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旧时代的道德标准来绑架女排
女排购物是赞助商规定的行程安排,直白地说,女排姑娘想不购物都不行,所以关于女排“不务正业、物欲横流”之类的恶毒指责都是站不住脚的。
每年女排大奖赛香港站中国姑娘购物的消息都会被推上头条,而今年的诽谤和中伤尤为刺耳,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云南鲁甸地震借题发挥,攻击道:“祖国山河震动,灾区满目疮痍,这些人还好意思开心逛街?”
地震灾情固然令人牵挂,但岂有因此不吃、不喝、不消费的道理?“键盘党”除了躲在家里吐槽女排散播负能量,又为灾区人民做了什么?媒体“90分钟血拼花掉13万”的报道极具误导性,其实女排全队每人平均支出只有6000元左右,在购物天堂香港这算高吗?内地随便一个旅行团赴港,所花费金额都不止这个数吧?
女排购物是赞助商规定的行程安排,一场宣传活动而已,屈臣氏公司邀请女排姑娘购买一些化妆品和电子产品,对商家是明星效应的推广,对女排是枯燥训练的调剂,可谓双赢。直白地说,女排姑娘想不购物都不行,这是赞助商合同里的条款,所以关于女排“不务正业、物欲横流”之类的恶毒指责都是站不住脚的。
女排每天日程满满当当,之所以明确90分钟购物,也是不愿过多占用训练和休息时间,对于这些20多岁的女孩而言,她们的娱乐实在是太少了,好不容易抽出点空闲,还要被某些人指指戳戳,说三道四。
13万,郭美美睡一觉的钱;贪官情妇买个包的钱,甚至清纯的奶茶mm小逛一下也抛出了19万。女排姑娘数年如一日地投身排球,挣的是血汗钱,吃的是青春饭,连奢侈店都不愿意进,却被抹黑成“物质女”,这分明是道德歧视。凭什么女排就该没有消费自由?凭什么女排就要节衣缩食?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被称作“国魂”,口号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舆论将老女排塑造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团结爱国的“高大全”形象,归根结底,社会需要榜样的力量,即便有些正面人物和光荣事迹存在夸大其词之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冠军队绝大部分球员都改了国籍或在国外生活,并没有报道的那样热爱祖国这片土地。
时代不同了,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可以制衡美国的国家之一,我们呼唤大国的崛起,也在呼唤人民的觉醒,个性的表达、真实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女排姑娘怕受伤,适当地偷懒,喜欢打扮、渴望爱情,习惯煲电话粥,不愿因个子高被异样目光打量……等等朴素情感都无可厚非。
某些人还在用上世纪的老套思维审视女排,要她们一个个都要像道德标兵,都要像劳动楷模,都要像三八红旗手。人们自己过上了富裕、安逸、自由自在的日子,却不允许女排享受生活,想当然地认为女排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就应该永远定格在那个年代,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面向未来。
中国人的民族英雄是不准有任何错误的,所以不是死人,就是被美化失实的人,女排跳出无私奉献、浴血为国的光荣形象束缚其实是好事,我们需要的是贴近生活的真实,哪怕她们远远没有宣传册和教科书描写的那般伟大。——女排“血拼”购物有什么不可以?
(声明: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禹唐立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