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校园体育地位只能通过高考体现?

在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滑和学校体育工作长期不受重视的现实情况下,尽管难度很大,体育进入高考却是实质性改变这一状况的唯一出路。

2014-09-07 1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0 103252


9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这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对高考制度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不过,近几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问题,在此次高考改革中几乎没有体现。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均认为,在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滑和学校体育工作长期不受重视的现实情况下,尽管难度很大,体育进入高考却是实质性改变这一状况的唯一出路。


学校体育的地位只能通过高考体现


就在教育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3天前——9月1日,全国各级学校迎来开学,据《工人日报》报道,北京东城区某重点中学的开学典礼上竟有5名学生晕倒。9月1日当天清晨,北京的天气并不炎热,而且该校的开学典礼只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都能晕倒,体质之差可想而知。


学生站不住、跑不了,稍微运动量大一些就呕吐、晕倒,对于大、中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类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持续下滑在2007年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中央出台“7号文件”,要求5年内使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明显改善。但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体育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年8月联合发布的《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到2013年,我国学生体质状况并未根本好转。


即便是在中央出台文件,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状况高度关注的情况下,7年过去,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仍然堪忧。学校体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认为,“因为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摆在不正确的位置上。学生体质已经差到了如此地步,有人对此很关注、很担忧、很着急,但还有很多人对此一点也不着急,他们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分数、能上什么样的学校。”


这也是毛振明极力支持体育进高考的原因,“关于体育进高考,我过去也曾有过疑问,但现在坚决支持,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只有体育进了高考,广大家长和学校才能真正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


“高考类似于古代的科举,体育很难作为高考的内容。但我支持体育进高考,因为这是体育的地位考试。”毛振明表示,不进高考,体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体系里很难改变现在的弱势地位。“如果体育能进高考,不管是10分、20分,还是30分、50分,那部分现在对学生体质不着急的人一定会着急。”


然而,一旦体育进了高考,无疑让学校体育也走上了“应试”道路,同时,学生和家长也会认为,体育考试会进一步加重学业负担。


依靠办学理念的理想方式难落实


理想的方式是不用高考就能让学校、家长和学生都重视学校体育,但这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北京育英学校原校长、现党委书记严华表示,“一名校长如果真要把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作为学校第一要务,不管高考怎么考,有没有体育,都要注重孩子的身体。”


而只要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注重孩子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最终不会不予支持,“比如我们学校让孩子练手倒立,家长一开始也是反对声一片,但后来理解了学校的意图和看到孩子的积极变化,变成了一致支持。”严华表示,“现在大学生跳楼的、体质不佳的那么多,孩子的身心不健康,就算他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连终点都跑不到,那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


“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引导很重要,这主要靠学校和社会的引导。但现在很多地方都是高调宣传、奖励高考状元,对一个学校的评价都是基于高考升学率,这种引导机制就是错误的。德如草、民如风,你推崇和引导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老百姓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从学校来说,现在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已经不少了,比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加体育课时,不得挪用体育课时等,但关键是没有监督。”严华表示,“如果现在教育部门要求的各项体育工作能够落实,学生体质状况肯定会有较大改观。但现在主要靠学校的自觉性去做这些事,还有很多学校没有落实。”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51所学校里,还有40.8%的学校不能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这些学校并没有受到任何查处。严华表示,“我倾向于对校长问责。”


拒不履行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依然以考分和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学校仍比比皆是,因此,希望学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为教育目标的想法,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还显得有些理想化,严华也无奈地表示,“如果高考一点儿都不考体育,我觉得对有些人是缺少导向性的。”


体育进高考的阻力很大


高考是个指挥棒,这是中国教育回避不了的现实,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表示,“有关学校体育的文件再多,只要高考不考体育,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就不会对体育买账。”


“用体育高考来强迫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毛振明表示,这也是他曾经不太认同体育进高考的原因,“仍然是用‘应试’的方法去提升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学校体育的关注度。但在大多数学校和家长不注重学生身体、甚至在毁坏学生身体的环境中,体育考试的不合理性或负面效果,肯定比学生体质不断下滑的结果好。有关体育考试的公平性、体育考试是否强化了应试教育、体育考试的几个规定项目能否代表体育等问题,相比起遏制全民族身体素质下滑的现状,都是小问题。”


当已经没有更合理、更理想的办法去改变学校体育长期不受重视的弱势地位时,“以毒攻毒”可能就是唯一的办法了。但真正实施体育进高考,一定会有很大难度。


2011年,山东省曾提出在2012年高考中增加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一时间,山东体育进高考的动向引来全国关注,也引起了该省考生、家长和学校的诸多争议。不过,提出体育进高考政策的山东省副省长黄胜在2012年被“双规”,随即山东省宣布,体育进高考的政策被废止。毛振明表示,“此事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体育进高考的推进阻力非常大。这就像是当年体育进中考一样,没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分管教育的地方最高行政领导的强力推进,体育进中考当年也不可能突破外界的层层阻力。当除了纳入高考外,再也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改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地位时,最终还是不得不用这个一剑封喉的办法”。


专家支招高考如何考体育


对于体育进高考的实施办法,毛振明和严华的建议均是仿照中考体育,设立几个考试项目,如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考试分值不应过高,在30~50分之间。


王宗平提出的办法是将体育作为选考项目,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和生物等科目一样,即成为3+X中“X”的一个科目。


“将体育作为选考科目,可以规避目前体育进高考备受质疑的几个问题。”王宗平表示,“首先,不用全部学生都考,那么,体质确实很差包括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可以选择不考;其次,不会增加学生负担,甚至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因为对于可以考体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用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通常比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得多。第三,体育进高考可以只考长跑,跑步是运动之母,长跑能力体现一个人的心肺功能,这是衡量人体健康极为重要的指标。长跑成绩采用电动计时,不受人为干扰,考试结果完全是客观公正的。”


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成绩均有对应的考试分值,王宗平表示,根据他的调查,学生长跑成绩的总体分布大致呈现枣核型,“得高分不易,不及格的也很少,大多数人在及格到90分之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经过锻炼之后,取得较为理想的考分都是可以实现的。”


不同于体育特长生考试,参加体育选考的学生不表示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降低要求。对于不参加体育选考的学生来说,他们也仍然要上体育课、参加体质测试。就像高考不考物理、化学的考生也要上物理、化学课,成绩也要合格一样。


王宗平表示,“体育如果能够成为高考的一个选考项目,与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等科目平起平坐,将彻底改变以学习成绩为考生唯一评价标准的社会价值观”。


无论是像中考一样体育在高考总分中占30~50分,还是像王宗平提出的体育选考方案,都表明,体育不纳入高考范围,学校体育实难改变现有地位。


虽然体育进高考存在弊端,比如,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是使其带着功利目标去参加体育锻炼,但至少学生要比过去有时间、有机会参加体育锻炼,为了考试而运动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并非不能共存。毛振明表示,“从体育老师来说,体育考试考长跑,如果老师就只让学生练长跑,这是非常不称职的表现,很多体育活动都能达到长跑锻炼效果,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好玩的、有乐趣的体育活动?”


王宗平表示,体育进高考只是为了改变体育在中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一旦中国社会的体育氛围形成,学生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受到重视,体育就可以随时退出高考。


(声明: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禹唐立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