心是普遍和平等课征,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前者是以同等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相同的纳税人;后者应以不同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在现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对诸如高新技术产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创投企业、非居民企业等均制定有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支持了这些产业(企业)的发展;而对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等具有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产业却没有制定优惠政策来专门加以扶持和激励。又如在现行营业税政策中,无论是从公众的普及程度及消费方式,还是从产业吸引力和盈利能力均弱势的高尔夫球、台(桌)球、射击(箭)、保龄球等体育产业项目要同普及程度高、盈利能力强的夜总会、卡拉OK歌舞厅、歌(舞)厅等纯娱乐项目一样按照最高20%的相同税率征收营业税,这严重制约了税收政策支持我国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的幼稚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严重违背了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税收政策激励目的,势必不利于这些体育产业项目的长足发展。因此,不管从体育产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且具有新经济增长点的长远角度讲,还是从产业周期理论中我国体育产业是幼稚产业的角度而言,体育产业都应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长期激励。国家要立足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的现实国情,依据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使体育产业承担的税收负担与其发展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


从税收激励传导机制而言,运用税收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目标。主要通过诸如减免税、税前扣除、宽限期、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措施对体育产业资源实施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促使其投入与产出效率的最大化,进而影响、调节体育产业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最终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实现充分就业,保持体育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据国家体育总局资料显示,我国财政对体育产业的扶持每年以12~13%的增幅增长。可见,凭借税收扶持激励政策给予相关的体育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做强做大创造有利条件,获得良好的体育投资效益。而且税收激励政策产生一种良性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体育产业,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利益,承担包括增加国家税收、增强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社会责任。体育产业越大,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就越多。这种税收与体育产业的关联性必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此,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税收政策作为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工具,激励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必将大有作为。


现行体育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三大比较成熟的产业板块。[6]现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措施在相关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中的体现,主要反映在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中。


我国对于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统一的税收政策激励体系,而且激励体育产业的税收政策不稳定,特别是临时性的体育税收政策扶持多,持久性的税收激励政策少,但总体上税收支持力度不大,激励不足,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体育场馆补充财政收入,海内外借鉴寻求模式创新


体育场馆运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体育场地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布局不合理,群众性健身场馆所占比例偏低等现象。事业单位自主经营模式是我国大中型体育场馆的主要经营模式,实行全额财政拨款或差额拨款,在体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从国家体育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近两年财政拨款的比例逐渐走高,而场馆的事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占比越来越少,且远远少于财政拨款,整体入不敷出的情况明显。根据李克强总理在9 月2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指示,我们认为国内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具体模式可以借鉴谢菲尔德国际设施管理集团S.I.V和五棵松体育馆的成功经验。


社保体育双重发力,体彩公益金贡献卓越


彩票公益金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每年有约三成的彩票公益金通过财政拨入分配给全国社保基金,为社保基金和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 年全国共筹集彩票公益金约861 亿元,其中体育彩票公益金总额为351 亿元,约占40%,同比增长19.59%,创下历史新高。此外,体彩公益金还参与支持多项体育事业,如推行“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工程”。因此,为了应对未来社保和财政体系的支付压力、更好地支持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有理由、有动力去推动彩票行业特别是增速更快的体育彩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立足宏观经济高度,把握体育产业长远布局


发展体育产业除了带来直接的财税收入增长外,还能够带来更长远的经济效益。近几年,体育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为21.33%,2012 年,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35%,比2006 年增加0.24 个百分点,高速增长的体育产业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增就业方面,体育产业为社会创造出大量的岗位,近些年从事体育产业的人员逐年上升,2006-2012 年平均每年保持6-7%的增速。同时,体育产业以其高联动性,带动了餐饮、汽车、旅游等其他行业共同发展。我们相信,体育产业的做强做大必将持续培育其他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持及其启示


美国是世界体育强国,这不仅体现在竞技体育的一枝独秀和群众体育的深入普及,更体现在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成功的建设与运营上。在美国,政府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投入一直是体育场馆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美国公共财政体系比较完善,在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重新界定公共预算投资范围的同时,开拓新的财源,运用公共财政支持,以充分实现政府资源配置的职能,来满足体育场馆的投资需要,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建设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


