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精神去哪儿了?中国的两大球还能不能行!

愈演愈烈的欠薪案和青岛中能与刘健阴阳合同案、以及丹尼尔斯与辽宁队的庭前对阵,折射出的是中国职业体育的最大硬伤——缺乏契约精神。

2014-08-22 14:50 来源:禹唐体育整理 1 138652

随着中国足球与篮球的职业化发展,中超和CBA俱乐部的契约精神缺失却一再被放大。CBA这边,关于美国球员丹尼尔斯向国际篮联上诉辽宁队一事,国际篮联篮球运动仲裁法庭做出了最终判决,表示支持丹尼尔斯;而中超这边,前中超球队中能与刘健的阴阳合同案让中国足协、中超、中能、刘健四败俱伤;与大连阿尔滨“失联”多日的克罗地亚外援本科近日证实,他不会再回阿尔滨,并已就阿尔滨拖欠工资一事要求国际足联仲裁。



辽宁男篮输官司还嘴硬


8月19日,关于美国球员丹尼尔斯向国际篮联上诉辽宁队一事,国际篮联篮球运动仲裁法庭做出了最终判决,表示支持丹尼尔斯,并且要对辽宁队强制执行判决书,如果辽宁队拒绝赔付,新赛季将禁止引进外援。


别看CBA已经走过了十九个年头,可依然没有“长大成人”。别的问题暂且不谈,每逢到了夏天,总会出现外援跟CBA俱乐部打官司的事情,最终闹到国际篮联,让中国篮球丢人。算上丹尼尔斯,今夏已有三位球员(教练)因为合同的问题,跟原俱乐部发生纠纷了。


在丹尼尔斯之前,前著名国手李昕也是因为合同的问题,上个月把浙江稠州篮球俱乐部告到了法庭。今年5月,美国球员兰多夫把佛山队告到了国际篮联,要求佛山队支付他上赛季的全额工资。球员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是不会跟俱乐部打官司的。每年夏天都发生合同纠纷,中国篮球需要反思。


不遵守合同的约定,是中国篮球缺乏契约精神的典型表现。丹尼尔斯、兰多夫跟辽宁、佛山签的都是保障性合同,可是一旦外援出现了伤病,或者表现让俱乐部不满意,俱乐部就会把外援裁掉,又舍不得全额支付薪水,就想方设法耍无赖。国际篮联对丹尼尔斯、兰多夫的支持,无异于狠狠地扇了两家俱乐部一个大耳光,也扇了中国篮协一嘴巴。


在高度职业化的NBA,没有哪家俱乐部敢践踏合同。比如说湖人队球星科比,他因伤缺席了上个赛季,但由于他跟湖人队有合同在身,一分钱都不会少拿,湖人队或许会有牢骚,但绝不会克扣工资。再比如说公牛队主将德里克·罗斯,前脚跟某体育品牌签了上亿美金的合同,后脚就受了重伤,该体育品牌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合同。


现在,国际篮联已经裁定,辽宁队需要支付丹尼尔斯大约30万美金的薪水以及相关的诉讼费,还对辽宁队罚款16万美金。辽宁队委托了律师,准备跟国际篮联好好谈谈,以求国际篮联能改判。


中国足球纷争四起,契约精神去哪儿了


深足“欠薪门”从爆发到现在已经持续了超过一个月,俱乐部“欠薪”是白纸黑字的铁打事实,球员维权无门,却仍要在球场上义务劳动。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罢赛”,将面临足协的严厉禁赛处罚。


有关部门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太平”,背弃了契约精神这个职业联赛的最基础的根基。纵观中国足球职业联赛20年的历史,除了“反赌扫黑”时期是司法的强力介入,中国职业足球体系往往秉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维护稳定、服从大局”背后,一次次表面上的稳定都破坏了最根本的“契约信守”的精神。因此,“合同”往往沦为了一种“君子约定”,一旦有一方不那么“君子”,难免变成一纸空文。


再说最近又起波澜的刘健案,在足协给予处罚后,青岛中能召开了发布会,直言遭遇不公。俱乐部高管在发布会上甚至声泪俱下:“我们不知道我们犯了什么错误,就是一个合同嘛,刘健没有合同能怎么样?我们培养了他17年。退一万步讲,就算合同确实有假,又能怎么样?”


或许青岛中能真的很冤、或许刘健真的很无情。然而,“就算合同有假,又能怎么样?”这句话却彻底暴露了中国职业足球“伪职业”的赤裸裸本质——太多从业者从内心深处并没有把契约精神作为行事的准绳。在他们心中,“合同”并非是约束双方行为的最高准则,这也是中国的一些俱乐部屡屡在国际纠纷中吃亏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足球与中国篮球来说,不仅需要普及法律常识,更要熟悉国际体育法律。在这样一个契约社会中,若是连起码的自由、平等、守信原则都没有,何谈契约精神?此外,中国体育管办分离的消息闹得纷纷扬扬,但现实的问题是,管办分离之后足协究竟有多大的权力?抛开这方面不说,那些职业的足球与篮球的管理人才在哪里?即使中国足球与中国篮球实现了形式上的管办分离,但管理者层面能否率先达到职业化,都将影响着中国足球与中国篮球之后的进程,甚至是中国职业体育的未来进程。


本文为禹唐体育整理,资料来源:黑龙江日报、山东商报、沈阳晚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1人参与,1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