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塔沟武校”——中国武校生存

刚刚过去的青奥会开闭幕式上的“筑梦之塔”节目,让塔沟武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那么这家武术学校有着怎样的经营情况?

2014-08-30 15:17 来源:禹唐体育整理 0 22231

8月16日,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上,520名来自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小伙子们,为观众上演了令人震惊的“筑梦之塔”高空威亚表演节目。8月28日晚的青奥会闭幕式上,塔沟武校的“筑梦之塔”节目又将高度从开幕式时的42米升高到了60米,120名习武少年用更加高难度的表演继续震撼世界。而在青奥会之前,塔沟武校的1500多名功夫小子们,已经在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上表演了《白云之帆》节目,也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因此,这家位于河南少林寺附近的武校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家武校,它是怎么出现的,它的发展和运营情况好不好?看到功夫小子们为表演所做的巨大付出并且是无偿的,人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不收费,对此,塔沟武校有自己的苦衷吗? 


塔沟武校

走进塔沟武校,面积3000平方米的练武场上,功夫小子们辗转腾挪,吆喝声此起彼伏,令人精神一抖。武校现有学员近3万名,光教室就有400多间、饭堂就有30个,是登封武校的龙头,号称全球最大的武术学校,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武馆”。30年间,这所武校累计获得奥运、世界冠军142人次,全国冠军298人次,光获得的金牌就有近2700枚。


习武之人的无心插柳

武校的“开山鼻祖”刘宝山曾经做过少林寺塔沟村支部书记,是少林武术世家的第七代传人。“我曾祖父兄弟四个,有两个在少林寺出家,当时都在民国时期拿过当时的全国冠军。”在刘宝山的家谱里,有少林寺当武僧教头的刘廷选、少林寺的总教头刘发泰等响当当的名字。刘宝山从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学武,20岁之前已学会七星拳、少林十八式罗汉拳等少林绝技。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自古功夫出少林”,慕名前来习武的人多了起来。而少林寺寺规森严,不能随便授艺。出生武术世家的刘宝山被推上了台面。


刘宝山回忆说,自己收的第一个徒弟是在1978年。当时,一个年轻人背着一袋红薯面,说要跟刘宝山学武艺,刘宝山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同吃同睡了三天后,刘宝山收下了这个徒弟。当时家里没地方住,这个徒弟就住在少林寺边上的窑洞里。起初几年,刘宝山没有收过一分钱学费,徒弟们的“学费”就是帮他干农活。“当时拜师很简单,磕个头,拿两个馍馍过来就行了。”


“其实我根本没想到要办武校,但学生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带不过来,只有搞成学校,我是被逼上了这条路。”回忆起32年前的抉择,刘宝山感慨万千。到了1984年,徒弟增加到20多个,家里再也住不下了。刘宝山只得拿出家里的宅基地,在少林寺周围建起几间瓦房,让学生们住。粮食也不够吃了,免费吃住行不通了,刘宝山开始尝试着收学费,每个月5元。


不过,收徒授艺却让刘宝山提心吊胆,因为怕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为此,他专门问当时的登封县长,自己这样做算不算违法,县长跟他说,教徒弟少林功夫是传承中国文化,不犯法。刘宝山这才放开了手脚,1985年,徒弟数量一下从100人增加到300人。刘宝山的武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成功秘诀:发展是“打”出来的

武术学校能够长久地发展,和任何其他企业一样,需要质量和诚信。


“塔沟走到今天,靠的全是真功夫。发展是打出来的。”刘宝山的话格外朴实。这位老拳师还是国家武术九段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练武来不得半点耍花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张三的徒弟打赢了李四的徒弟,那你张三就是比李四厉害;李四的徒弟输给张三的徒弟,当师傅的就会抬不起头来。徒弟输了,师傅脸上也会没光,武校的学生很快就会如鸟兽散。明年要想再招到学生,难。”刘宝山说。


1985年6月,刘宝山的三儿子刘海科,河南省武术散打队总教练和塔沟武校总教练,做教练带队参加郑州的武术比赛,结果带去的7个学生全军覆没。“学生都觉得你这个老师不行,转投其他武校,学校的学生一下子从300人只剩下不到200人。”刘海科回忆说。