美国针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出


1.政府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投入有增长的趋势。

因为职业体育俱乐部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影响巨大,所以,向职业体育俱乐部提供地方性支持是美国州政府的一贯做法。他们通过减免税收、低息贷款、职业培训以及建造设施等方式来吸引职业体育俱乐部进驻本地区。而体育场馆设施则是体育俱乐部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体育俱乐部存在、发展的前提。如表1所示,美国政府对职业俱乐部体育场馆的公共支出规模在不断升级。例如,巴尔的摩和克利夫兰两个城市就是典型,他们希望通过建造新的体育设施来吸引职业球队进驻,进而带动城市的发展。



2.政府资本在体育场馆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有下降的倾向



从中可见,政府资本在体育场馆投资中所占比重在逐渐下降,民间资本所占比重却在日渐增加。在1980年之前,私人资本很少介入体育场馆的投资,公私合作的形式尚未出现。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体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民间资本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开始升温。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在民间资本总量增加、政府投资比重下降的同时,政府资本占80%~100%的场馆仍然占总场馆的63%。可见,政府资本仍然是美国体育场馆总资本的主体。这充分说明,美国政府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支持并没有减弱,而是以公私合作等形式吸纳了更多的民间资本来促进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


美国针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收入

美国政府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并不是简单的行政拨款,其资金往往来源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根据利益原则筹集这笔资金。美国用于体育场馆公共财政支出的资金一般是通过税收、公共收费、发行债券等形式来筹措的。总体来讲,政府公共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税和债。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和劣势。然而,即使社会举债,为了偿还这些债务,政府最终还是必须提高税收。由于政府避不开征税,因此,政府就必须考虑好所征税的形式。因为,不同的税对人口的子群体具有明显的不同影响。税收的原则是根据利益原则,即谁获利谁赋税。美国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只针对体育场馆临近地区进行征税。在这一税区内,包括从体育俱乐部的存在而获利的商家、球迷、运动员及被雇佣者等,都该被征税或者收取使用费。这种做法使得美国政府可以在不广泛征收基础税、犯罪税、游客税或无关体育的活动税的情况下建造体育设施。相应的,那些不愿资助体育设施的纳税人也可以避免所有的与新建体育场馆有关的收费,只要他们永远不参加体育赛事或不在税区买任何东西。


1.税收的多元化和合理化

美国一些地方州政府的税收政策往往基于利益与公平原则,即采取谁获利谁赋税。体育设施的直接获利者包括:运动员、球队老板、球迷、体育特许权经营者与媒体。而美国政府目前对体育场馆征收的税种主要包括汽车旅馆税、餐饮税、销售收入税、财产税或汽车租赁税等。政府首选的是对汽车旅馆或类似的功能场所、汽车租赁业等征税。因为,这些课税对象是访问者,对他们的征税对当地居民没有任何影响。表3总结了德克萨斯州为兴建体育设施而向各种消费者收费的税收总数。当然,有一些地方政府还有其他的税收来源,如停车税和费。在美国不同的州税收政策略有不同,以下列出各地方政府针对美国体育场馆的税收政策。


(1)门票收入税

美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对门票收入进行收税。政府希望通过门票收入税来支付其在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中投入的成本。门票收入税在美国一些地方并没有执行。因为在这些地方,门票收入通常被用来弥补俱乐部老板的投资或作为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项,而并没用在支付政府针对体育设施建设和经营的费用中。


(2)广播电视转播收入税

球迷们通过电台和电视与参与比赛的人一样享受比赛。比赛的广播和电视转播给球队、运动员、相关的电台、电视台和广告商创造了大量的利润。美国一些城市根据收听和观看比赛的家庭数量确定收费标准。当然,这些收费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广告成本或附加的电台、电视节目或广告。但是这些附加的电台、电视节目对于球迷们却并不意味着附加收费。



(3)体育场馆内广告和经营活动收入税

新的体育场馆为广告、食品、饮料及纪念品的销售带来了大量商机。美国一些地方政府向商品销售和广告经营者收取15%的经营特许费。这个标准往往高于一些城市为建造体育设施而向其他商业所定的收费,其中包括:汽车出租、饭店等项目的收费。例如,克利富兰骑士队在其新主场Gund体育场所实现的此项税收就达1760万美元。


(4)运动员所得税

在美国,运动员所得税是财产税的主要形式。表4列举了当前美国19个州征收运动员所得税的情况。运动员所得税不仅向主队还向客队征收。当然,这些税种的征收并没有阻碍球队在本地落户。在美国一些不征所得税的州,他们往往会收更衣室费,这与征收所得税的州和社区的平均税款相差不多。这种做法可以确保政府没漏掉这一收入来源,进而弥补了场馆建设的基本费用。



