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出席的青奥会,会甩掉功利影子吗?

每逢大型赛事,国内各媒体必然争相报道的都是“谁夺冠了?中国获得了多少金牌?”云云,他们用自己特有的风格证明着中国体育是如此功利。

2014-08-15 15:59 来源:禹唐体育整理 0 82068


每逢大型赛事,国内各媒体必然争相报道的都是“今天又有哪些比赛?谁夺冠了?中国获得了多少金牌?”云云,他们用自己特有的风格证明着中国体育是如此功利。


如成小奥运会将失去存在意义


青奥会似乎走进了一个刻意抬高文化教育功能的误区,正如一名中国教练所说,“既然是比赛,那就不可能没有竞争,不可能不让人拿冠军,更不可能回避体育比赛以胜负定结果的本质属性。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对运动员的成长确实很重要,但这种教育活动更应该是长期的,如果只是在一项十几天的赛事中搞集中突击,效果也十分有限。”


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不少业内人士对青奥会突出文化教育功能的理念能否落实感到悲观,所以在2007年前后国际奥委会酝酿创办青奥会的探讨阶段,持反对意见的并不在少数。


然而,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却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任海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奥运会在经济效益、国际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教育青年功能也越发缺失,照此发展,奥运会的形象将大受影响,对青年、青少年的吸引力会不断下降,最终将动摇奥运会的基础。奥运会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青奥会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所强调的文化教育交流功能,正是国际奥委会希望奥运会可以重新找回的价值要素,但这种改革又不可能直接拿奥运会“开刀”。任海说:“如今,奥运会的影响如日中天,为奥林匹克事业带来滚滚财源,而且相关各方已经形成既有的利益格局,要对它进行改造谈何容易。”对奥运会的任何一点改动都会涉及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更何况它有效地承载着为奥运大业造血的重要功能。奥运会的任何一点闪失,都会给奥林匹克运动整体带来难以意料的影响。任海还表示:“当国际奥委会必须对奥运会实施改革,却因风险多,阻力大,又难以对它进行改革时,推出一个新的奥运会,实施增量改革,是一个适宜的战略选择,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青奥会,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国际奥委会力图克服既有奥运会的种种不足和局限,使奥运会回归奥林匹克理想的轨道,实现历史跨越的意向。”


但不容忽视的是,奥运会近30年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异化现象,已经对世界竞技体育运动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兴奋剂、金钱诱惑、过度运动对身体的伤害等问题已经受到各界批判,并声讨了多年,却始终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仅凭一个新生的青奥会能否在这些方面产生质的影响,不禁令人怀疑。


其实,近年来国际奥委会针在教育青少年的工作上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在学校开展奥林匹克价值教育及教育工具包和数据库活动;通过各种传媒宣传奥林匹克价值;设立专门网站,鼓励青少年分享其体育经验;加强对各国奥委会奥林匹克日活动的支持;开展奥林匹克体育、教育、文化周等。国际奥委会在奥运项目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将青少年喜欢的小轮车、单板滑雪等项目纳入奥运会;将青少年喜欢的城市文化活动纳入组委会的文化计划;通过各种传媒增强奥运明星与青少年在奥运会期间的互动等。


“但是,奥运会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奥运会所承载的功能和发挥的效力,是上述这些处于奥运边缘地带的活动无法比拟的。”任海表示,“要使奥林匹克理念打动青少年,实际上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对奥运会实施改革。”但正如前文所说,直接在奥运会上实施改革对国际奥委会来说是动摇根本的冒险之举,并很可能意味着现有奥林匹克赛事体系的推倒重来。


国际奥委会不可能对自己剜骨疗毒,因而选择了创办青奥会这样一个折中的办法。不过,青奥会的发展前景却备受质疑,而且一旦失败,潜在的危害更大。


任海说:“如果青奥会不能把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交流功能落到实处,而是演变为一项小型化的奥运会,那么这个‘小奥运会’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并沦为‘鸡肋’赛事。更严重的是,它不仅不能解决奥林匹克运动目前正遭遇的种种危机,反而会导致滥用兴奋剂、过度训练对身体的伤害等危机现象向低龄化发展。这也正是很多人对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持反对意见的主要原因所在,青奥会在创办后引发新的问题、导致更多危机的可怕结果并不是不可能出现。”


