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政策一味向市场妥协,末节单外援救不了中国后卫

中国篮球限制外援是大势所趋,但CBA实行末节单外援,仍是篮管中心和俱乐部妥协的结果,因为力度太小,对改变中国后卫的现状帮助不大。

2014-08-12 11:05 来源:新浪体育 0 119966


中国篮球限制外援是大势所趋,但CBA实行末节单外援,仍是篮管中心和俱乐部妥协的结果,因为力度太小,对改变中国后卫的现状帮助不大。


如果去年中国男篮在亚锦赛上没有惨败,即使这种妥协也无法实现。过分依赖外援在CBA由来已久,外援不仅是大多数球队的支柱,而且在中国已经形成一种“产业”,涉及太多人的利益,因此改动起来难度不小。现在亦步亦趋的改革,也是以国家队成绩为代价,只能说输得还不够惨。


篮球比赛两人即成战术,最基本的挡拆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成,这是双外援统治CBA导致中国球员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通常挡拆需要一个大个子加一个后卫,所以在第四节就会出现两个打、三个看,那两个打的通常是老外。身边有外援就找外援,身边没外援,就找易建联——这是去年亚锦赛的状况,中国球员关键时刻不会打球,因为在联赛中,他们手里都没有球。


在第四节限制外援,4节6人次不变,就好比医嘱一日三次、一次三片,你担心药量太大,副作用太多,私自减为一日两次、一次一片。有没有作用呢?当然有,毕竟CBA开始吃药了,但药效却不会那么明显。


CBA的根本矛盾是打球人少而队伍仍在扩充,随着今年重庆和同曦升上来,有限的优秀职业球员资源继续被稀释。人不够,外援凑,第四节限制成单外援,亚洲外援顿时身价倍增,因为他们不在限制之列。所以篮管中心死活不敢去掉亚洲外援,这项政策最初是以篮球大国的身份和心态去怀柔亚洲兄弟国家,现在成了CBA离不了的鸦片。篮管中心有一位官员曾对我坦承,现在马上去掉亚洲外援,后几名和刚刚升上来的NBL球队根本没法打。


多数球队不能用亚洲外援,所以必须在前三节利用双外援尽量扩大优势。在第四节,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小外援的价值仍然比大个子外援大,因为球必须在可靠的人手里,无论是保持优势、追赶比分还是打破僵局。中国打球人缺,最缺的是1号位,越是不可靠的位置,越是依赖外援,所以末节单外援的新政策对中国的大个子们有利,他们将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关键时刻有了表现机会,但控卫的机遇不会有大的改善。宫鲁鸣“潜伏”长达10年,悉心研究体测,对后卫人才的奇缺感同身受,现在他当了国家队教练,天天要面对没好后卫的困境。


一步到位实行外援4节4人次,彻底拆散外援的双人组合,才有可能迫使各队加紧培养后卫。手里有了本土好控卫,比赛时战术的选择余地就大很多,需要用小外援就用小外援,篮板和内线出问题,也敢派上大外援。


长时间以来,这样一种理论颇有市场:CBA是职业联赛,就应该按照职业联赛的规律制订外援政策,CBA要从市场出发,满足职业联赛的观赏性,保持CBA的竞赛水平,你看NBA就不限制外援,欧洲也不限制外援。这种理论粗看没有问题,实质上刻意割裂CBA和中国整体篮球水平的关系。中国篮球的水平离全面开放人才市场差着十万八千里。一个国家的职业联赛是否火爆,和国家队的成绩息息相关。国家队是龙头,龙抬得起头,才能飞得高。国家队的球员在世界大赛上成了英雄,回到联赛就是带动市场的球星。中国篮球的现状,是在外国家队垂头丧气,在内CBA外援当道,中国球员越是不行,外援越有价值,越是依赖外援,国内球员越是不行,如此恶性循环。


中国篮球长久以来一直热衷于讨论、争论和辩论,对症下药的举措少。你说外援政策有问题,他就说是体育总局的体制有问题,你说体育总局的体制有问题,他就说中国的体教分离,大环境有问题。体育在中国是小众领域,篮球在体育是小众项目,我们做篮球的人能力有限,改变不了体育总局的体制,更对大环境无能为力,不在体制内改,难道枯等一万年后“高考”取消吗?


李宁天价赞助CBA的五年,是中国篮球对联赛改革的最佳时机,因为市场获得了喘息机会。但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篮球管理当局像个小脚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外援政策上一味向市场妥协,等时机一过,再想动手为时晚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禹唐体育立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