2.政府发行的债券

在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是政府针对体育场馆的又一重要收入。政府发行的债券包括税收支持的市政公债与收入支持型债券。税收支持的市政公债属于一般义务债券。一般义务债券由发行机构(州、地方或区政府)全部的信誉和信用支持,通常要求使用从价税(通常以对全部应纳税财产从价增收的税款偿付)。从价税亦即财产税,也就是说,税收是根据财产的价值增收的;财产价值越高,税收越高,反之也如此。收入支持型债券是公共融资中的特殊义务债券,发债主体往往没有课税权力,债券主要依靠项目运营产生的收入偿还,这些收入可以是各种优惠、门票收入或者广告权等。收入债券的发行人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政府的代理机构和授权机构。收益债券的利率一般比较高,但其信用等级却不是很高,需要较高的债务服务保险总额比例和债务服务储备金。


3.公共收费

公共收费是美国政府部门及其授权部门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依照有关规定收取的费用,其实质是用于补偿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在美国,尽管税收是为政府筹资的最主要形式,但公共收费也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渠道。公共收费主要是针对使用者收费,它有以下几种类型:与特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相关联的直接价格,选择使用政府提供的某些设施和服务时的交费,对私人拥有的财政专门评估,许可证或特许证、车费或通行证。美国针对体育场馆的公共收费主要包括:停车费、使用场馆设施的交费以及与场馆有关服务的消费相关联的直接价格。利用使用者收费来代替税收的筹资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使得这些服务的直接消费至少为这些服务的生产成本支付了部分费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消费者将使用公共服务的边际收益与由使用者收费所形成的成本进行比较,进而合理选择是否进行消费。


对我国的启示


1.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公共财政支出及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政府职能的相应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政府职能入手,对比中、美两国针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出。在我国,长期以来,大型体育场馆的前期投资基本都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政府对体育场馆的投入方式仍然停留在财政拨款的层次,政府对体育场馆经营企业补贴和价格补贴过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财政支出的主要特点是统支。中国地大人多,从全国来讲,公共体育场馆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政府针对体育场馆的投入明显向学校倾斜。例如,1997年和2001年两次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2004年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都显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存量不足、增量有限,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依然是制约我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而且这种状况未有根本改观。我国体育场馆供给如何走出现有困境,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政府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投入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政府资本所占体育场馆总资本的比重却有下降倾向。这种投资模式既加大了针对体育场馆的投入又没有将这个压力全部压在政府自身,而是由政府引领、社会共同参与。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国并没有将公共体育场馆完全市场化,而往往由政府担保来吸纳社会资金与职业俱乐部联合进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这既扩大了公共财政的收入与投入又提高了投入资金的效率。从理论上分析,由于地方体育基础设施属于准公共产品,其工程建设具有高投入、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长回收期的特点,故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这类项目的年收益率将很低,若由市场自发调节供给,将直接导致地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地方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严重制约地方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为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体育财政支出结构,我们应加大改革力度,明晰政府管理职责,改变国家包揽过多的分配格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经营的积极性,按照财政的增长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大公共体育场馆的投入,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


2.多元融资扩大公共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依法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不仅是充当财政收支的源泉,而且也是贯彻政府改革意图的手段。就美国针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收入的政策来看,其政府改革的目的在于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发展体育,而政府在其中主要是履行引导的职能。美国用于体育场馆公共财政支出的资金一般通过税收、公共收费、发行债券等形式来筹措。而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渠道狭窄、方式单一,由财政部门管理的投融资运作资金基本上是依靠财政预算的转化资金,主要包括历年积存的各项财政周转金、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的沉淀部分。例如,从我国税收收入来看,与政府体育场馆建设直接发生联系的只有城市维持建设税和公共事业附加税两项,而且这两项税收收入规模比较小,与体育场馆维护和建设的需要相差甚远;从非税收收入来看,真正可用于体育场馆建设的只有城建部门自己的收费收入,而且部分资金不稳定;从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来看,中央划给地方的体育场馆建设拨款很少。而美国政府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不单单是预算拨款,而是通过税收及市政债券等融资方式来拓宽投资来源渠道。经济体制类型与财政模式选择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以说,美国针对体育场馆收入方式是其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的体现,而我国则更多的残留着“国家财政”的影子。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态相对应的财政是“国家财政”,而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当然,中国正在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体育公共财政的改革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喜的是近些年,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场馆的建设上,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场馆建设为例,自八运会开始民间资本逐渐进入体育场馆建设投资领域。


