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体育加分是防止特长变特权

​明年起,将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体育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质,为加分而体育的功利做法不值得提倡。

2014-09-08 12:24 来源:大公体育 0 68193


明年起,将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体育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质,为加分而体育的功利做法不值得提倡。取消体育加分会让体育变得更纯粹,也堵住了体育加分的舞弊行为。

 

任何决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高考取消体育加分同样如此,其中最大的诟病是“因噎而废食,防弊而废事”。由于体育加分丑闻滋生,就实行一刀切,让真正有体育特长者也不能享受加分待遇,确实有些遗憾。但,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寻其起弊之源,从源头杜绝滥加分现象,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取消体育加分又是必须的。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可奈何,高考“一考定终身”本身就并不科学,但在当今社会,高考已经算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了。体育加分政策,让体育彻底异化,它只是学生寻求加分的一种工具,它只是应试教育的嚣张帮凶,中国式教育不但量产“书呆子”,也在量产“体呆子”。


体优生考核已沦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连手腐败的灰色地带,教育部颁发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但贯彻下去就有了200多种。各类体育加分名目繁多,造成了监管困难,潜规则肆虐,最终受益的当然是有门路的家庭,而低收入群体改变命运的机会则可能因之被无情践踏。


今年辽宁、河南等地先后曝出体育加分造假黑幕,贩卖或变相贩卖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极为猖獗。本溪高中87人获得加分,实际上这些分都是买来的,足球证4万,游泳证8万;漯河高中更是一口气凭空“造出”出了41个武术高手。“二级运动员”公章大印极为抢手,这就让某些体育部门通过办赛和造假大发横财。


徇私舞弊的手段多的是,比如秘密组织一个比赛,学生掏巨额报名费参加,由于比赛项目多,参赛选手少,每个项目限三名选手参加,只要参赛就能获得前三名,从而获得二级证。还有的更省事,把从来没有从事过体育运动的孩子编入到足篮排集体项目名单,作为“板凳队员”沾光加分的不在少数。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高考体育加分腐败横行就应该迎头严厉打击,而不是取消加分,可是,有谁想过,作弊者手法多样,在利益驱动下屡禁不止,而且与重大刑事犯罪不同,造假者即便被绳之以法,犯罪成本也比较低。有些狡猾的体育部门更是钻政策的漏洞,在合乎规则的情况下违背公平。


取消体育加分就是防止特长变成特权,同时,也是让体育从应试教育里剥离出来,让孩子真正去享受体育,而不是用体育的门坎卡住“中国的霍金”。欧美媒体曾公开嘲讽中国高考体育加分“这些都是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怎么还能加分呢?体育可以推动学业,可以塑造人格,可以增加魅力。”这是观念的巨大反差——在欧美,体育是一种提升,在中国,体育是一种累赘。

 

其实美国大学的体育特长生也会得到“加分”,高校招收尖子选手是为了参加NCAA赛事,美国高校体育极其发达,NCAA现场观众人数往往会超过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四大职业联盟。所以美国高校对于“体特生”有迫切的需求,他们最看重货真价实的高水平运动员,帮助学校冲击NCAA冠军,这就杜绝了滥竽充数的体特生涌入。而在国内,许多体特生进入高校就再也不会从事体育运动,高校普遍缺乏浓郁的体育氛围和成熟的体育赛事。


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在7-18岁长身体的年龄,睡不足,玩不好,每天赶功课做作业,这是对天性的摧毁,孩子最基本的玩耍和运动权利被剥夺了。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又无法真正解决这个弊端,取消各类加分,最起码让孩子在文化课外,少了一些被强加于身的负担,比如练长跑,比如弹钢琴。


梁启超说“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钱理群呼吁中国人“少一点奴性,多一些兽性”。取消体育加分就是放弃少数特长生的应试模式,接下来还需要政策跟进,让体育成为一种校园风尚,让所有青少年都能在多元选择里,享受到某一或某几种运动的乐趣——如果谁厌烦篮球,而热衷足球,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美国和日本,一名大学橄榄球或者棒球的校队选手,会很容易毕业谋到高大上的差事,比国内的奥数冠军证书还要管用,因为这意味着应聘者精力充沛、身心灵活、协同意识强。偏见的改变并不容易,但相信终归有一天,热衷并擅长体育的孩子会得到尊重,而不是被贬斥为不务正业。


取消高考体育加分就是排除掉功利、浮躁和投机的成分,让体育回归本原,回归提高综合素质和寓教于乐的宗旨。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