是年,刘海科亲自率领弟子到全国各大散打比赛实地观摩、体验,并对弟子们进行“魔鬼训练”。当时,学生们每天要从新校区跑到老校区的少林寺达摩洞,一个来回就是10公里,一天要跑两个来回。1986年,刘海科卷土重来。他带去的6个人拿了5个冠军1个亚军。这下,学生们又回来了,原来的500人一下蹿到900人。随后,塔沟武校的学武人数便以每年一两千人的速度递增,到1999年,突破1万人。


武校的发展壮大

8年前,原本位于少林寺的老校区再也容纳不下数以万计的学武弟子,塔沟武校又在距离少林寺5公里开外新建了一座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如今,武校像一个越长越大的孩子,新校区再次显得逼仄,于是,武校在东北角又买下了约1000亩地。


经过30多年的资本积累后,塔沟武校开始走集团化发展之路。2007年4月,该校组建了塔沟武术教育集团,下辖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塔沟武校、少林中学、郑州神武少林武术用品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武术培训仅是该集团的一项业务之一。据相关人士透露,集团资产已达数十亿元。


神武少林武术用品有限公司正由刘宝山的大女儿刘秋环执掌。这家武术用品有限公司专门为登封的几十家武校生产服装和武术装备,光拳击手套每年都能卖出8万双,目前是登封最大的武术产品供应商。记者日前来到这家公司看到,一楼的展示厅面积有300多平方米,整个5层楼全部是该公司“航母”。


规划和面临的问题

刘海科的胃口远不止此。他表示,扩张的步子不会停下来。接下来有两项工作重点,一是实现武校独办本科。目前,该校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合办本科专业,塔沟教育集团正在争取独办。二是将国家汉语推广基地尽快建成。“这种基地全国只有10个,我们希望每年培养出100多名既懂武术,文化课又好的教师。”


不过,虽然已是登封武校领跑者,刘海科仍感危机重重,“高处不胜寒”。在他看来,最大危机来自三个方面。最大的威胁是学武的青少年人数在逐步减少。武校的周期比较长,学武的人数在萎缩,这是大趋势,如果硬件设施跟不上,品牌知名度不高,很难在武校市场立足。“我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参加重大比赛并且要在比赛中拿奖,甚至有时人家不给我们钱也要参加?因为这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品牌知名度,根本招不到学生。”


其次是武校学员的“出口”问题。刘海科表示,出口决定入口,如果武校毕业生难有好的归宿,毕业后不能觅到好工作,那对武校的口碑是致命的,招生将越来越难。


此外就是资金链条能否持续的问题。尽管在外人看来,每年3万名学生,一名学生学费2500元,一年光学费就有7500万元,但刘海科却表示,外人看到的只是塔沟的风光,却没想到塔沟还养着3000多名教职工。“30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很困难,摊子这么大,每年能保本就不错了。那一千亩地的钱也还得照付。”刘海科叹了口气。


资金问题,刘宝山也很揪心。他说,几年前塔沟集团就出现过资金紧张问题,因为摊子铺得太大了,贷款也很难,资金来源单一、全靠自身单打独斗,成为接下来发展的一个隐患。因此,他一再跟几个儿子强调,要滚动式发展,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把摊子铺得过大。至于公司是否会谋求上市,刘宝山表示,这个事情已经无限期延后。


其实,这还不是刘宝山最担忧的。去年,刘宝山才把董事长的职位传给三儿子刘海科,老大刘海超、老二刘海钦分别担任集团常务副董事长与副董事长。至今,集团大大小小的事务,三个儿子也仍然得向他汇报和请示。他深知船大浪急,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在他看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至今仍未在集团推行,才是集团发展最大的隐忧。


“我们过去就是农民,当初我也没想到企业会办成这么大。搞企业,我们真的没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塔沟集团就是个家族企业,集团主要业务都是我的几个子女在主抓,财务制度前几年才建立。现在公司没有总经理,现代的职业经理人也还没引进,所以经营风险很大。尤其是有些事情拉不下脸。”临末,老人家长叹一声:船大难掉头,也容易沉。


结语

鉴于武术主要是中国的文化财富,武校可能是中国比较独特的机构,也应算作中国体育产业中的一部分。可是这家知名武校的现状,似乎让人觉得中国武术产业的发展很令人不满和不安:塔沟还面临管理转型、生源减少、武术品牌知名度等问题。在今天,家族式企业管理似乎和充斥于耳的互联网经济、上市、风投等现代名词相距太远。这种情况不禁使人担忧武术和武术产业的发展及未来。


本文为禹唐体育编辑整理,资料来源为:21CN新闻、澎湃新闻。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