上海八运会的各项场馆建设,中央政府只给了6000万元的拨款(用于运动会支出),其余资金均由上海市政府筹措。广东省在九运会场馆建设方面投资40亿元,其中,18亿元是省政府财政拨款,其余22亿元由各赛区市(县、区)筹资解决。十运会新建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71.7万平方米。除省财政投入28亿元外,其余均为市(县)投资、建设单位自筹及吸引社会资金筹集。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体育场馆建设的财政投资也会逐渐与国际接轨,拓展原有单一的融资渠道,迈向依靠债券、依据利益原则的税收等方式的多元融资方式。



3.针对体育场馆的税收政策应体现公平原则

美国政府针对体育场馆的税收政策体现了公平原则。地方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时,政府的行为比较容易受到当地居民的监督,这促使他们有可能降低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美国政府在建造体育场馆前会争得地区公民的认可,在市民认可的基础上建造体育场(馆)。之后,他们会根据利益原则对获利群体进行收税,来弥补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出。对于获利的市民而言,他们或是体育场馆附近的居民,或是运动队的球迷。因为他们从建造体育场馆中获利,他们也会较认可针对此项的税收。而对于职业球队来讲,在一个热爱球队且具有较强购买力的社区发展,无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其都将有较强的意义。在我国,因建造体育场馆设施而对附近居民征税的情况较为少见。我国体育场馆的投资多来源于国家或地方财政拨款,而国家或地方的税收则是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如果兴建体育场馆的资金多来自国家或地方财政,这意味着全国或全省居民的税收的一部分用于了特定地区体育场馆的建设,但这些纳税人的大部分是无法享有体育场馆带来的利益的,这是一种隐形的不公平。另外,我国对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投入基本上是基于城市规划的发展,而建造的场馆大都是以综合型的场馆为主,场馆的建设与俱乐部和附近居民的需求没有太多的联系,这就导致体育场馆的赛后经营举步维艰。可以说,美国针对体育场馆的税收政策更多的是从居民与球队的利益考虑的,而我国则更加强调政府的规划。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的改革,体育的发展,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将更加会考虑社区居民的利益。结合美国公共财政投入的经验,我国在确定体育场馆建设之前应征询地区居民及城市已有、或将要引进的职业运动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体育场馆建造的地点、规模、类型及相关税收政策。


4.政府针对体育场馆公共财政的管理更加合理化

近年来,我国体育管理部门通过推行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各种企业化和半企业化改革,缓解了体育主管部门同场馆经营管理者权益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由于遭遇产权制度的体制性障碍,始终难以在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将改革进一步深化,彻底摆脱困境。我国政府投资建造体育场馆更多是出于宏观的目的,比如举办大型运动会的需要或是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的安排,只要政府认为这种调拨对整体的发展是有益的就可以执行,基本无视地区居民及职业俱乐部的需要。本地区的职业俱乐部只是在场馆建成后对其进行租赁,这与其自身的需要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规模、设施等方面,这势必影响俱乐部的日常经营。而美国本着“小政府”的理念,政府很少参与体育的政策制定。美国政府对体育场馆进行的公共财政投资是基于体育场馆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而投资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建造体育场馆的层面,他们往往是通过建造体育场馆来为地方吸引职业体育运动队,进而来带动体育经济的发展或者是提高城市声誉及地区居民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政府投资的目的性很强,往往是针对具体运动队的需要建造体育场馆,这就为体育场馆的赛后经营提供了良好的铺垫。而且美国政府投资体育场馆建设后并不直接参与体育场馆的经营来收回成本,而是通过税收来弥补财政支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既是体育场馆的监管者、投资人又是经营者。而市场经济改革要求政府从体育场馆的经营领域退出,进而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借鉴美国政府投资体育场馆的经验,我国政府在确定体育场馆投资时应结合本地居民及职业运动队的需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回报问题。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规范引导和管理社会的体育行为,而不是直接地投资和管理,这既节省了政府的投资成本又便利了职业运动队的经营。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网、体育科学、财政税收等,禹唐体育编辑。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