青奥会对奥运会的超越和冲突


不过,至少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青奥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面对已经在青奥会上表现出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罗格仍乐观地相信:“对于一项新生的赛事,它的发展壮大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由于是第一届青奥会,国际奥委会的所有工作都还是尝试。“往后,青奥会究竟怎么办,还在探索阶段。”任海表示,“这也表明,仅凭一届青奥会的举办情况还无法做出青奥会是成功或失败的结论。”


“至少青奥会追求的价值理念——突出教育功能,是应该得到推崇,也是得到了外界肯定的。”任海表示,“但这又预示着一个新的问题,假如青奥会的理念是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那么势必意味着奥运会的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悖,这岂不造成青奥会与奥运会打架?”


早在2001年罗格上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不久,他就提出了创办青奥会的想法,但遭到已故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的反对。任海表示:“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青奥会与奥运会的冲突。”


“从现实来看,青奥会要想走出一条成功之路确实困难很大,但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因为它有最重要的一个优势,那就是它的理念。”任海表示,“相比而言,青奥会突出教育的理念要比奥运会日趋明显的单纯追求竞技目标更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再加上奥运会因为兴奋剂、锦标主义等丑陋现象已经受到不少抨击,从长远来看,一旦青奥会真的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那么它的社会形象一定在奥运会之上,必然会与奥运会形成鲜明对照,进而对奥运会目前十分成功的营销策略产生重大影响。但国际奥委会推出青奥会并不是要用青奥会要取代奥运会,而是要补充奥运会的不足,形成互补之势。届时,青奥会挤占奥运会发展空间的矛盾该怎样解决,尚难预料。”


因此,从萨马兰奇到目前的一些国际奥委会委员,都是创办青奥会的反对者,这些反对的声音将与青奥会的成长相伴,也将对青奥会尚显脆弱的生命力产生影响。


思想改革:青奥会不设奖牌目标


13中午,中国青奥代表团除篮球、足球项目以外的130余名队员、教练员抵达南京。中国青奥代表团官员常耀表示:“按照青奥会的宗旨,这次我们对队员们的成绩没有作硬性的规定,主要希望他们在青奥会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友好交流,广交朋友。”


其实,为了让运动员享受比赛,享受奥林匹克运动,南京青奥会期间已决定不设奖牌榜。可以说,中国青奥代表团不设奖牌目标是这一原则的延续。长期以来,国人对竞技体育的态度往往是只看输赢,不问过程,有关部门更是把奖牌数视为自己的光荣政绩,唯金牌论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中国青奥代表团不设奖牌目标,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重申,是对奖牌至上思维的摒弃,是对体育功利化倾向的矫正。这不仅有助于中国青年运动员体育精神的养成,也有利于他们以后体育职业生涯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青奥代表团不仅不设奖牌目标,还提出了交友目标,这样的思维转变着实让人惊喜!一直以来,中国运动员总给人以严肃、木讷、不善交流的印象。无论是赛场还是休息室,中国运动员往往不苟言笑,来去匆匆,甚少与其他选手交流沟通。伦敦奥运开幕前,英国跳水名将戴利就曾公开表示:“中国运动员像机器人。”他以当时一个18岁年轻人的心态,表达着这样一种类似于校园中的隔阂感,仿佛在说“为什么你们都不和我玩?”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在奖牌至上的逻辑下,运动员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赛场之内,其他事物往往被视为没有意义;另一方面强化的训练环境让运动员很少与外界接触,缺少锻炼沟通交流的机会。


如今中国青奥代表团把目光投射到赛场之外,鼓励青年运动员多交朋友,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进步。竞技体育之美,在于“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也在于对手之间的分享与合作。希望中国青年运动员能好好完成这交友目标,在南京青奥会的舞台上,在与世界朋友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水平,开阔自己的眼界,学会拥抱这个世界。


(本文为禹唐体育整理,来源: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